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文书”是黔东南苗侗地区大规模遗存的民间历史文献,被誉为“世界记忆”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并被认为具有“传世价值”。21世纪以来,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发起,学术机构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对这一珍贵遗产进行抢救搜集和整理出版。这一举措不仅带动了大批文书的出版,还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投入相关研究。在文书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中山大学清水江研究团队秉承多学科交叉及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传统,在以清水江流域为中心,包括都柳江、舞阳河及沅水干流上游流域在内的区域内开展深入的田野研究,开创了在把握区域社会整体性和本土脉络的前提下解读民间文献的“清水江研究”范式。历经二十年的深耕,不仅产生了规模可观的高质量学术成果,也培养了大批富有活力的青年学术人才。
2021年7月13-26日,在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凯里学院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及贵州省锦屏县文化发展中心的策划组织下,“清水江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系列学术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田野工作坊的形式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于7月13日至15日在锦屏县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凯里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学者和研究生60余人,在二十年前率先来到这里的陈春声、刘志伟、张应强、赵世瑜、张小军等学者,以及当地文书研究专家王宗勋的带领之下,重返加池、文斗、茅坪、三门塘等田野点,四代学人共同重温“清水江研究”二十年的学术之旅。
工作坊全体人员在文斗寨门合影留念(彭泽良供图)
7月14日,工作坊全体人员来到加池苗寨,走访了曾经保存大量契约文书的“四合院”。2005年,借助清水江文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契机,陈春声、张应强等学者促成香港金城营造集团为地方捐建加池、魁胆、平翁三所希望小学。加池寨将陈春声、科大卫、刘志伟、张应强、赵世瑜、张小军等学者前来考察及捐资助学的轶事善举刻碑立于加池金城小学门口,工作坊师生来到碑前读碑重温当时的情景。
陈春声、张应强、王宗勋与加池四合院主人姜绍烈老人叙旧(雷宇供图)
刘志伟、赵世瑜、张应强、王宗勋与加池四合院主人姜绍烈老人互致问候(杨正文供图)
师生在加池小学门口共读捐助功德碑重温老师们的爱心之举(杨正文供图)
接着,工作坊全体人员前往文斗苗寨考察,村民以热情的“拦门酒”欢迎大家的到来,陈春声、刘志伟、张应强等老师一路讲述曾多次来到这里的记忆,引领大家感受文斗二十年来的变化。许多青年学生第一次见到保存于村民家中的文书实物,惊叹不已。工作坊全体成员还在20年前经典照片原处合影留念,向过去的二十年致敬。
工作坊全体人员在经典照片原处合影向“清水江研究二十年”致敬(资料图、彭泽良供图)
文斗村民展示家藏文书(彭泽良供图)
中午,大家齐聚文斗生态博物馆,进行“廿载清水江研究回顾与展望”圆桌讨论。圆桌讨论由凯里学院李斌教授主持,二十年间与清水江和锦屏结下种种因缘的老师们侃侃而谈,重温记忆的感性表达与理性的学术讨论相交织,全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
“廿载清水江研究回顾与展望”圆桌讨论(王玉富供图)
李斌教授主持圆桌讨论(彭泽良供图)
张应强教授以丰富的图片回顾了“清水江研究”二十年的学术之旅。2001年陈春声、刘志伟两位老师跟随当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张应强来到锦屏,寻访保存在民众家中的文书和散落在村头寨尾的碑刻。之后,他们决定对这些文献开展抢救搜集和整理。2002年,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邀请牛津大学科大卫、北京师范大学赵世瑜、厦门大学郑振满、清华大学张小军等学者一同考察锦屏。此后,在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之下,青年学者张应强开启了清水江研究之旅。二十年来,张老师带领他的硕博研究生在清水江流域各个田野点开展深入的研究。自2004年起,他还有意识地约同相关领域的研究同仁在都柳江、舞阳河、渠水、锦江、沅水上游乃至整个大西南开展田野考察,在不同流域和地区的比较中感知和体悟区域整体性的概念,研究也得以拓展到其他流域。
张应强教授回顾二十年清水江研究之旅
张老师认为,这二十年中比较重要的事情是围绕清水江文书收集整理重大课题逐步和持续展开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近五六年来每年与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和蒋彬教授、凯里学院李斌教授等共同组织的田野工作坊,以及一系列的学术会议。田野工作坊所选择的考察点上都有几位老师的学生在做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正是因为有年轻人不断加入,清水江研究才有了持续讨论和不断反思的机会。总结起来,这些工作有两个主要成效。一是文书的搜集整理,早期出版了《清水江文书》三辑,目前正在做的《锦屏文书》大概会出十辑100本左右,第一辑已经出版,第二、三辑即将推出;二是在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之下开始了“清水江研究”系列丛书的选编和出版工作,2019年出了第一辑5本,2019-2020年之间出了第二辑5本,第三辑的5本也将会在2021年陆续推出。
