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150名沪上“小记者”和30位海派非遗代表传承人齐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和常见的孩子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学手艺”的活动场面不同,这些孩子们和很多已逾花甲的传承人就像老朋友一样打着招呼,相互寒暄交流。
当天在这里举行的是“2020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之非遗守‘沪’人”活动成果总结大会,150名拥有“小记者”头衔的中小学生,用一本酝酿近一年,刚刚火热出炉的《跟着孩子看非遗》图书向30位海派非遗传承人致敬。非遗传承人则亲手向小记者们颁发“非遗守‘沪’人”称号证书,并像“大明星”一样坐在桌前,在孩子们双手递上来的图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作留念。整个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大和小、老和少之间,完成了一次关于非遗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文化的传递。
非遗传承人则亲手向小记者们颁发“非遗守‘沪’人”称号证书
小记者与传承人面对面
走近非遗传承人,是从2020年的酷暑天开始的。有的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内,甚至没有空调,这对于小记者们来说是一次意志力的磨练。采访完后,小记者的稿件都被带教老师多次退回修改,犹如非遗传承人打磨自己的作品一样,是一次追求卓越的体验。最终有了集结150篇佳作、全方位呈现海派非遗传承人日常与坚守的《跟着孩子看非遗》一书。
小记者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生命在影响另一个生命,这是最好的“实践教育”。
“焦虑浮躁、急功近利,人们总努力摆脱这个时代的标签,可如何才能沉下心来,去细致入微地洞察心灵之需,去锲而不舍地追寻理想所爱呢?在对古书画修复装裱技艺传承人李林根老师的采访中,我似乎寻到了答案。”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八年级的吴澹闻在小记者笔下,非遗传承人不仅仅是掌握一门传统技艺的“手艺人”,更是摈弃杂念坚守在非遗领域的”守艺人”。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您还会做这项工作吗?”这是上海市闵行区七宝第二中学八年级马艺瑄对李林根的提问。马艺瑄的期待得到了李林根认真地回答:“会的,我热爱它,学习一门手艺,就是要一心一意做到最好。”
“带着对梨膏糖丝丝的感情,我踏进了上海梨膏糖食品厂的大门。”参加采访让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五年级的王维垣重拾了童年回忆,小时候他长期咳嗽,是城隍庙买来的药梨膏缓解了他的喉咙痛。这次有机会参观梨膏糖制作过程,听梨膏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生忠讲述梨膏糖的历史和制作技艺,让他对这一非遗更珍惜了,“听着吴厂长的吴侬软语,我心里不由地感叹,梨膏糖这张‘上海名片‘,正在通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创新越做越大,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它!”
对于上海各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而言,参与这次“非遗守‘沪’人”活动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袁耀说,自己经常会接受专业媒体从业者的采访,但这些报道往往都是成年人写给成年人看的,这次活动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多“小记者”,他们以自己鲜活的所思所想写出不同于成年人思考方式的文章,并且把这些采访和纪再传达给“小记者”们同龄的孩子,这种感受很新鲜。
非遗传承人为小记们在书上签名留念
在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和小记者们一起观看纪录片《海派百工》,带着小记者们走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场景,通过对谈的形式让孩子们多维度、进一步感受到上海非遗项目的魅力。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庆春告诉记者,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这种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要特别吸引到青少年的关注和投入。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从2011年6月开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已经启动了“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活动”。截止到2019年,“学子行”活动共发放了“参观套件”57万册,参与的对象由最初的中小学生扩展到了高中生、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展馆也由原来的13家非遗场馆扩展到了30家介绍“传统历史文化”的非遗+展馆。
2020年,主办方与非遗保护中心设想何不“化整为零”,让无法走进公共展馆的孩子们走进传承人的家里、工作室里,实现双方之间更加“亲密”的接触,并进而把孩子们的感受通过文字传达给更多的青少年。“非遗守‘沪’人”活动应运而生。
为了让这种精神的传承被更多的孩子感受和体验到,《跟着孩子看非遗》一书还创造性地尝试了在全书中“内嵌”30位非遗传承人、30项非遗的“一分钟”电影纪录片,孩子们只要跟着图书扉页的指引,就可以通过AR技术用手机、平板电脑一边看非遗电影纪录片,一边从同龄人的文字中“咀嚼”非遗世界的万般滋味。
另据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日前《海派百工》(第二季)共40集系列人文纪录片已完成拍摄并已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预计年内将登陆视频网站首播。届时,小小“非遗守‘沪’人”们有望解锁更多海派“非遗”新技能。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遍认知,就是为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鹏宏表示,“希望他们通过了解非遗,增加一种根基性的文化积淀,然后自主地进行文化探索,从而形成更深的文化自信。”他认为,这一活动也为青少年的非遗社会化教育探索了新的模式与途径,有利于让非遗保护内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保护主体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