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至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柯桥区博物馆在绍兴市柯桥区一处建设项目考古发掘中,发掘清理墓葬60座,其中两座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这两座墓葬是绍兴地区新发现的纪年明确的大型西晋墓,并出土大量晋砖、青瓷罐、金首饰等,对于丰富绍兴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绍兴,古称“会稽”,自越王勾践迁都于此,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印山越王陵及越国贵族墓葬的发掘表明,绍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秦置会稽郡,自东汉晚期吴会分治后,绍兴一直为会稽郡郡治所在,因此这一时期发现的墓葬数量巨大,但大型墓葬及大规模的墓群相对较少。
2021年3月至6月,为配合柯桥区野生动物园项目(一期)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柯桥区博物馆,对项目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兰亭村东侧,东北约3公里为印山越王陵,南望会稽山,西侧的娄宫江自南向北穿流而过,整体地形为一背山面水的山前缓坡地带。
柯桥区野生动物园项目(一期)地理位置图
发掘共清理墓葬60座,多数是长度在3米以下的小型砖室墓,唯M3、M26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年代明确,在绍兴地区属首次发现。
M3、M26航拍照(南-北)
M3为穹窿顶双室砖墓,开口距现地表2.1米,开口层位距后室券顶2.9米,南北全长10.4米(不含排水沟),方向为190°,自南向北依次为墓道、封门、甬道、前室、过道、后室。
封门前为墓道,墓道北宽2.3米,南宽1.7米,底为排水沟。封门墙已被扰乱,双层砖封砌,其上有高耸并延伸至两侧的翼墙。前室形制为横长方形,四边券进穹窿顶。墓砖纹饰较单一,模印几何纹,纪年砖铭文为“元康九年太岁在己未八月十日造作”,正范模印在长方砖、刀形砖和楔形砖的侧面。
M3前室东壁
前后室间的过道为长方形,仅存两壁最底部一层。后室呈竖长方形,南北长5.1、东西宽2.6米,四边券进穹窿顶。顶部南北两端发现2个盗洞,破坏较严重,墓内堆满碎砖、扰土。墓壁砌法为三顺一丁。棺床上层呈人字形,下层错缝平铺,底部为生土,中央有一条排水沟贯通前后室与墓前排水沟相连,紧贴后室后壁立砌有一层砖直至近顶处。砖墙遍布铭文砖和花纹砖,铭文为“元康六年未月卅日”,花纹砖纹饰有青龙白虎纹、兽面纹、三钱菱形纹等。前后室及甬道均为双层墓壁。
M3后室
M3后室墓砖
M3后室墓砖
M26位于M3东北,西隔M25与M3相望,为穹窿顶双室砖墓,形制与M3相近,规模稍小,但埋藏远深于M3。开口距现地表1米,开口层位距后室券顶5米,南北全长9.5米(不含排水沟)。
M3、M26墓室航拍照(南-北)
M26墓砖形制、纹饰与M3相同,铭文为“元康九年太岁在己未八月十日造作”,唯纪年砖与花纹砖较稀少,以素砖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后室墓圹东西两壁各发现2个半圆形柱洞,应是建墓时加固墓圹的行为所致,也不排除此墓存在墓上建筑的可能。
M26后室柱洞痕迹
M26虽被盗掘,但残存较多随葬品,如青瓷罐、钵、碗、鸡笼,铜钱,金首饰等。
M26出土随葬品
M26出土随葬品
两墓东西并列,且墓葬形制、规模相近,说明墓主身份、地位相当,关系也应极为密切。墓葬虽被盗掘,但券顶保存较为完好,结构完整,规模宏大,在无法借助机械的六朝时期,建造深达十米的墓圹和结构复杂的墓室,体现了江南门阀士族财力雄厚、身份地位尊崇,为研究晋代绍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从出土的纪年砖铭文看,M3、M26均为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墓,砖铭采用悬针篆和隶书字体,为我们了解古代书体的流行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也为兰亭“中国书法之乡”的建设增添了生动的历史内涵。花纹砖普遍模印青龙白虎纹、兽面纹、菱形三钱纹,纹饰精美,充分体现了东汉以来人们“事死如事生”、趋吉避凶及羽化升仙的宗教观念。
这两座墓葬是绍兴地区新发现的纪年明确的大型西晋墓,是东汉以来砖室墓的典型代表,对判断同时期类似墓葬具有标尺价值,对于丰富绍兴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应对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为兰亭书圣故里、绍兴东亚文明之都保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传承历史脉络。
(本文资料来源:绍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