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为什么太阳是圆的?”“为什么双眼总是一起转动?”《十万个为什么》作为青少年科普启蒙类读物,陪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儿童走过六十载春秋,在幼小懵懂的心中埋下了科学与探索的种子。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少年儿童出版社携手海豚传媒再度推出了少儿科普系列新读物《中国少儿百科全书》。
7月28日,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少儿百科知识全书》项目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未来将在上海合署办公。第一辑10册预计将于今年10月上市,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科学、世界历史文明等领域,后续系列将于2022-2030年间陆续上市。
签约仪式
致敬经典,科普重新出发
少年儿童出版社作为老牌专业少儿出版社,在《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六十周年之际,与海豚传媒共同打造《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系列丛书,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再度用儿童的视角审视与探索日新月异变化中的世界。科普的真谛在于连接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蒙心智、传播新知。对孩子来说,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更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为什么”“怎么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目前中国少儿科普图书普遍存在知识罗列多,科学精神传播少;因袭过往内容多,前沿知识少;引进版权多,国内原创少;跟风出版多,自主品牌少等问题。
“《中国少儿百科知识全书》将会集结国内外顶尖学者、专家和科普作者,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聚焦儿童认知特点,扎实把关科学内容。”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如是说道。据他介绍,第一批作者团队里既有老一代的科学家,也有新一代的科学博士、教授,还有一线的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比如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焦维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兰州大学研究员赵序茅,《汽车知识》杂志总编辑、中国机械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陈新亚等。秉持为儿童进行科普的热情和初心、责任与使命,他们为《中国少儿百科知识全书》的诞生贡献了第一份力量。
该项目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计划用10年,投资2亿元,出版120册,将分为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物质科学、应用科学、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国与世界文化6大类别,覆盖11大领域。
知识无国界,教育有立场
海豚传媒董事长夏顺华在签约仪式上分享了自己用七年的时间努力,获得德国60年知名科普品牌“WAS IST WAS(中文系列名:什么是什么)”的经历。“知识没有国界,教育有立场。”他在致辞中说道,“企业需要担起社会责任,孩子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尽管这套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结合20多年来,多次走出国门对全球童书出版的观察、学习与交流,夏顺华强调:“中国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百科全书,中国的孩子既要吸收全球教育的精华,更应该拥有对中国文化的坚守,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成为国际舞台的中国力量。”
此次《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的特色之一就是放眼世界,立足中国,用中国的视角做世界科普,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浸润到内容与价值体系之中。例如,在《浩瀚的宇宙》中,对孩子进行了中国射电望远镜天眼的科普,让孩子了解到其世界领域的天文观测价值,彰显了在深空探测中的中国实力。
技术中立,内容渠道相辅相成
“在这个技术影响的时代下,我们要善于把技术转化为我们的竞争力和生产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不在水,关键在人,在人对水的态度。你怕水你就不会利用水的资源,但是你不怕水你就很好的会利用资源。”在谈及互联网对当下纸媒以及少年儿童学习与受阅习惯的影响时,少儿社社长冯杰提出了传统出版社面向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技术主导的产品或者服务,实际上它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无限,曲线为零,因为它的技术是迭代覆盖的,文化是代际传承的,所以我们的出版是天然带有文化属性,所以在转型过程当中,我们的传统出版在新兴出版当中保有了一种可贵的话语权。”
冯杰表示传统出版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悲观,“任何信息传播技术,它的社会价值,它的商业价值必须要跟内容本身相结合,它才能实现。文化属性赋予了我们跟资本和技术对接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资本和技术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比内容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更加的迫切。”
此次双方出版社也将借力技术,提升全面阅读体验。在纸质出版之外,《中国少儿百科知识全书》将推出匹配的移动端互动阅读系统,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满足孩子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提升他们的知识学习效率。移动端互动阅读系统弥补了纸质出版在呈现形式、体量限制和年龄细分上的局限。在系统中,重要知识点可提前通过动画的形式浏览,为整本书的阅读提供一个前导的知识基础,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和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了解这一学科领域的兴趣,打开了一扇进入新世界的窗口。
《中国少儿百科知识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