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画像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考证,日本的填词开端于嵯峨天皇。传世的嵯峨天皇所填的最早的词是五阙《渔歌子》,模写的是距其约四十多年前张志和的同名词作。
张志和在唐宋时影响很大,不仅是他的词写得好,深得很多同时及后世文人的爱慕;还因为他独具一格的对待贬谪的态度——他在贬谪后弃官隐逸于江湖使其成为了文人的“精神偶像”,故而苏轼将其与陶渊明相提并论,“爱酒陶元亮, 能诗张志和”。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原名龟龄,被肃宗赐名志和而改之,有兄名鹤龄。张志和的出生很传奇,是因其“母留氏梦枫生腹上”。十六岁时,张志和去长安游太学。天宝十二载七月,玄宗下诏,规定平民举子要先取得国子学生的资格,才能参加贡举。因此,张志和必须先来国子监求学。之后,他参加肃宗的明经举试,待诏翰林,并被授以正八品上的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赐名也应该是殿上召见时进行的,赐名之外,还给予赏赐,足见其才华表现卓越。肃宗在位六年,亲临殿试是仅有乾元二年(759)一次。此后两年,肃宗崩。
任职不久,张志和坐事被贬南浦县尉(今四川万县),被赦免后,以亲丧辞官,回到了浙江。从此“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自谓‘烟波钓徒’”。肃宗爱其才,特赐“奴婢各一人,志和配以夫妇,号渔童、樵青”。“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他的哥哥、蒲阳县尉张鹤龄担心他离家泛游不归,特意在会稽给他买地、临水结茅屋数所,花竹掩映。张志和便在此隐居,“沿溪垂钓,每不投铒,志不在鱼也。”要以麻质粗布为衣,嫂子亲手织布裁制,他穿了十年,天热的时候都不脱。又传说他十年闭竹门不出,“立性孤峻,不可得而亲疏;率成淡然,人莫窥其喜愠。视轩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
陈寅恪认为,唐朝中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点,“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吕思勉指出,“有唐中叶,为风气转变之会。” 柳诒徽说,“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张志和正是在这个节点上出现的特殊人物,他的行为表现和儒家传统都格格不入,不同于先前泛滥的试图走“终南捷径”的那些文人,也不同于王维这些大隐于朝的隐者,他是真正的归隐江湖,因此更加受到彼时士人之瞩目。
代宗朝后期,越州刺史陈少游上任后,经常来拜访张志和,还为他住所特意造了一座桥,被当地人称为“大夫桥”。张志和并非完全离群索居,事实上,他更是颜真卿的座上客。大历七年至十二年,颜真卿在湖州任刺史。颜真卿爱文学、善书法,胸襟坦荡,有气魄,礼贤下士,奖掖后进,许多文人慕名投奔。在任期间,他出钱请当地饱学之士编纂《韵海境源》,共360卷,堪成皇皇巨著。在有钱有闲,有权有闲情逸致的促动下,以颜真卿为中心形成了“湖州文人集团”。颜真卿自然是宗主,诗僧皎然是第二号人物,其他诗人有陆羽、顾况、刘长卿、李季兰、韦应物、刘禹锡、孟郊等,而张志和无疑是其中的明星。颜真卿非常器重张志和。他初到任时,张志和去拜访。见其所乘的小船很破旧,颜真卿便出钱替他重新造了一艘小舟。舟成之日,颜真卿作诗以赋。此诗已佚,但皎然的和诗仍在。
张志和的诗词俱佳,善绘画,“玄真性好画山水,皆因酒酣乘兴,击鼓吹笛,或闭目,或背面,舞笔飞墨,应节而成。”皎然有诗云,“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石文乱点急管催,云态徐挥慢歌发。乐纵酒酣狂更好,攒峰若雨纵横扫。尺波澶漫意无涯,片岭崚嶒势将倒。”专门描摹张志和纵情绘画的潇洒及其画艺之精绝。
一次雅集中,大家先吟唱了张志和著名的五阙《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能纵掉,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歌毕,颜真卿、陆羽等共和二十五首。张志和又为这些词画了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这份卷轴相当有名,宪宗曾多方搜寻以求未果,悬张志和的画像于宫中以解渴慕。后来李德裕寻到后,如获至宝,还特别做了记录。张志和的这五首词便被附在李德裕的文集中传世。
张志和的父亲清真好道,著有两部有关道家的论述。张志和也潜心修道,著有《玄真子》,也自号玄真子,笔记小说中有其湖面飞升的传说,就更为张志和平添了神秘。但他究竟如何故去的,连颜真卿为他做的碑文中也语焉不详,“忽焉去我,思德滋深,曷以寘怀,寄诸他山之石”。李德裕对他的评价是“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很是形象。张志和以其高洁成为后世标杆,其《渔歌子》也开辟了“渔父”之风。到了苏轼时,因为《渔歌子》曲调不传,无法演唱,苏轼加了字,改用《浣溪沙》唱:“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篛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足见张词影响之深远。(文/辛上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