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的猜测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影视剧里,都有个牛哄哄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号称“全无敌”。只要剧中的正面人物受到了皇亲国戚、权贵奸臣的陷害和压制,他都能及时赶到,化解危机,连皇帝都得敬他三分。他是谁?
剧中管他叫赵德芳,或者尊称“八王爷”“八贤王”。
《清平乐》中的八贤王
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宋史·宗室传一》记载:“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徽宗时,追赐名及王封。”
关于秦康惠王赵德芳,历史文献中罕有记载:
——曾是赵匡胤的候选接班人之一,但最终接班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他的叔叔,即宋太宗。
——太平兴国六年(981),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岁。
英年早逝,险些当太子,这些都让坊间怀疑,他的死会不会跟宋太宗有关。不过,各种正史、笔记、野史、小说,都没有“赵德芳被宋太宗所害”的记载。
赵德芳虽然带着遗憾去世,但他的后人还是替他圆了皇帝梦。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丧失生育能力后,膝下无子,收养了赵德芳的六世孙赵眘。后来,传位给赵眘,这就是宋孝宗。其后的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分别是赵德芳的七世孙、八世孙。
赵德芳死的时候,杨家将里的老大杨业还活着(杨业战死于雍熙三年),杨延昭只是二十四岁的毛头小伙,还不是边关主帅。宋太宗又是赵德芳的长辈。因此,赵德芳不可能参与《潘杨讼》《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的故事,更不可能拿着金锏到处打。
一句话,文学作品中的“八贤王”,跟历史上的赵德芳没啥关系。也有人认为,八贤王应该是宋太祖第二子赵德昭。
赵匡胤成年的儿子里,赵德昭排名第一,按照“父位子承,长幼有序”的惯例,他接班的机会最大。
赵德昭自身素质较高,文武兼备,很有韬略,喜怒不形于色,是个好皇帝的料。因此,当赵光义上台后,有些大臣就鸣不平。换句话说,侄子赵德昭的存在,是宋太宗“卧榻之旁”的潜在威胁。为了皇位,叔叔会干掉侄子吗?他还真不忍心下这个手。
可是,脆弱的神经和心理承受力,把这个年轻的皇侄迅速压垮了。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完成了对中原和江南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
仗刚打完,宋太宗觉得,契丹骑兵不过如此,他想乘胜北上,收复被契丹控制的幽云十六州。于是,部队还没休整和论功行赏,就继续开拔,一路打到幽州城下。
疲惫的宋军劳师远征,已是强弩之末,经不起契丹骑兵的突袭,先胜后败,转而大败。宋太宗中箭受伤,乘坐驴车夺路而逃。宋军伤亡惨重,积攒多年的军事物资丢失殆尽。
接下来,宋军南撤途中,全军惊魂未定,不知道宋太宗的下落。为了稳定军心,有人打算立赵德昭为皇帝。这件事没成,但还是传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搞得这位做叔叔且小心眼的皇帝心里很不爽。
战败归来后,宋太宗很郁闷,一直没有兑现太原之战的奖赏。赵德昭提示了一下,却惹得宋太宗勃然大怒,放出狠话:“等你当皇帝的时候,再赏赐不迟!”
狠话里,透着宋太宗的极度不自信。
皇位归属,从来都高度敏感。从宋太宗上台那一刻起,赵德昭作为侄子,已经失去了接班的可能性。这一点谁都清楚。如今,宋太宗放出这样的话,让赵德昭很尴尬。
赵德昭秒懂:自己树大招风,叔叔戒心太重。这样的处境,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回到家里,他越想越窝火,越想越害怕,竟拔剑自刎,一死了之。
做个好皇帝,需要心胸足够豁达,心态足够成熟,经得起风浪考验,乱云飞渡仍从容。遗憾的是,赵德昭并不具备这些。换句话说,即便他当了皇帝,成就也未见得能超越宋太宗。
对于宋太宗来说,赵德昭自刎是个意外事件,亦悲亦喜。
许多人认定,赵德昭是被逼死的。这个遭遇唤起了大家的同情。因此,文学作品里就塑造了一位“贤王”形象,持八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为老百姓出口气,也为赵德昭本人出口气。
无论多么高大全,文学形象毕竟是虚构的。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死在了宋太宗时代。不管是论排位,还是找史料,都没有这两人被册封为“八贤王”的记载。就算封为“贤王”,也不应该排行第八啊!
