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这个时代中国家庭的“爱”与“孝”

在日常生活中,“妈宝”和“啃老”的说法会让很多年轻人“中枪”,这些词汇也暗含着对他们的批评。不过,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学家刘汶蓉看来,这些批评可能过于草率了。

在日常生活中,“妈宝”和“啃老”的说法会让很多年轻人“中枪”,这些词汇也暗含着对他们的批评。不过,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学家刘汶蓉看来,这些批评可能过于草率了。

中国的代际关系到底有没有失衡?是父辈付出过多?孝道衰落了吗?这些问题困扰了刘汶蓉整整十年时间,她从博士研究开始就关注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问题,她也认为,如果能回答这些学术问题,也就自然可以回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年轻人为什么“妈宝”,为什么“啃老”?

在刘汶蓉今年1月出版的《活在心上:转型期的家庭代际关系与孝道实践》一书中,她指出,中国家庭代际之间的维系力量仍然强大。用她的话说是,“很有韧性:有很多矛盾但没有断裂,依然发挥着共同体功能。”

刘汶蓉认为代际关系的韧性一方面说明了“孝文化”的传承,孝仍然对中国人的代际关系起到明显的黏合作用,另一方面甚至更重要的方面是,“孝”的内核已悄然发生变化,女儿们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刘汶蓉博士,受访者供图

刘汶蓉博士,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刘汶蓉的讲述——

“985相亲局”“妈宝”背后的代际解释

在20世纪前十年里,从事质性研究的学者用了大量篇幅谈论孝道衰落、养老危机、代际失衡等问题。我当年的博士论文也是源于想要验证“孝道衰落”说法,但结果却把我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在2008年分析兰州和上海的调查数据时,发现代际关系反而呈现紧密化趋势,且越年轻的人越认同孝道观念。

个案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我经常让受访人对家人的重要性做优先性排序,她发现大部分80后和70后青年人的答案是:孩子第一位,然后是父母,最后才是配偶。

我最开始的时候非常惊讶,因为我以为伴侣会在父母前面,但后来就习惯了。把孩子和父母排在伴侣前面,说明中国人对于家庭的重视仍超越个体。与之相对的是,夫妻关系的认同反而正在松散化。说直白点,现在的年轻人愿意选择血缘放弃婚姻。

青年人的孝道观念认同度(比中老年)更高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青年人的孝道观念认同度(比中老年)更高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在和日本同行交流中,我了解到,日本战后以美国为模板,实行了家庭核心化改革,男主外、女主内,年轻人成年后就应该离家独立。所以日本文化中有很强的个体独立的一面,而不像中国仍然是亲子一体的文化。日本青年没有中国家庭那样父母给钱结婚、买房子、带孩子的支持,青年人如果工作不稳定就结不起婚。

而中国城市青年的贫困问题却没那么严重,是因为中国家庭承担了这一部分青年人失业和结婚生子的“兜底”工作。

观察美国社会也给了我启发。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访学期间,我与家庭社会学的授课老师Witback教授交流,他对中国社会的变迁非常感兴趣,认为中国社会很少出现西方社会中的青年群体运动、反政府运动等等事件。

当时我们共同推测,可能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中国的家庭吸纳了这些社会矛盾。日本和美国社会的情况,也从侧面对比验证了中国代际关系的紧密度,反而有增无减。

代际关系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代际关系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费孝通说,西方的养育模式是接力模式,即一代人只养自己的下一代,不用赡养上一代。而中国的养育模式则是反哺模式,“小的时候我养你,等我老了你养我。”很长一段时间,学界也一直把中国的代际关系简单理解为哺育和反哺。

在日常生活中,说年轻人“啃老”是一种批评,因为它是违背了“反哺”的文化的,人们指责已成年的孩子,认为他们应该扮演给予者,而不能继续扮演接受者。

但问题是,不能简单用抚养和反哺的简单划分来看中国代际关系,两者中间其实还有一个“交换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老年人寿命延长,青年人成年以后并不能马上完全独立,这个越来越漫长的过程不应该被忽略。

也就是说,这个被延长的交换阶段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不应被归入反哺阶段。那亲代和子代双方交换什么呢?当然是经济资源、劳务资源、情感资源等等。年轻人能交换给老人的,主要还是情感。