最后,张应强教授向二十年来清水江研究一步步推进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凯里学院民族研究院,持续关注研究工作的老师们,以及支持和帮助具体研究工作的地方政府和文斗村民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部分田野工作坊资料图
《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与《清水江研究丛书》
陈春声教授感慨二十年来锦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说自己来这里超过十次,每次都很轻松温暖,有一种理智和情感交织的感受。二十年前第一次来时,他并不确定研究能否做下去,今天,清水江研究可以说是国内区域或地域研究做的最好的,中山大学、贵州大学、凯里学院的学者们一直在坚持,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不断成长起来。接着,陈老师谈了四点学术上的体会:一是中国的区域文化、地方文化以及民族史研究,一定要有本土的本位和学术传承;二是学术研究要着眼于长远,不要追求短平快;第三点,具体到个人,孙中山先生教导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所谓“大事”就是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张应强研究锦屏和清水江文书,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还在做,这就是做成了大事;第四,如果我们有远大的目标,就要迎难而上,只要相信自己做的事情对人类知识的增长、思想的发明、对国家对民族有好处,那就去做。他还以三点期望勉励青年学者:一是读文书的工夫还要加强;二是要重视本土知识的价值,在回到中国本土知识,特别是地方性知识的层面上去做好清水江的研究,而不是在盲目崇拜和尊敬的情况下使用西方理论;第三,历史学与人类学都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我们的研究在大的理论关怀上做的还不够。最后他还表示,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锦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能够成功,这对我们的研究和本地经济发展都有帮助,并且强调,研究历史要有当代关怀,否则就不是一个好的历史学家。
陈春声教授发言(彭泽良供图)
赵世瑜教授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感觉到,我们走进的不是历史现场,而是老百姓的生活世界。所谓“历史现场”的重点不是“历史”,而是“现场”。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和人类学是一样的。回忆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在文斗、加池和林场所看到一些人和事,他说,由于不做这里的研究,当年拍过、读过的碑刻和文书大多记不得了,这些细节却一直印象深刻。到一个地方,先看看那里的老百姓现在怎么过,再去看他们的祖先怎么过,从现在的生活而不是故纸堆里那些与现在毫无关系的人出发,这让我们的研究更有意义。赵老师同时提出期许:大家在做清水江研究的时候,要关注其他地区的丰富积累,重视学术史的价值,还要有更大的关怀,保持一种比较的视野。在不同区域的讨论过程中,南南北北的东西能够很好地串联在一起,我们自己的研究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赵世瑜教授发言
张小军教授认为,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特别重要的是在萧凤霞老师的推荐下去到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并受到华南研究的影响。当年“稀里糊涂”地跟着大家来了锦屏,他对文斗直接的印象不是特别深,但这一段经历奠定了他之后所做的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以后他也开始关注贵州,05年真正接触贵州,11-14年就在贵州做世界银行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西南包括贵州有着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但研究的成效并不理想。他以自己指导的三篇在贵州完成的博士论文为例,谈到在当下的很多研究中,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曲解。在社会发展很快的今天,我们要沉下来,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传统文化,同时保持一种大的关照,要与中国自己的传统对话,也要努力与世界对话。
张小军教授发言(彭泽良供图)
杨庭硕教授表示,尽管他80年代就在苗族地区做研究,但被张应强老师带进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后,还是感到很惊讶。读了文书之后,他最关心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怎么协调起来。他指出,正史里的一句话常常是上千份原始史料的总结,清水江文书总结起来的那句话背后,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厘清,这一点要对年轻人寄予厚望。通过分析北京天坛祈年殿柱子上的花纹所蕴含的清水江流域侗族人林木生产和生活的本土知识,杨老师提出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活学活用到独特的生态和民族文化中,用具体材料来说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民族学本土化的问题。同时,他还以世界性的视角分析了清水江流域传统综合林业的独特性,而当下人们对于与山林相关的知识缺乏理解,直接影响了很多现实问题的处理。因此,他认为清水江文书研究应该扩大视野,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与我们的关系,从别人的启发中走出一条不同的路,而一些过去认为无用、落后的东西比如传统农业要弄回来。因为这种农业和文化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的运行和国家政策同步,与国家也是一体的。把这几个点结合起来再看清水江文书,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视野,可以推进下一步研究。