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谁呢?
“八大王”赵元俨
“八贤王”为什么是赵元俨?我们只要对照几个要素就清楚了。
——宋太宗第八子。“八王爷”“八贤王”的“八”字,就有了确切的出处。历史文献里也确实称其为“八大王”。
——《宋史》有传,字数不少,有故事。说明史有其人,有猛料。
——乾兴元年(1022),宋仁宗上台,此时赵元俨三十八岁。十年后,宋仁宗亲政,赵元俨四十八岁。对于古代政治家来说,三十多岁到五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段。赵元俨作为宋真宗的弟弟,去监督侄子宋仁宗,再合适不过了。
——他的人生经历当得起这个“贤”。至少,他开创了宋代的宗室文化。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位不简单的“八贤王”。
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赵元俨排行第八。老父亲通常会偏心小儿子,宋太宗也不例外。他甚至觉得,赵元俨年纪还小,倒不如在自己身边待到二十岁,再开府封王。于是,赵元俨在宫里多了个绰号:“二十八太保”。
这对父子,年纪相差近半个世纪,相处了十二个年头。当爹的就驾鹤西游了。不过,没有他的束缚,反倒让赵元俨有机会逃离皇宫、独当一面。宋真宗赵恒上台后,对这位八弟关爱有加,很快就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封曹国公。这是赵元俨职业生涯的第一组官职和爵位。四年后,赵元俨离开皇宫,开府单住,时年十七岁。宋真宗为他先后选派了三名官员,做曹国公府的翊善(首席佐官),既辅导功课,又打理庶务。
赵元俨的府邸刚建好,宋真宗就来视察,看看八弟的新家建得怎么样,住得舒不舒服。不过,这样的全情投入,似乎效果相当一般。赵元俨这家伙,陪同皇帝哥哥吃饭的时候,话多。对自己看不上的演员竟然张嘴就骂,抬手就打,等到皇帝来看戏的时候,又让挨骂的演员上台演戏。
这样的表现,用三个词概括:没规矩、没教养、两面派,就是个纨绔子弟的样子。
难怪宋真宗无奈地对宰相抱怨:“朕昔与诸王侍宴,何敢如此!弟兄相接,亦无游谈。惟是读书著文,交相质问。即位以来,每岁赐宴,不过再三,政虑宴喜之次,言辞或致差失。”(陈模《东宫备览》)
即便如此,宋真宗对这个弟弟依然优容,把他曹国公变成广陵郡王,又变成荣王,爵位直线上升。
可能是怕弟弟的薪水不够花,宋真宗又给了一堆兼职。各种提拔,让赵元俨有面子、得实惠,但他放荡不羁的个性一点没变。
个性太刚,往往会惹祸上身。
大中祥符八年(1015),荣王府发生火灾。从凌晨烧到中午。王府就在宫里,导致王府被毁,还殃及皇宫多个建筑,损失巨大。
宋真宗很讲迷信,痴迷于泰山封禅和迎接天书。皇宫发生火灾,触发了他对“天人感应”的联想,认为是上天给了惩罚。于是,宋真宗悲催地发布了一道罪己诏。
然而,当起火原因查清后,一向温和的宋真宗发飙了。
原来,赵元俨的侍婢盗卖金器,担心东窗事发,故意纵火,企图销毁罪证。宋真宗很生气,严惩直接责任人后,也对赵元俨开出了罚单:免去武信军节度使,从荣王降为端王,赶出皇宫,安排住到驸马都尉石宝吉的宅子里。
赵元俨闯了大祸,吓得够呛。对于一个长期狂妄的王爷来说,能知错认错,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宋真宗也没想把弟弟往死里整,只是象征性地敲打一下而已。
宋真宗就像个老鸟一样,用宽大的翅膀护佑着赵元俨这只小鸟。可是,一旦宋真宗撒手人寰,习惯了恩宠和溺爱的赵元俨,还能继续潇洒和桀骜吗?
