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用一个展厅呈现的《奥菲莉娅》,泰特“镇馆之宝”上海首展

《奥菲莉娅》是拉斐尔前派巨匠、英国艺术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29–1896)在他艺术生涯早期所创作的绘画,描绘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淹死的场景。

《奥菲莉娅》是拉斐尔前派巨匠、英国艺术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29–1896)在他艺术生涯早期所创作的绘画,描绘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淹死的场景。

这一作品是英国泰特美术馆最受欢迎的拉斐尔前派作品,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近日,这件作品在上海黄浦江畔新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单独陈列于一楼1A展厅,并于7月8日起向公众开放。

如果说莎士比亚用文字向世人展示奥菲莉娅的死亡,那么米莱作品则凭借对自然草木细节的描绘,将“奥菲莉娅”的悲剧再次讲述。《奥菲莉娅》的模特是谁?作品在何处绘制?作品中的植物有和隐喻?英国泰特美术馆“《奥菲莉娅》的故事”一文,将一一揭开。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奥菲莉娅》,1851—1852年,布面油画,泰特所有,1894年由亨利·泰特爵士赠送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奥菲莉娅》,1851—1852年,布面油画,泰特所有,1894年由亨利·泰特爵士赠送

《奥菲莉娅》属“拉斐尔前派”经典作品。“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最初来自三位年轻的英国画家(亨特、罗塞蒂、米莱)发起的一个艺术团体,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

拉斐尔前派专注于严肃而重大的绘画主题,并以使用历史服装的现代生活和文学主题绘画闻名。他们经常以大自然入画,其画风审慎细致、用色清新,关注细节的描绘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奥菲莉娅》(局部)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奥菲莉娅》(局部)

上海浦东美术馆以一个展厅呈现泰特镇馆之宝《奥菲莉娅》。 编辑 陆林汉(01:13)

《奥菲莉娅》如何诞生

1851至1852年之间, 米莱在两处绘制了《奥菲莉娅》,风景部分写生自英格兰东南部萨里郡霍格米尔河畔(Hogsmill River);画中人物奥菲莉娅则在他位于伦敦高尔街(Gower Street)的工作室中完成。

霍格米尔河边风景,此处被认为是米莱画《奥菲莉娅》的地方。

霍格米尔河边风景,此处被认为是米莱画《奥菲莉娅》的地方。

在米莱所处的时代,艺术家们在室外写生绘制草图是常见的创作方法,通常他们会将写生稿带回工作室作为参照以完成一件更大尺幅的作品。但米莱和他拉斐尔前派的伙伴们往往直接在户外露天绘制成稿,这在当时并不寻常。

在传统人物画中,风景通常被认为是人物的背景,但拉斐尔前派认为风景与人物同等重要,因此《奥菲莉娅》的风景先于人物完成。

《奥菲莉娅》的模特

 米莱的模特是一位19岁的年轻女子,她叫伊丽莎白·西达尔(Elizabeth Siddall)。她当时正在一家帽子店工作,被米莱的朋友沃尔特·德弗里尔 (Walter Deverell) 发现。1860 年,伊丽莎白与米莱的一位画家好友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结为夫妇。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正在编辫子的伊丽莎白》,泰特美术馆藏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正在编辫子的伊丽莎白》,泰特美术馆藏

为了营造奥菲莉娅淹死在河中的真实感,伊丽莎白穿着米莱从二手店花4英镑买的精致异常的银丝刺绣连衣裙,在装满水的浴缸里为画家摆姿势。虽然有在浴缸下放置一些油灯保持水温,但米莱绘画时总是全神贯注,以至于有一次灯灭了,画家还浑然不知。

所以在为米莱做模特期间,伊丽莎白曾因为着凉而病倒。由于当时还没有国民医疗体系和现成的药品,伊丽莎白的父亲请了私人医生,并要求米莱支付了医药费,好在伊丽莎白很快便恢复了健康。

