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

乱世才女张爱玲

张爱玲,原名张瑛,河北丰润人,于1921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

乱世才女张爱玲

张爱玲

张爱玲,原名张瑛,河北丰润人,于1921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她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到她父亲一辈,已家道中落。母亲曾去过英国,按照西方淑女的要求教育她,并送她就读圣玛利女校,取英文译名张爱玲。张爱玲才华早露,1932年首次在校刊发表小说《不幸的她》,18岁时在《西风》杂志举办的征文比赛中,以散文“我的天才梦”获名誉奖第三名。

1939年张爱玲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因欧战爆发,未能成行,只能就读于香港大学。1942年香港沦陷,她回到了上海,与姑妈同住在静安寺赫德路一所公寓里。闲时她写稿自娱,给英人办的杂志《泰晤士》等写剧评、影评和散文。1943年她在《紫罗兰》月刊发表了第一篇中文小说《沉香屑棗第一炉香》。作品一经问世,立即以题材新颖,文笔优美细腻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万象》月刊的编辑柯灵随即也发表了她的另一篇小说《心经》,从此,张爱玲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发表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等小说和散文。1944年张爱玲的小说以《传奇》为名结集出版,1945年初,又出版了散文集《流言》。张爱玲的身世一如贾府,因此她的作品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情景交融,带有一种富有意境的美和“旧事凄凉不可听”的苍凉感,在当时国破家亡的时代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些作品中,以《金锁记》和《倾城之恋》最具代表性。翻译家傅雷曾评价《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张爱玲则偏爱她的《倾城之恋》,曾将它改编为舞台剧目,在大中剧院上演,由罗兰、舒适主演,一时轰动上海。柯灵后来评价她时说,偌大一个文坛,只有当时那一短暂的时期能够成全她,但当时环境复杂,有些给她捧场的杂志又背景不明,一些有识之士曾劝张爱玲不要到处发表作品,要等待时机,不要急于求成,张爱玲则认为出名要趁早,晚了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不但不听从劝告,还和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次长胡兰成结成姻缘,从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抗战胜利后,社会对她的种种非议,一时喧嚣日上,胡兰成也把她抛弃了。

张爱玲在伤感中一度沉寂于文坛,上海解放后,她于1950年出席了上海文艺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随后发表了长篇小说《十八春》和中篇《小艾》。

1952年张爱玲去了香港,供职于美国新闻署的驻港办事机构,为《今日世界》杂志写了两部带有政治倾向性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1955年她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得到爱德华·麦克道威写作基金会的奖学金,并与美国作家赖雅结婚,在加州安了家。但这段婚姻苦多甜少,不久赖雅中风,张爱玲不得不靠翻译和编写剧本谋生,仅发表了英文小说《北地胭脂》、《少帅》和长篇小说《怨女》。她们的婚姻只维持了十余年,1967年赖雅去世。1970年张爱玲应邀到加州柏克莱中文研究中心工作,她闭门谢客,工作也在家中,用十年功夫,撰写了红学研究著作《红楼梦魇》,并翻译了清末小说《海上花》。可惜《海上花》的英文版在搬家时丢失,未能出版,只于1981年出版了国语版。1978年她还创作了描写40年代间谍活动的《色戒》等短篇小说。1993年她撰写了最后一篇作品《对照记》,展示了她和家人100多幅照片,似乎是在向世人告别。同年大陆出版了她的作品,上海掀起了张爱玲热,第二年香港也出版了她的全集,台湾《中国时报》授予她特别成就奖,人们再次想起了她,但张爱玲没有理会,她为各种疾病所苦,已厌倦了红尘,1995年在孤独中去世,几天后遗体才被人发觉。她的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