“兄终弟不及”
皇宫火灾之后,赵元俨就告别了皇宫,远离了皇权中心。可是,宋真宗弥留之际,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其中就有赵元俨企图接班当皇帝的说法。北宋官员邵伯温在《邵氏见闻录》里说,宋真宗病危时,宰相李迪等人在内殿祈福和守候,赵元俨进宫探视病情,赖在宫里不走,想借机争夺皇储大位。
李迪等人觉得不妥,毕竟太子赵祯名分已定,赵元俨作为王爷,长期留在宫里多有不便。可是,谁也不敢赶他走。这可咋办呢?
恰好,翰林司的人端着一盆热水,说这是八王爷赵元俨要的。李迪急中生智,从桌案上抄起毛笔,蘸上墨汁,把热水搅黑,再让端过去。赵元俨一看,大惊失色,以为水里有毒,不敢在皇宫待了,赶紧离开。
故事很传奇,但也有漏洞。
——此时李迪已经被贬官,去做郓州知州了,不可能还在宰相的位子上。
——《仁宗实录》记载,宋真宗驾崩时,赵元俨没有陪王伴驾,而是在家养病。直到宫里派宦官登门告知皇帝驾崩,赵元俨才抱病赶往皇宫,见刘太后,号啕大哭,而后在皇宫门外的小房子里暂住守丧。从这个记载来看,赵元俨没有赖在后宫里。
因此,邵伯温的记载有误。
成书于北宋晚期的《道山清话》对邵伯温的记述做了补充修正:就在宋真宗病危、赵元俨赖在后宫的当口,御药(相当于太医院药剂师)李从吉骂了一个小宦官,可能是嗓门太大,惹得赵元俨很不高兴。赵元俨先是对李从吉一通申斥,随后又把端着的热水泼了李从吉一身。
李从吉怀恨在心,就让人去找新皇帝宋仁宗告状,说先帝病危,赵元俨赖在宫里不走。宰相们唯恐赵元俨谋朝篡位,就利用赵元俨取热水的机会,由宰相李迪用墨汁把水搅黑,让赵元俨误以为水里有毒药,这才悻悻离开后宫。
宋仁宗年仅十三岁,但脑袋瓜转得很快。他琢磨:不对啊,怎么可能有这事啊?如果八王爷发现盆里的水是黑的,怎可能不追究翰林司的责任呢?再说,把毛笔放在热水里搅和,这算什么计策?难道一盆黑水就能让八王爷以为里面有毒了?
