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 是十八世纪末期西班牙最知名的画家,以肖像画和宗教画广为人知。在1790年代,戈雅身患重病,几乎丧命,病愈后深度失聪,转而通过绘画来记录自己的思绪、幻象和梦想。戈雅的绘画涉及男女交往、社会不平等、愚行和恶习,而且还有“奇思幻想、创作虚构”的画作,表现出对人性的洞视,在当时的艺术界无人能出其右。
日前,展览“戈雅:普拉多博物馆的绘画”正在澳大利亚NGV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举办,展出了向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借展的44幅绘画。
这些作品横跨戈雅创作生涯三十年的时间,从最早讥讽社会的系列,到后期画册中的数页作品,其中包含戈雅最富想象力、最虚幻的画作。展出的还有戈雅的四大版画系列——《狂想曲》、《战争的灾难》、《斗牛》和《愚行》中的一些蚀刻版画。展出的所有绘画和版画都不是委托制作的作品,戈雅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批评权贵,针砭社会陋习。
展览现场
狂想曲
弗朗西斯科·戈雅,“狂想曲”系列,蚀刻版画,1797
在1790年代中期,戈雅开始为第一个蚀刻版画系列制作准备性绘画。他打算将这一系列命名为《梦想》,但最终选择以《狂想曲》为标题,取其俏皮嬉戏、虚构创作之意。在这八十幅蚀刻版画中,戈雅虚构出各种场景,揭露社会各个领域的愚妄、丑恶和不平等。他借鉴寓意画、寓言版画和英国漫画等来源,创造出一系列的画作,不仅别出心裁,涉猎广泛,而且技艺高超,独具创意。
弗朗西斯科·戈雅,“狂想曲”系列,蚀刻版画,1799
这一系列的上半部专事于讥讽社会,针砭权益婚姻、卖淫、劣质教育、贵族和神职人员。下半部包含暗示迷信和无知的寓意性画作,并以怪兽和女巫作为象征。每幅作品都刻有一个标题——有些标题解释版画的寓意,有些标题的文字则和画作风马牛不相及。普拉多博物馆收藏的戈雅手稿对每一幅版画都加以评注,让人对其讥讽性的内容做出了说明。《狂想曲》在出版两天后旋被下架,大概是因为戈雅害怕遭到宗教裁判所的报复。
理性沉睡,心魔生焉
弗朗西斯科·戈雅,“狂想曲”系列,蚀刻版画,1799
这幅作品是戈雅最著名的版画,画中作者(画家本人)伏案沉睡,蝙蝠和猫头鹰等夜行动物环绕四周,下方有一只猞猁睁眼张望。这幅蚀刻版画留存有两幅准备性绘画,其中一幅画作下方附有注释文字:“作者沉入梦想,唯一的心意就是消除常人所持的有害执念,将真理的确证永存于《狂想曲》的作品之中”,而理性沉睡所生的“心魔”则寓指恶行、虚伪和迷信。
展览现场
绘画
弗朗西斯科·戈雅画作,1814–1823
戈雅采用各种技巧来创作绘画,既使用湿性媒介(如墨汁),也使用干性媒介(如粉笔)。他有时尝试不同媒介,有时根据绘画的特定目的(如版画的准备性研究)来选择媒介。
# 准备性绘画 #
弗朗西斯科·戈雅画作,1799
1797年,戈雅开始创作最富有想象力的一系列绘画,这一系列如今名为《梦想》,他将其中一些绘画创作成《狂想曲》的版画。大多数绘画是用羽毛笔和铁胆墨汁(栎瘿和硫酸盐混合制成的一种黑色墨汁,这种墨汁会老化并变成褐色)创作的。他利用不同的握笔角度,创造出不同的线条,使绘画看起来具有类似蚀刻版画的效果,成为这些绘画的一个特色。
版画创作
# 蚀刻 #
展览现场
蚀刻版画方法让艺术家能够给一幅画作制作多份拷贝,向广大观众传达自己的想法。当时在西班牙,蚀刻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法,但戈雅选择使用蚀刻技法来创作自己的主要版画系列。
# 蚀刻凹版 #
展览现场
蚀刻主要是一种线性构图的方法,但人们开发出更多的技法来营造色调范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蚀刻凹版技法。这项技法是1760年代在法国发明的,但在戈雅开始创作《狂想曲》铜版画时使用并不广泛。戈雅试用这种技法,完全使用蚀刻凹版方法,创作了《狂想曲》中的一幅画作(第32号版画),利用整个色调范围来展现夜间场景。他后来使用蚀刻凹版方法,营造出《战争的灾难》的阴沉气氛和《愚行》系列中令人恐怖的黑暗。