《奥菲莉娅》衣服的细节,伦敦泰特美术馆 (2003) “今天我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女士古装——上面布满银色绣花装饰——我要为《奥菲莉娅》画它……它又旧又脏,却花了我四镑。”——约翰·米莱

《奥菲莉娅》衣服的细节,伦敦泰特美术馆 (2003)

“今天我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女士古装——上面布满银色绣花装饰——我要为《奥菲莉娅》画它……它又旧又脏,却花了我四镑。”——约翰·米莱

准备草图

面对如此重要的作品,米莱仅画了几幅草图。但其中1852年的一幅研究奥菲莉娅头部(戴花环)的油画草图,目前下落不明。

约翰·米莱,《伊丽莎白·西达尔的头部研究》,1852 年, ?英国伯明翰博物馆与美术馆

约翰·米莱,《伊丽莎白·西达尔的头部研究》,1852 年, ?英国伯明翰博物馆与美术馆


约翰·米莱,《为〈奥菲莉娅〉所做的研究》,1852 年,?普利茅斯市议会

约翰·米莱,《为〈奥菲莉娅〉所做的研究》,1852 年,?普利茅斯市议会


约翰·米莱,《为〈奥菲莉娅〉创作的小稿》,1852 年,? 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 ?

约翰·米莱,《为〈奥菲莉娅〉创作的小稿》,1852 年,? 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  

灵感来源

奥菲莉娅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一个角色。当她得知父亲波洛纽斯(Polonius)被她的情人哈姆雷特刺死后,饱受悲伤和疯狂的折磨,整天唱着古怪的歌到处游荡,尔后不幸落水淹死。

米莱的画中选择了奥菲莉娅编了花圈,刚要挂上树枝却跌落水中的情节。这个场景并没有在舞台上展现,而是在丹麦王后、哈姆雷特之母乔特鲁德(Gertrude)与奥菲莉娅的兄弟雷欧提斯(Laertes)的对话中被提及。乔特鲁德描述了奥菲莉娅如何在采花时掉入河中并慢慢淹死,没入水中时还一直在歌唱。

“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处境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哈姆雷特》,第1V幕,第11场)

《奥菲莉娅》画面中的大部分充满了花草,它们要不在剧中被提及,要不具有象征意义。米莱在霍格米尔看到了河边的野花,他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河畔作画,所以不同时节的花朵在画面中一一出现。

倚在奥菲莉娅身上的垂柳象征着被遗弃的爱情。

倚在奥菲莉娅身上的垂柳象征着被遗弃的爱情。


前景几枝花毛茛,象征着忘恩负义或幼稚。

前景几枝花毛茛,象征着忘恩负义或幼稚。


长在柳树枝头的荨麻代表着痛苦。

长在柳树枝头的荨麻代表着痛苦。


漂浮在奥菲莉娅右手边的雏菊代表着天真无邪。奥菲莉娅在第四幕第五场提到“有一朵雏菊”。

漂浮在奥菲莉娅右手边的雏菊代表着天真无邪。奥菲莉娅在第四幕第五场提到“有一朵雏菊”。


浮在奥菲莉娅脸颊和裙子上的粉红玫瑰和生长在河岸上的白色田野玫瑰,可能是指向雷欧提斯称其妹妹为“五月的玫瑰”。它们也有许多象征意义,如青春、爱情和美丽。

浮在奥菲莉娅脸颊和裙子上的粉红玫瑰和生长在河岸上的白色田野玫瑰,可能是指向雷欧提斯称其妹妹为“五月的玫瑰”。它们也有许多象征意义,如青春、爱情和美丽。


奥菲莉娅脖子上的紫罗兰花环来自第四幕第五场。“我想给你一些紫罗兰,但是我父亲死的时候,它们都枯萎了。他们说他死得很痛快。”紫罗兰是忠诚的象征,也象征着贞洁和死亡。