而如果对成年初显期的认知和准备不足,认为成年子女到结婚生子还仍然需要父母的帮助是不好的、不道德的,这会让亲子双方压力都很大,比如对年轻人轻率的批评,这就会造成代际冲突和矛盾。

现在城市中产阶级的子女,80后和70后很多子女愿意孝顺父母,就是出于爱,甚至是互相理解。我在二零零几年的时候发现上海的学生,找对象结婚肯定要听父母的,我当时非常吃惊。但是仔细分析,结盟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优解。跟父母交换经济资源是一定的,且在他们的成长经历里,听父母都是好的,所以当他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愿意听父母的。

我的个案里面,很多中产家庭出来的小孩,是在“密集育儿”的教育方式中长大的,他们的成长过程被介入得很深,也得到了父母很多的帮助。世界各国的研究都发现,中产阶层的孩子独立得更晚,因为中产阶级的子女想要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婚姻,而实现这些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个漫长的过渡阶段,也叫成年初显期,他们没有独立和稳定的社会身份,“为人子女”是自我确证的重要身份,他们需要通过孝顺父母来获得认可,凸显自己的道德性和价值。

例如,在重要的择偶选择上,他们愿意听父母的。最近985相亲局的报道很多,名校生他们在找对象的时候呈现高度的工具理性和保守主义倾向。换句话说,这个人一定是门当户对,是父母喜欢的,大概率不会出现《傲慢与偏见》里那样穿越阶层和其他差距在一起的婚姻了。

“高端相亲平台”“陌上花开”的相亲聚会 极昼工作室?图

“高端相亲平台”“陌上花开”的相亲聚会 极昼工作室 图

之前有一篇论文,讲一位西方人类学家发现上海的小两口离婚,本人在法院都不出现,全权由双方父母操办。这位人类学家批判说这样的案例说明中国年轻人没有独立精神。

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这些案例说明不了年轻人不独立,他们是从自我认同的角度选择依赖父母,选择在价值和情感上回归的。

所以,我也不同意草率地批评那些和父母“情感共振”的孩子,否定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实现性。我们通常口中的“妈宝”(可能是男孩可能是女孩),不一定没有判断力,表面上对父母的“服从”,除了经济考量之外,这种选择可能反而是出于价值和情感双重考虑后的主体确认。

“女儿们”推动孝道的情感化转向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传统的孝道是一种文化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强制性力量,而今天,在哺育-交换-反哺的过程中,情感的作用越来越大,我把它称为代际关系的情感转向。

对养老照料的调查也发现,老年人的照料质量高低取决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亲密程度,而非责任和义务的捆绑。

独生儿子家庭的代际情感评价相对最低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独生儿子家庭的代际情感评价相对最低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有趣的是,性别会影响代际关系的满意度,这个满意度也体现了孝道的情感面向。

数据显示,女性对代际关系的评价满意度要高于男性,不管是母亲还是女儿,都高于父亲和儿子。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父母的代际关系满意度是最低的,但独生女儿的代际关系满意度比较高。这是个挺有趣的一组对比,可能也符合大家的日常认知。

父母与女儿的代际情感普遍高于儿子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父母与女儿的代际情感普遍高于儿子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女性之间的代际满意度高于男性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女性之间的代际满意度高于男性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因为传统上,女儿对父母没有“尽孝的义务”。在多子女家庭中,女儿是出于对父母的情感选择去赡养老人;而通常女性在情感沟通上占有优势地位,因此女儿与父母的关系满意度也普遍优于儿子。

除了情感层面,从经济层面来讲,儿子对父母的反哺也没有女儿给的多。因为儿子更容易认为和父母是一家人,他们的就是我的。

与之相反的是,女儿结婚后反而更愿意反哺父母,因为她从情感上不愿意接受成了“泼出去的水”,变成了另外一家的人,难以接受与父母关系的疏远。这在农村表现也很明显。农村习俗不需要女儿养老,她们的心理预期也低,所以她们会更加感激父母的给予。她们的普遍认知是:嫁人后父母已没有义务继续给予,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帮助会被格外感激。

也就是说,出嫁的女儿反而加倍回馈父母,这促进了他们的代际关系。

以前只有儿子才能养父母,现在女儿养老作用越来越大,女儿也不一定从夫居了,和女方父母住在一起的也越来越多。尤其在我所在的上海地区,丈夫和女方父母同住的,由女方父母帮着带第三代的越来越多,而不是爷爷奶奶。

