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驶入前门火车站,来自西方的观光客皮姆先生走下火车,在车站迎接他的是北平导游吴先生。从这天起,皮姆在吴先生的陪伴下开始了神奇的北平之旅。不过,这对搭档并非真人,而是德国女摄影师爱伦·凯特林的摄影集《北平研究》中的两个漫画人物。
一支迎亲队伍走来
上世纪30年代初,德国姑娘爱伦·凯特林受聘于德国某报来到中国,成为一名驻华记者。与当时许多著名记者如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相比,爱伦·凯特林显得有些籍籍无名。她不关心政治,也不擅长于宏大叙事,却对北平的市井生活和民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北平生活的日子里,她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贩夫走卒,对准了那些琐碎却充满情趣的日常生活。1934年,爱伦·凯特林将她拍摄的照片集结成册,以《Peking Studies》(直译为《北平研究》)为名在上海出版。与其他摄影集或游记不同的是,为了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凯特林请奥地利漫画家希夫为她的书设计了两个漫画人物——皮姆和吴先生。皮姆瘦瘦高高,身穿白色西服,头戴凉盔,手拄文明棍,是一副典型的欧洲探险家模样;吴先生矮矮胖胖,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袍马褂,脸上总是带着宽厚的笑容,是一个典型的北平人。
外国游客皮姆来到北平,导游吴先生在火车站迎接他
皮姆在吴先生的带领下,穿过哈德门,看到各种各样走街串巷的小贩。皮姆发现,每个行业都有特定的吆喝声和专用的响器。“卖糖人或糖果的小贩会敲打一个铴锣。小鼓声或高亢的敲锣声说明卖牙刷的、梳妆用具的以及卫生间用品的小贩来了。烟贩手拿小铜碗,不断地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皮姆的旅程就在这些独特的吆喝声中开始了。
在小吃店吃东西的妇女
来北平旅游,紫禁城、颐和园、天坛、古观象台这些必去景点自然少不了,更可贵的是一些如今已经消失的建筑,也被爱伦·凯特林用镜头记录下来。明清时期,东直门外有一个院落,院内有一座造型奇特的佛塔。塔基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八角形佛殿,佛殿顶部有一座小铁塔。据匾额记载,这座佛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凯特林在书中记录了有关这座小塔的一个传说:相传这座小塔本来建在南京,永乐皇帝迁都后小塔十分孤单,于是决定追随皇帝北上。它日夜兼程来到东直门外时,已经累得瘫坐在地动弹不得。皇帝得知此事十分感动,于是命人在小塔瘫倒的地方建一座佛殿,把小塔安放在佛殿上,让它好好休息。于是就有了这座造型独特的铁塔。新中国成立后,东直门外大街几经变迁。上世纪70年代,铁塔院在道路扩建中被整体拆除。幸而凯特林在书中为我们留下了它的形象和传说。
中国人对麻将的热爱给爱伦·凯特林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北平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吴先生还带着皮姆买古董、听京剧、参观景泰蓝制作。人力车夫、古董商人、剃头匠、街边小吃摊的食客、小商小贩、遛鸟的老汉,以及有头有脸的公职人员都被凯特林用镜头记录下来。一卷有趣的北平风俗画卷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东直门外铁塔,今已不存
一场有趣的北平之旅结束了,皮姆登上了火车,车厢外的吴先生依依不舍地挥动着手绢送别。在书的最后一页,凯特林用毛笔写下了“再见”两个字。
一场豪华的葬礼。爱伦·凯特林说,中国人对死者的敬畏远甚于对生者,这可能源自祖先崇拜的习俗。
皮姆走了,但爱伦·凯特林留了下来。她结识了荷兰驻华大使威廉·索贝克(W.J.R.Thorbecke),并与他结为夫妇。婚后,爱伦改用夫姓,出版了《中国人像》(People in China)、《上海人像》(People in Shanghai)两本书,她不但拍下了各个阶层中国人的面孔,还进行了访谈,记录下他们的故事。爱伦·凯特林虽然在摄影史上名不见经传,但她却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真实的北平图景。(文/王丽芳)
漫画家将皮姆和吴先生也画入了一场葬礼中,面对死者两人神态十分恭敬。
本文图片选自《我的老北京印象》,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