奥菲莉娅脖子上的紫罗兰花环来自第四幕第五场。“我想给你一些紫罗兰,但是我父亲死的时候,它们都枯萎了。他们说他死得很痛快。”紫罗兰是忠诚的象征,也象征着贞洁和死亡。


紫色的珍珠菜和绣线菊可能意味着奥菲莉娅的死亡是徒劳的。

紫色的珍珠菜和绣线菊可能意味着奥菲莉娅的死亡是徒劳的。

米莱直接面对大自然绘画,他非常注重细节,并以单株写生的形式绘制了枯死和破碎的叶子以及盛开的花朵。米莱的儿子写道,“父亲笔下的花是如此逼真,以至于一位植物学教授无法带学生下乡,便带他们去看《奥菲莉娅》中的花,因为它们和大自然一样具有启发性。”

摄影发明于 1839 年,比米莱画《奥菲莉亚》早12年。 然而,当时的照片还不清晰。《奥菲莉娅》画中比当时摄影所能表达的更为细致,是一种独特的表现自然的方式。

使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术?

1851年6月7日,米莱以15先令的价格从艺术材料经销商查尔斯·罗伯森(Charles Roberson)处购得两幅画布,以绘制《奥菲莉娅》。一般这类作品,需要在一个木制框架上绷两层画布,后一块画布覆盖于背面以保护作品。

在出售画布时,经销商均已涂底漆。米莱再次使用铅白涂料作底,并再画了一层锌白,使画布更为明亮。

在每次开工前,米莱可能还会用白色油彩覆盖当天要画的区域。然后他会在“湿白的画面”上工作,他作画时并不全篇排布,而会在画布其他部分尚未动笔时详细完成一个区域。为了充分利用明亮的白色底面,他会尽可能少地调和颜色,并单层涂抹,使色彩保持纯净。

约翰·米莱的画架。 ?? 泰特美术馆(2003)

约翰·米莱的画架。  ? 泰特美术馆(2003)

在色彩上,米莱已经可以使用由经销商混合好的吸管颜料。整个19世纪,还有不少新的颜料被开发和使用,这些颜料有的属于矿物色,来自宝石、岩石;也有植物色,来自草木、蔬菜和昆虫,他还能使用到一些现代化学制成的颜色。比如,他使用过:铅白、锌白、群青灰、朱红、氧化铬、锌黄、铬黄、钴蓝、普鲁士蓝、那不勒斯黄、茜草湖、象牙黑等。米莱使用的绿色或为铬黄和普鲁士蓝混合而成,也可能有一管这样的绿颜色。

 《奥菲莉亚》的保护

泰特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使用各种技术研究《奥菲莉娅》。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米莱的绘画方式。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看这幅画也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各种疑问:

侧光拍摄的《奥菲莉娅》??泰特摄影

侧光拍摄的《奥菲莉娅》 ?泰特摄影

在侧光拍摄的《奥菲莉娅》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米莱对构图的改动相对较少、油彩表面也非常光滑。 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油彩中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是由颜料老化和紧绷拉长的画布引起的。

紫外光拍摄的《奥菲莉娅》截面。 ?Tate(2003)

紫外光拍摄的《奥菲莉娅》截面。 ?Tate(2003)

在紫外光拍摄的油漆“横截面”中,我们可以了解这幅画的制作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油彩层数和厚度,也看到了锌白之下的铅白。

红外线摄影拍摄的《奥菲莉娅》?泰特摄影

红外线摄影拍摄的《奥菲莉娅》?泰特摄影

在红外线反射摄影所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垂柳的位置有轻微的变化。许多颜料在红外线下变得透明,帮助我们更大程度地看到画面的底漆。

X 射线拍摄的《奥菲莉娅》?泰特摄影

X 射线拍摄的《奥菲莉娅》?泰特摄影

在 X 射线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米莱没有重复使用这幅画布,也没有进行重大的构图调整。 X射线照片显示模糊的底漆层和艺术家所做的少许更改。可见米莱仔细地规划了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固定帆布地金属大头钉,以及重新固定用的订书钉。绘画的铅白色区域、帆布编织和黑色标记也清晰可见。

这幅画的背面有什么?