实际情况是,八王爷准备离开,但刘太后留他在后宫值班,第二天再离开。由此,宋仁宗猜测,一定是李从吉唆使人来告状的。
不过,李从吉只是太医院的药剂师,他能有多大胆量打击报复身为皇族的八王爷,又有多大必要去卷入朝中的政治斗争呢?《道山清话》的记载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再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引述蔡惇《直笔》的记载。
宋真宗病危,跟大臣们交代后事。此时,宋真宗已经说不出话了,只是面向宰相丁谓,指着自己的胸口,先摆出五个手指头,又摆出三个手指头。
这手势是啥意思呢?大家很容易会联想到“八”,也就是传位八贤王。丁谓也是这么理解的。可是,宋真宗早就立十三岁的赵祯为太子了。如果临时更改皇储,恐怕要坏事。
这个场景被刘娥隔着帷幕看到了。丁谓等大臣们退下后,刘娥让宦官追上大臣们,说皇上伸出五个指头,又伸出三个指头,意思是说,再过三五天,病就会减轻,没别的意思。
见刘娥发话了,丁谓这种官场老油条就算再迂腐,也知道是咋回事了。于是,大家全都点头,不再提八王爷的事了。
平心而论,宋真宗弥留之际,不管赵元俨是否赖在宫里不走,也不管是否冒出传位给赵元俨的想法,仅就宋真宗去世前后的政治局势来看,赵元俨当皇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太子赵祯才十三岁,年纪太小。宋真宗的兄弟里,只剩赵元佐、赵元俨还健在。赵元佐已经被废,只有赵元俨得宠。所以,赵元俨成为传言中的皇储热门人选,并不意外。
赵元俨虽然常干奇葩事,但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特殊,过于扎眼,容易遭到议论。于是,他没有跳出来抢皇位,而是主动称病,躲了起来。
事实证明,他对皇位或许有梦想,但从没敢染指。梦还没做全,就破灭了。
闭门绝事
宋仁宗上台,刘娥升格为太后,临朝听政,实际掌握了大权。
赵元俨以皇叔身份,获得了诸多特殊待遇,比如太尉、尚书令、太师,以及镇安、忠武二镇节度使等头衔,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也就是奏事和文书中不必称呼自己的名字,参加朝会不用脱鞋子,可以带剑上殿。
这些特殊待遇超越了先皇给他的一切。他达到了人生的新高度。
眼前的浮华,没让赵元俨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这些特殊待遇都是烫手山芋。于是,他主动退了。宋祁《荆王墓志铭》说:“天圣以来,王自以春秋高,蒙殊礼,不敢数朝请,常阖门申申以居。”
“春秋高”是年事已高的意思。赵元俨才三十八岁,怎会“春秋高”呢?
《续资治通鉴长编》给出了解释:“自以属尊望重,恐为太后所忌,深自晦密,因阖门却绝人事,不复与朝谒,或故缪语,阳为狂疾不慧。”赵元俨深知,自己地位特殊,最大的对手就是刘太后。为避免猜忌,他索性卖弄老资历,关门闭户不见客人,请假不上班,在奏章里胡言乱语,让刘太后觉得他疯疯癫癫,近乎呆傻。
为了演得更逼真,赵元俨当起了演员,每天热衷骑木马,骑上去就不下来了,肚子饿了,就在木马上吃,吃高兴了就让手下人奏乐,边听音乐边喝酒,天天喝得酩酊大醉。
为了自保,赵元俨不惜自毁形象,跟《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对付曹爽的那番表演很相似。
关门闭户,不问朝政,躲过了刘太后的猜忌,但没能躲开流言蜚语的侵袭。
明道二年(1033),这是宋仁宗亲政的第二年。坊间传言,赵元俨将成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内侍抓获了散布传言之人,三司顺藤摸瓜,抓了涉案人员好几百人。
宋仁宗很生气,觉得这种传言绝非空穴来风,肯定是有源头的,必须把源头挖出来,而且越快越好。于是,他让御史中丞蔡齐亲自负责此案。
有些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宋仁宗干着急,天天催,办案部门找不到线索,还传得满城风雨。
蔡齐觉得,此案社会影响太大,不利于政局稳定。于是,他上书宋仁宗,强调“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荆王是赵元俨不久前获得的爵位。
为了赶紧结案,还赵元俨一个清白,蔡齐也是拼了。一天三次上书,反复讲传言之人都是小老百姓,愚昧无知,就是传个稀罕,没别的意思,千万不能因此给八王爷扣帽子。
宋仁宗这才意识到,案子越拖,传言越像真的,还不如赶紧结案,让谣言止于智者。于是,这桩案子迅速结案,牵连进来的几百人里,只有几个人挨了板子。
