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有山水情节,文人墨客更是钟情、寄思于山水。中国幅员广阔,地貌多样,江南山水是秀丽清朗的,西域山水又是另一幅磅礴梦幻,苍茫古朴的景象。山水画家周建朋则开辟了以青绿山水表现新疆的独造之路,将江南与西域的不同韵味带给了观众。
“丝路寻踪·周建朋山水画展”
8月21日,“丝路寻踪·周建朋山水画展”在上海朵云轩南京东路店开幕。曾在新疆、云南、浙江等“一带一路”沿线生活创作多年的周建朋用他画笔,表现他对丝绸之路的思索。展览展出了《西南丝绸之路组画》《昆仑朝圣组画》《新疆组画》《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图卷》《八百里瓯江图卷》《楠溪江图卷》等精品力作六十余件。
周建朋
周建朋出生于浙江永嘉,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2007年任教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此后走遍天山南北,追寻西域文化。现为大理大学滇西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新疆拥有中国西北边疆的一座大山脉天山,连绵几千公里,一边默默地守卫着中华门户,一边默默在滋养生灵、开化文明;新疆又是通往西方的桥头堡,古代的丝绸之路从天山下经过,把中西经济文化连接起来。遗憾的是,历代的山水画各家各派对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山水均有描绘,而对于占64%土地的西部却少有人问津。西部的苍茫与雄浑似乎一直在召唤着周建朋,他毅然决定前往新疆。
《西南丝绸之路》组图
“去了之后,果然与我的憧憬是相符的。天山壮阔雄浑,阿尔泰山秀丽唯美,昆仑山又是非常地博大,还有戈壁、沙漠、草原,能够呈现出非常多样的美学。再加上丝绸之路在新疆段有非常多的遗迹,带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周建朋说。2011年开始,周建朋开始探索丝绸之路,他从洛阳出发,沿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再跨越新疆进入中亚地区。在此次展览中,周建朋也用组画描绘了不同的丝绸路上的风景。“一条是通向罗马的西北丝绸之路;第二条是西南丝绸之路,由成都经大理前往印度;第三条是海上丝绸之路。”
《克孜尔印象》
在此次展览的中心位置,是周建朋创作的《克孜尔印象》(创作时间:2011·2018年)。这幅作品大面积采用了清一色的红,这种用色方式在古代少有。周建朋说:“古人要么是青绿山水,要么是水墨山水,这与我们原来在内地所能看到的山川有关,很少有这种通红色数百公里的大山。我到了新疆库车后才体会到这种纯粹的美,但这种纯粹也给我带来了创作上的痛苦,新疆的天空很蓝,蓝天和红色山脉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美,但事实上在绘画里,红与蓝太强烈会非常俗气。”
找不到创作的突破口,周建朋回到了乌鲁木齐,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茶饭不思地钻在这个问题中。周建朋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那一个月太痛苦了,有一天觉得实在不行,就背上行囊坐着火车又进大峡谷里去,爬到山顶看山。第二天再去,居然在山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一层云飘过罩住了山川,忽然间,山上变成了一片黑,红与黑的强烈对比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下山后我寄宿在当地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家,在他家杏树林里的床铺上就开始调整画,就有了这幅《克孜尔印象》。作品基本上就是红、黑、白三色,因为有了黑,红的火气就降了下来。”
西域山川大有可琢磨的地方,但以苍凉悲壮的西部山水取代传统中以江南地域审美客体为主的东部山水尚无前车之鉴,如何从传统笔墨中分解、整合、创造出符合这一地貌特征的笔墨语言,创立以地区性文化结构和审美心理为表征的语言体系?