通过看一幅画的背面,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它的历史。1967年,当泰特的研究人员把《奥菲莉娅》背面画布层揭开时,画布上的信息被仔细记录和保存。 画布上有查尔斯·罗伯森(Charles Roberson)的商标图章,米莱正是从那购买了画布。 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幅作品的绘制年代。研究人员通过追踪查尔斯·罗伯森的档案,判断出米莱何时,以多少钱购买了画布。

《奥菲莉娅》画布后的标签? ? 泰特(2003)

《奥菲莉娅》画布后的标签  ? 泰特(2003)

背面的信息还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历史以及它的曾经的主人们。当一幅作品被借给美术馆展出时,通常会在画布背面贴上标签。通过标签可知它曾经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虽然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位于独立的建筑中,但最初也是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

罗伯森公司的标签。 ? 泰特(2003)

罗伯森公司的标签。 ? 泰特(2003)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幅画出现在1898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冬季展览中。除此之外,还有查尔斯·罗伯森公司 (Charles Roberson & Company) 画布的原始购买印章。还有一个深色标签上面写着:Farrer, H., Wardour Street, Soho “Ophelia”, By J. E. Millais, A. R. A. ,这表明《奥菲莉娅》的曾经拥有者之一。同时在画面背后显示的,还有伯明翰博物馆、利物浦沃克美术馆等地的展览标签。

《奥菲莉娅》的旅行

1851年12月10日,艺术品经销商亨利·法雷尔(Henry Farrer)以 300 金币从米莱手中买下了《奥菲莉娅》。 在此之前法雷尔已经拥有米莱的另几件作品,他就把《奥菲莉娅》转手卖给一位名叫 B.G. Windus的拉斐尔前派藏家。1862 年,B.G. Windus卖给了Graves;后来,Gambart从1864 年开始拥有它;1872年,《奥菲莉娅》又回到了米莱手中,直至1892年9月亨利·泰特买下了它,并在1894年赠与国家。

据记载,1852年,《奥菲莉娅》曾在皇家学院展出,同年还在伯明翰艺术家协会展出;1855年亮相巴黎世博会;相对近的一次特展是2012年9月12日至2013年1月13日在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举行的《拉斐尔前派:维多利亚先锋派》,展览还巡展至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国家美术馆和日本东京森美术馆。

在《奥菲莉娅》不“旅行”时,她会定期在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永久收藏中展出。

如今,《奥菲莉娅》来到了上海,观众在浦东美术馆可以直面米莱创作的《奥菲莉娅》的独特性,尤其在片刻的沉思后,她将更令人着迷。

更多艺术家创作的《奥菲莉娅》:

瑞格·巴特勒(Reg Butler),《奥菲莉娅》,1955,泰特?? The estate of Reg Butler

瑞格·巴特勒(Reg Butler),《奥菲莉娅》,1955,泰特 ? The estate of Reg Butler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奥菲莉娅》,? The Schaeffer Collection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奥菲莉娅》,? The Schaeffer Collection


Paul Falconer Poole,《素描》(被认为是《奥菲莉娅》),泰特

Paul Falconer Poole,《素描》(被认为是《奥菲莉娅》),泰特


阿瑟·休斯奥(Arthur Hughes),《奥菲莉娅》,? Manchester Art Gallery

阿瑟·休斯奥(Arthur Hughes),《奥菲莉娅》,? Manchester Art Gallery


Stanley William Hayter,《奥菲莉娅》,1936 ,泰特,?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21

Stanley William Hayter,《奥菲莉娅》,1936 ,泰特,? ADAGP, Paris and DACS, London 2021


Daniel Maclise,?《哈姆雷特》戏剧场景,1842年展出,泰特

Daniel Maclise, 《哈姆雷特》戏剧场景,1842年展出,泰特

注:本文图片和文字均编译自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网站。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