这件事,赵元俨啥也没干,形同躺枪。宋仁宗和赵元俨的关系一度紧张。不过,宋仁宗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赶紧给赵元俨洗清冤屈。君臣侄叔的紧张关系释然了。
“狸猫换太子”谜底的揭晓,赵元俨是有功的。是他讲了真话,让宋仁宗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并非刘太后,而是李宸妃。这件事让宋仁宗和赵元俨之间的关系迅速修复和升温。赵元俨终于度过了“闭门绝事”的十一年艰难岁月,迎来了再次得宠的好日子。
庆历四年(1044),赵元俨病逝,享年六十岁。宋仁宗发布制书,对他的一生高度评价,其中提到了八个字:“名重天下,闻于四夷。”
契丹君臣对赵元俨非常敬畏。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文韬武略,而是他的爵位很能唬人。富弼曾出使契丹,了解这一情况,他在奏章中说,赵元俨之所以在契丹出名,是由于契丹对北宋的封王制度一知半解。契丹封王的贵族,一般都兼任重要职务,掌握实权。北宋的王爷虽然兼职不少,但多是虚衔,级别高、俸禄多,但没实权。
赵元俨生前用过十个封号,包括广陵郡王、荣王、端王、彭王、通王、泾王、定王、镇王、孟王、荆王,死后追封燕王。契丹人觉得,如果套用契丹的封王制度,当过这么多王的人,肯定是实权派里的厉害人物啊。
于是,辽国决策层想当然地把赵元俨神化了。
“八贤王”的历史形象
历史上的“八贤王”,能否当得起“贤”字呢?
从他留给契丹的印象来看,“名重天下,闻于四夷”,当得起“贤”字。只不过,契丹决策层发生了战略误判,夸大了他的影响力。因此,用这个“贤”字形容他,好像有点名不副实。
赵元俨对北宋王朝的最大贡献,就是揭开了“狸猫换太子”的真相,成全了宋仁宗的“仁孝”美名。可是,仅仅这点贡献,还够不上“贤”。
大多数历史文献,都把赵元俨描述成“性谨约,寡嗜欲”的王爷,这可能跟他在刘太后时期“闭门绝事”有关。这样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政治的态度。
不上班的日子,赵元俨除了装疯卖傻自保外,主要热衷于读书写字、讲经论史、管弦丝竹、自娱自乐。
他非常孝顺亲生母亲王德妃,母亲有病,不但焚香祷告,而且亲自煎药,母亲吃多少,他吃多少,母亲吃不下,他也不吃了。
看得出,他是个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王爷。
他没有经常参与朝政,也没有威慑契丹的本事,更没有当皇帝的野心,顶多只是做过这样的梦,被动地卷入了几次政潮而已。他的行为有很多瑕疵,比如年少轻狂,比如礼数不周,比如生活奢华,比如不识大体,比如不管不问国家大事,一心只惦记自己的得失。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王爷。只要是真实,就当得起这个“贤”。赵元俨的历史形象,演绎了北宋宗室新的生活状态。
宋太祖时期,宗室有较多参政机会。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都曾任要职,手握实权。不过,从宋太宗时期开始,不再给宗室成员实权要职,而是让他们备受荣宠,享受各种特殊待遇。这种方式,避免了北宋皇室为了争权夺利而祸起萧墙的可能性。
为了让这些养尊处优的宗室子弟不至于颓废掉,宋真宗有意引导和培养宗室成员的文化品位。赵元俨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北宋决策层对宗室成员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把宏大的抱负和能力用在文化事业上,而不是用在朝政上,让他们当个快乐的闲王,而不要去当忧国忧民的忙王。
于是,在宋代宗室教育体系的熏陶和培养下,两宋宗室成员中涌现出一批文化名人,比如赵汝谈、赵汝说、赵汝愚、赵汝适、赵孟坚、赵孟頫,等等。他们书写了宋代宗室文化绚烂多彩的篇章,成为两宋文化精彩的一部分,也为宋代重文的风气做了示范。这也是北宋加强君主专制的祖宗家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还有个问题:“八贤王”赵元俨和杨家将到底有什么关联?
从年龄上看,赵元俨跟杨文广同辈,跟包拯是同时代人。杨业阵亡时,他才一岁。因此,赵元俨对天波杨府的遭遇爱莫能助。
(本文摘自唐博著《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