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大唐书法赏析:怀素《自叙帖》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的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惊蛇走虺、骤雨旋风——怀素《自叙帖》

怀素(725—785),俗姓钱,字藏真,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大书法家。幼时家贫,投身高僧玄奘三藏法师门下为僧。他酷爱书法,在侍佛闲暇之时,便沉浸在书法世界里,追求静心自悟,寄托情思。因为经济拮据,无力购买大量的笺素,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漆盘,以水代墨。天长日久,竟把漆盘写穿几次。他在居处“绿天庵”种了成千上万株芭蕉,以芭蕉叶当纸习字,竟积起了黑色的芭蕉叶山。他面壁30年,未出楼台半步,苦练书法,写秃的毛笔堆成小丘,名曰“笔冢”。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终于使怀素成为一名杰出的书法大家,一名前所未有的草圣,他在张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狂草,把它推上了艺术的巅峰,赢得了书坛一片赞誉。吕总在《续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赵孟頫在《怀素论书帖跋》中言“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明代文征明、近代于右任更是对他推崇备至。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怀素生性豪放旷达,虽为出家人,却不拘泥佛门戒律,嗜酒好饮,是个地道的“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的酒僧。世人称之为“醉僧”、“狂僧”。这一切可以说是其发扬光大狂草必不可少的基础,再加上他“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求知若渴,遍访名家高师,博览前贤胜迹,广交颜真卿、邬彤等书法大家,在继承魏晋法度的基础上,容百家之长而融汇贯通,终于写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狂草。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怀素遗世书作不多,大致有《自叙帖》、《苦笋帖》、《论书帖》、《小草千字文》、《律公脚气帖》、《圣母帖》和《藏真帖》等。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也是他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力作。纸本,28.3cm×775cm,共121行,计698字。书于唐大历十二年(777)。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 (940) 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此帖落笔不俗,气宇非凡。如脱缰赤兔,飞腾而去;如天外飞瀑,一泻万里。气势恢宏、动人魂魄。难怪有人誉之为“天下第一草书”。《宣和书谱》评曰:“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明代安岐说此帖是:“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此帖在用笔上几乎全部都用中锋,如锥划沙,不求笔画粗细的变化,但求笔势的曲直环绕,使得字体瘦劲而有力度。笔势纵横无忌,斜欹曲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左右逢源,如急风暴雨,一笔而下。这些都是怀素与张旭肥美的草书风格迥异之所在。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而气势则是此帖苦心经营之处。卷首(特别是苏舜初补写的部分显得拘谨),进度稍慢,似凝神屏息,蕴气于胸,字体接近今楷。而后加速至中篇则一发而不可收,气吞山河,直至终篇。如附图中“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近于篇首,故似今草,而至中篇“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则狂风骤雨,真是如醉如狂,令人目不暇接。

尽管此帖追求气势的排山倒海、笔势的千变万化,但是处处都应规入矩,处处变化,处处规范,不添点,不加笔,全篇挑不出一个“错”字,笔笔有来历,没有大书家编字造字的陋习,真正做到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也是历代书家如此推崇《自叙帖》的原因之一。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的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征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