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王国平导演三十年红色主旋律微影视作品研讨会在上海社联举行。作为出生于上海的本土导演王国平尤其钟情和专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题材的探索和研究。
研讨会现场
三十年来,王国平不断推出的红色微影视作品更是独领风骚,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作曲的《红旗颂》音乐电视,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宋波、熊郁菲领唱《在灿烂阳光下》MV、廖昌永演唱《风雨同舟手拉手》MV、魏松MV《撸起袖子加油干》,于丽红演唱《跨世纪对话》MV、《白求恩大夫》MV、刘媛媛演唱MV《中国选择了你》、杨学进演唱《党是我们的领路人》MV、卢秀梅演唱《南湖颂》、曹时娟演唱《生命的风采》、微电影《抗疫大胜,口罩传奇》等。
王国平
国家一级导演王国平曾担任上海电视台音乐节目负责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导演MV《轮椅上的梦》(张海迪演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李双江演唱)曾蝉联第一届,第二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他还曾被评为“中国百优青年文艺家” “巨变时代探路者” “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家”等荣誉称号。迄今为止,王国平已导演2000余部微影视作品,荣获中外大奖200多项,并出版《中国微影视美学地图》《电影导演灵魂密码》等理论专著。
王国平执导的音乐电视《在灿烂阳光下》
王国平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入党37年为他创作红色主旋律微影视奠定了文化自信与基础,早年间他率先拍摄红色MV 并不是职务行为和完成领导交派的任务,而是自觉自发的艺术探索,王国平认为这算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性和电视人的艺术追求。“即使后来电视台制播分离,独立搞工作室,下海搞公司,但我换岗不变心,体制内外一个样。”王国平说。
制作需要经费,王国平就自己找赞助、自己集资或运用社会资金来拍摄红色主旋律微影视,从而闯出了一条民营公司、导演个人工作室拍摄红色主旋律微影视的心路。
王国平执导的由张海迪演唱主旋律MV《轮椅上的梦》
“思想开放,能够积极触摸不同文艺思潮,又能把握时代脉搏”是与会专家对王国平的评价,在制作内容上,王国平率先大胆运用外国现代派或后现代主义手法为红色和主旋律题材服务,使红色主旋律微影视更具艺术性、前卫性、可看性、轰动性,从而开创了在形式和内容上中外结合的独特的王国平红色微影视美学。
王国平敢于运用外国现代派美术的另类手法和新奇形式(如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象征艺术、人体活雕、人体布雕、人体彩绘等),反其道而行之并为红色文化及主旋律服务,从而赋予了司空见惯的宣传内容一种颠覆常规的新形式,这种奇妙的反差组合,让红色文化和主旋律题材的微影视作品也拥有了鲜活灵动的生命力。每拍摄一部新作品,王国平都会先问自己:这种拍摄手法以前有人用过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真正能让作品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余韵的,是创意。我追求的是宣传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结合、流行性和经典性的结合。”王国平说。
王国平执导《风雨同舟手拉手》,创造性地运用了“人体活雕”行为艺术
今年为庆祝建党百年,王国平为松江区融媒体中心拍摄了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部作品在上海G60科创云廊录制,拍摄现场运用高科技手段在云廊的顶上模拟出党旗飘动的情景,大学生们手捧着印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标识的大旗。整个视频短小精悍,却激动人心,巨幅党旗从天而降的气势、党徽图案闪耀屋顶的壮观,王国平为松江百姓上演了一场“火树银花不夜天,万众一心跟党走”的快闪狂欢之夜。
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拍摄现场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碎片化时间下流行的短视频及手机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新样式的崛起,抖音、快手等新平台、新媒体已彻底改变和颠覆了传统的影视制作模式和观众以往欣赏视频的方式。如何用影视作品表现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影视作品如何才能喜闻乐见,深入人心,王国平的创作手法对此也有着借鉴意义和引领作用。
王国平认为,与其说当下迎来了短视频浪潮,不如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微影视的时代。所谓微影视,是指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长篇纪录片、电视晚会、电视选秀等之外的,片长从数秒钟到30分钟,具有一定创意、构思和主题的原创影视艺术作品。有一个点子,就可以成为导演;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摄影者。但王国平强调,“微”影视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它更应该坚守视觉语言的创意之美,在微小中发现亮点。
“上海拥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资源,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宝藏,作为一个上海电视人、文化人,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地做到初心追寻红色文化足迹、精心镌刻海派文化符号、匠心刺绣江南文化意蕴。”王国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