电视剧《小舍得》中代际关系密切的南俪母女

电视剧《小舍得》中代际关系密切的南俪母女

也就是说,从居住和养老模式看,中国家庭以往是父系单系化,但现在女性经济地位大幅上升,多重因素叠加,已婚女性与娘家纽带比过去增强了,出现了以情感推动的家庭结构双系化发展。

人们对情感关系的重视开始高于强制性的关系,这可能会改变中国的父系家庭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想象,尚需足够的观察去证实,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女儿们对代际关系的重塑力量。

“活在心上”的孝与有养无孝

我的个案调查里,有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受过伤害,表示无法从内心真正地爱他的父母,但是这些子女都表示还是会尽赡养义务。

所以我区分了两种孝,一种是活在心上的孝,就是基于爱的这种孝,另一种是有养无孝,就是完成义务。后一种人会感到不安,因为中国的孝道话语有强烈的道德评判性,让人觉得不爱父母等于不孝。

不过我的研究观察发现,在生活伦理和社区情理中,大家是能理解这种子女不孝顺的。也就是所谓的“父慈子孝”,父母想要子女孝顺,自己得先做个“好父母”。

用钱穆先生的话说,中国父母永远在追求活在子女心上。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得不到子女的爱和纪念,父母等于没有做父母。中国的祭奠礼仪,都是为了证明虽然你的身体消失了,但活在我心上,这样人生就具有超越意义了。

在中国文化中,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一直是并列的。所以父母的责任伦理是日常生活中孝道实践的应有之义。在我们儒家经典中似乎永远在说要服从父母。我认为这是因为子代孝顺父母比父母爱子女更难做到。前者要遵循克己复礼,而后者更本能,容易做到。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妈宝男”苏明成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妈宝男”苏明成

我的学生在河南做调查,也发现了这一点。有些父母住很差的房子,但是孩子住在城里,有孙子孙女,他们觉着这是值得炫耀的。中国父母的这种责任伦理,导致他们看重的是家庭的繁荣和绵延,认为后代过得好是一种荣耀,而那种只顾自己过得好的老人并不值得炫耀。

我们的文化以子代为中心,子代过得好就是我过得好,这种观点在老年人心里很普遍。这与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什么是好生活的界定完全不一样。在2013年有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的提案,我记得当时传播最广的一个采访是老人对记者说:“他不回来看我违什么法?不结婚生子才违法!”

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可供自我实现的工作或事业,缺乏精神生活,家庭可能是唯一的事业,统摄了他存在的意义。他们辛苦一辈子的意义在哪里?其实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延续。子孙延续就意味着家庭事业的延续,意味着自己一辈子没白辛苦。

虽然我们现在不愿意用“传宗接代”的说法,认为是封建思想,但潜意识当中还是这样。大部分父母还是觉得如果孩子结婚生子,那么他们就好像稳当了,自己就安心了,人生有一种圆满感。

子女结婚生子能促进代际的情感相融,因为养育子女是一个付出远远大于得到的过程,子女只有自己在做父母之后,通过相似的养育经历和情感体验才会慢慢理解“父母心”,做父母过程的忍耐和付出,也才终于被理解、被传递。

当然我也看到,现在社交媒体上“不婚不育”的声音似乎很强,我认为是因为现在媒体上的声音主要是年轻人特别是95后00后的声音,他们的生命周期还没到。

原来我也曾一度反感中国的家庭文化,认为“道德绑架”过重,到今天,我反而认为这是一个温暖的制度设计。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托底青年人,助力青年人参加劳动力市场。如果没有父母帮忙,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生育率都可能更低,也就无法实现快速的经济发展。

当然中国的家庭文化也可能造成亲子双方都压抑,但我认为这一点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去弥补,并不一定要整个摧毁我们的家庭文化和制度设计,完全照搬西方。

曾经一度,我们认为以夫妻轴作为核心的家庭才是现代化和先进的,可果真如此吗?西方的困境不比我们少,心理问题也不比我们少,每一种制度下都有难题,两种文化的制度设计没有优劣和高下。人在年轻的时候会认为夫妻关系最重要,情感需求性需求等的满足最重要,但人生是漫长的,在时间的长河中去看中国家庭的制度设计,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

(澎湃新闻实习生 高诗棋 冯嘉鑫对本文亦有贡献)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