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石窟遗址座落在新疆天山南麓,其规模堪与阿富汗巴米扬、我国敦煌莫高窟媲美,是世界级大型石窟群之一。
上海知名摄影家丁和一直关注丝路摄影,十多年来遍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拍摄了大量的西域古文明遗迹。他也曾赴德国拍摄龟兹壁画,也流连于龟兹洞窟之间,将流失海外的壁画“复原”回归至母体。澎湃新闻获悉,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丝路精魂:古代龟兹石窟壁画摄影艺术”正在云冈美术馆对外展出,展览呈现了丁和的大量龟兹石窟摄影作品。
据了解,此次壁画摄影展品总数约60幅,分为人物篇、飞天篇、菱格篇三大板块,旨在以可视的石窟壁画遗存展示多元的龟兹历史文化,给人以视觉与精神的震撼和享受。展览可让更多人深切感受到,加强壁画及一系列珍贵西域文化遗存研究保护的重要意义。
展览现场
冯其庸先生(左)和丁和(右)在新疆
繁如星汉的龟兹石窟错落在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最大绿洲——库车、新和、沙雅、拜城县的大地上。龟兹石窟遗址共10处,洞窟总计约600余个。其规模堪与阿富汗巴米扬、我国敦煌莫高窟媲美,是世界级大型石窟群之一。其中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是龟兹石窟的杰出代表和鲜明旗帜。克孜尔石窟对中国佛教石窟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克孜尔石窟是其中重要的遗址点。 地处“丝绸之路”中枢地带的龟兹,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吸收了世界四大文明的因子:印度的宗教哲学、希腊罗马的美学思想、西亚波斯的世俗理念、我国传统的玄学精神。在龟兹石窟中,可以看到这四大文明深深的印记,这是龟兹石窟特有的文化价值。龟兹石窟遗产中,一万多平米的壁画是最绚丽多彩的部分,其中数量巨大、引人入胜的佛教故事画,又是壁画中的精华,为世界罕有,故龟兹石窟壁画被誉为“故事画的海洋”。
展出丁和摄影作品
展出丁和摄影作品
展出的摄影作品
展出的丁和摄影作品
赵朴初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佛教美术是和佛教的教义紧密联系结合在一起的。佛像都是表法的,佛教教义的谛,就体现在佛教美术。”龟兹石窟属于佛教的意识形态,其建筑、图像、雕塑无一不是“表法”的属性。龟兹石窟美轮美奂的壁画展示着佛教“大千世界”的奇妙景象和佛教崇高的信仰与美好的追求。揭示龟兹石窟深奥的内涵,探寻古代文明的真谛,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是我们文物和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丁和是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疆龟兹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西域行摄影者。他多年来遍走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拍摄西域古文明遗迹;并追溯玄奘脚步从西安至印度摄录取经之路的古今;他赴德国拍摄龟兹壁画,也流连于龟兹洞窟之间,将流失海外的壁画“复原”回归至母体。
库木吐喇石窟 穹窿顶的菩萨
丁和以镜头刻画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况。他的上千张8×10胶片,精确记录了历史遗存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由学者及专业机构所认可的解读,给读图者提供了以图看史的学习机会,从而以一己之力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古代丝绸之路及古代西域的优秀历史文化,和以玄奘为典型中华民族精神。他创作出“流沙梦痕”、“玄奘取经之路”,以及“古代龟兹石窟壁画”等一系列主体文化摄影作品,出版同名书籍,并在全国多地举办大型个人文化主题影像展。
克孜尔石窟 太子骑马像
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新疆龟兹学会副会长霍旭初在序言中写道:“丁和先生身在浦江,心系西域。他越葱岭,跨大漠,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过巴基斯坦、阿富汗至佛教故乡——印度,寻礼著名佛教胜地,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他还远赴欧洲,在德国拍摄龟兹石窟流失的壁画、雕塑等重要文物。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辑出版了《流沙梦痕——丁和西域艺术影纪》《玄奘取经之路——丁和寻访影纪》《德藏新疆壁画》《丝路精魂》等摄影作品。这些千年前的文明结晶,能够编选汇集一起,让古老文明重放光彩,供今人观赏、享受与追忆,是一种功德无量之举。丁和先生在捕捉古代文明片影的同时,还努力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资源。故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景物的画面、角度、光线和壁画的构图、复原和特写,都在力图诠释古代艺术的意涵,追求古代文明的精神境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展览海报
此次展览由云冈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主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