戈雅还试用了一种叫做水墨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仿制出水墨效果。将酸液直接刷到裸铜版上,可以使整个区域轻微蚀刻,营造出一种暖色调。这在展出的《战争的灾难》和《斗牛》系列的几幅版画中可见一斑。
# 战争的灾难 #
弗朗西斯科·戈雅,《战争的灾难》系列之一,1814–1815
1807年,拿破仑的大军侵入葡萄牙和西班牙,以攫取伊比利亚半岛的控制权,扶植波拿巴国王约瑟夫一世来取代波旁王朝的统治者费尔南多七世。戈雅时年六十一岁。
《战争的灾难》系列有八十幅蚀刻版画。在这一系列中,戈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战争的残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写实水平。这些画作与注重刻画英雄、烈士和光辉胜利的传统画作大相径庭。戈雅检讨了人类残暴、野蛮的一面,展现了战争带来的长期后果,包括流离失所、贫困和创伤。
弗朗西斯科·戈雅《战争的灾难》系列
这个系列有三个显著的部分:战争和暴力、1811–1812年的大饥荒、费尔南多七世恢复王位并开始新的恐怖统治时期的政治压迫的寓言。因为其批判性的政治内容,这一系列直到戈雅去世三十五年后才出版。
# 斗牛 #
弗朗西斯科·戈雅《斗牛》系列
1816年,戈雅出版了以斗牛为主题的三十三幅蚀刻版画,时年七十岁。据这一系列在《马德里日报》上的广告所述:《斗牛》展现出“ 斗牛场上斗牛士引逗公牛的各种动作和闪躲;让人了解到西班牙(斗牛)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在这些大型铜版画中,戈雅的蚀刻技术达到了最精湛的水平,他在蚀刻凹版上创作出大片均匀平整的银色调区域和深度蚀刻的线条,让构图平添抽象的宏大气势。
# 愚行 #
弗朗西斯科·戈雅《愚行》版画系列,1815–1819
《愚行》创作于1815–1819年前后,是戈雅的最后一个版画系列,也是最难解读的一个系列。在这些晚期的蚀刻版画中,戈雅重新创作了《狂想曲》和《战争的灾难》中的一些主题和形象,但《愚行》 系列的许多画作远更神秘,令人费解,近乎于模糊不清的梦呓,一起呈现出对人性的残酷、疯狂和荒诞的极度阴暗的看法。这些画作的主题和氛围与戈雅同时期在住房墙壁上绘制的所谓“黑色绘画”所描绘的类似。
# 在波尔多的绘画 #
弗朗西斯科·戈雅,《噩梦》,绘画,G系列,1824-1828
随着费尔南多七世重掌权位,对自由主义者展开镇压,戈雅在1823年离开了西班牙,并于1824年9月在法国波尔多定居下来。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四年时间,其间不仅创作了大量作品,而且创新和技术试验能力不减当年。戈雅以惊人的自由,创作了一系列袖珍象牙版画、一组订立石版画媒介新标杆的石版画和最后两部系列绘画 (G系列和H系列),其中包含他所创作的最令人惊悚的一些画作。
弗朗西斯科·戈雅画作,1824–1828
在创作最后的绘画时,戈雅没有使用在较早系列中用的画笔和墨汁,而是转为使用黑色蜡笔,这一选择可能受到他刚接触的使用油性蜡笔的石版画技法的影响 。G系列和H系列包含近两百幅绘画,这位艺术家重拾了自己喜爱的主题,包括暴力、疯狂、老年和社会戏仿,涉猎之广,显而易见,达到了新的水平。有人提出,戈雅当时正计划创作一个新的《狂想曲》系列来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和情感,可能因此创作了这些绘画。
此次展览让观众能从这名西班牙最知名画家的画中窥见十八世纪末期西班牙的社会样貌,浏览这位艺术家记录自己对一系列广泛主题的思考的私密视觉日志。
展览将持续至10月3日。
(本文资料来自NGV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原题为《深度解析 | 带你看懂十八世纪末期西班牙最知名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奇思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