面对这一难题,周建朋用红山、水墨、青绿这三种面貌进行了尝试。在此次展览中,几组画作也基本按照了这三种面貌布展。“这几种方法都是来自于新疆的不同的地貌。像龟兹、库车一带红色的山比较多,就用红、黑、白这一种方式去表现;水墨主要表现北疆的雪景,阿尔泰山的冬天零下40摄氏度,一片冰雪的世界,这种世界颜色越纯粹越单纯越好,所以我就采用水墨的方式去表现,最多有色有些点在景上,比如说哈萨克人在行走,牛身上有一些地毯,带有一点色彩,但是基本上是一个冰雪的世界,雪白,很纯粹;青绿的方式表现得最多,比如草原、那拉提、帕米尔高原等等,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往往有个印象南方的山就是青绿山水,但我到了新疆去之后发现这种很纯粹的青绿色彩在新疆反而更加多见。”周建朋说道。
这三种表现方式,周建朋也同时运用到了丝绸之路其他点上。《朝圣敦煌》是纯粹的水墨,周建朋选择了一种布本,用布的材料来表现朝圣的心情,非常纯净。在画龙门石窟时,周建朋在墨底上做了改变,他从新疆收集了一些颜料、土,大胆地用朱砂、赭石来表现石窟的质感。敦煌附近的锁阳城、悬泉置遗址、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周建朋的创作一直在随地域的变化而做调整。
《卢舍那》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周建朋起初为之创作了一幅方形大画,但始终不能令他满意,欧洲游学回来后,周建朋将画作中间的大佛造型保留,虚化左右菩萨像,并将画作上部的天空去掉,变化了整体形势。大佛端坐,周边朦胧而底部粗犷,巨大的反差使得佛教的磅礴神秘气势扑面而来。“作画方式还是保留了传统的方式,但是在表现的对象与形式上,我一直在做探索和变化。”周建朋说。
周建朋是个好玩的人,他常出异想。他曾说他一直想写个剧本,穿越时空和历史,现实又非现实,故事的内容就从位于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纳开始,阿斯塔纳古墓里的屏风花鸟壁画跳动着色彩和韵律,镜头转向新疆博物馆的楼兰美女干尸,美女复活,道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秘密。从五星出东方蜀锦到尼雅遗址,到和田,再到哈密巴里坤,广袤的草原毡房点点炊烟袅袅。大小天池如碧玉般镶嵌在塔松间,塔松林里九色鹿呦呦。穿过茂密的森林豁然开朗,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雄鹰飞,牛羊马成群……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图卷》局部
镜头化作笔墨,周建朋将上述的遐想画了下来。他用了6年时间,创作了长达26米的青绿山水长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图卷》。作品表现出大美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同时用几段汉唐织锦图案表现祥瑞,把不同历史时空的元素组合在一个画面中。画卷最后画五星会聚天文奇观,预示盛事的到来。
周建朋介绍:“上世纪90年代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张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上面记载了‘五星连珠’天象的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我们国家的一级文物。新疆出现蜀锦,应该是从西南丝绸之路传过去的。五星连珠被古人认为是吉兆,而最近也出现了五星连珠,今年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非常巧合。在这幅作品中,我没有完全按照传统语言去表述,有了色彩上的新实践,内容和结构也有变化。”
《楠溪江图卷》局部
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图卷》展柜的旁边,陈列了一幅《楠溪江图卷》。周建朋出生于浙江永嘉,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以其纯净奇异的美景和悠久深厚的人文精神滋养了这片土地的人。与新疆的美学截然不同,江南的品格是温润的,也有奇有秀。用青绿山水来作画楠溪江对周建朋来说是驾轻就熟,他自楠溪江九丈甸园沿江逆流而上,临江写生完成了这组画稿,《楠溪江图卷》中既有笔墨意趣,又有区别于传统山水画的写生味道。
这两幅并排陈列的长卷画作,仿佛就是西域与江南的对话,气韵交融,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迥异多姿的壮美。清代的王翚曾说“我研究青绿山水二十年还不得其法,青绿山水要薄中见厚,要既清透还要有骨干”,可见难度之大。近代青绿山水衰落,传承式微。美术评论家贾德江曾评论:进入2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呈现出或回归传统,或融合中西,或走向抽象的多样化追求已蔚然成风,与花鸟、人物画相比,有希望率先完成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而周建朋已经走出了一条艺术语言融通中西而艺术精神回归传统的新路。
“随着盛世的到来,青绿山水一定会兴盛。回头去看唐宋,尤其是唐代,为什么青绿山水鼎盛,是因为时代的鼎盛。我的幸运在于年纪轻轻就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周建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