杨庭硕教授发言(彭泽良供图)
钱杭教授介绍自己去年应李斌教授邀请到凯里开会才第一次接触到清水江研究,虽然了解不多,但他坚信,对清水江文书的了解程度越深,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就会越深。他主张“回溯现场的历史”,即从民众现在的生活和民俗一步一步往上追去看它如何成为现在的样子,并认为,关注现状与历史的关系不是要重写历史,而是重新理解历史。他还表示自己此行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是如何接受汉文化的?这个过程的背后是什么?二是汉文化中的某一部分是否或能不能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对于期望,钱老师指出,目前清水江研究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对文书解读的还不够,不能拿出能够满足他第一个目标的充分的知识,对汉文化的了解也要加强,要努力做到与解读《尔雅》《礼记》的学者的研究相得益彰。
钱杭教授发言(彭泽良供图)
杨正文教授的发言主要有五点:第一,很幸运认识张应强教授,不后悔这些年让自己的学生跟随他和李斌院长一起做研究;第二,一个学术范式的形成是一个和睦的团队几代学人共同努力的成果;第三是作为一个黔东南人对清水江研究丛书的阅读体会,这些著作讨论到很多既是人类学也是历史学的重要概念,然而,在这片区域从边疆到内地、从无文字到有文字、从没有祠堂和庙宇到有祠堂和庙宇,变成“杂糅性的社会”或“复合性的社会”的过程中,汉与非汉、苗与非苗、贸易进入之后苗族人土地观的改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第四,清水江研究得到锦屏县政府肯定、今天看到的碑刻里有在座好些老师的名字,这些都很好地回答学术研究对于研究对象的意义这一问题;第五,第三代学人如何继续研究,如何理解文书时代当地人所理解的三岔河流域通道乃至他们的生活状态。另外,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理解也要加强。
杨正文教授发言(彭泽良供图)
王宗勋研究员感慨有幸结识张应强教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朋友,并为自己在研究锦屏文书的过程中被培养成整个贵州省地方志党史和档案领域干部的“另类”而感到自豪。二十年来,研究锦屏文书的人逐渐增多,深度和广度也在增长。作为地方干部,他希望学者们在研究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需求与期望。因此,他请求在座专家为锦屏文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和锦屏碑林建设提供帮助。对此,陈春声教授当即提出关于碑林建设的重要建议,并建议县政府尽快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人,以便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王宗勋研究员发言(彭泽良供图)
刘志伟教授代表主办单位感谢与会人员,并强调举办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怀旧,而是希望后面一代一代的年轻学者能够把研究继续做下去,第三代学者要承担把下一代带下去的任务。他说,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基本上都是说给这些青年学者听的,所以他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感到非常满意。对于大家都谈到的清水江研究跟现在锦屏发展的关系问题,刘老师表示,这次来黔东南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村里的人少了很多,乡村生活也越来越淡出。这当然无可指责,我们应该支持现代化,支持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大家都在追求现代生活的时候,作为人文学者需要考虑一下,当他们觉得还需要这个家园的时候,我们可以留下什么能够让这个家园得到延续或重建?他认为,人类社会都会有把自己的家园抛弃、甚至摧毁的时候,我们不应过度指责,更不应该去阻挡,而要意识到,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精神家园或者历史积累下来的财富,需要有我们这种极少数的人通过比较艰辛的、不被理解的工作去保存。
刘志伟教授发言(彭泽良供图)
最后,李斌教授将清水江研究二十年总结为五个“一”:一大批的民间文献的出版、一大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立项、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一大批人才的培养和一系列的学术会议。这些方面体现了清水江研究在全国学界的影响,年轻的学者们还会在黔东南的苗疆侗寨继续行走,去探寻人们生活的文化意义。他还介绍了凯里学院正在进行的“清水江文书与乡村振兴研究”项目规划,希望有志于清水江文书和乡村振兴研究的学者加入。
7月15日上午,工作坊在锦屏县城举办主题为“民间文书与地方社会”“作为分析工具的‘区域’”“文字意识与地方礼俗”的三个平行论坛,论坛由三位资深教授主持,共有12位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人与评议人皆以青年学者为主。在“‘清水江研究丛书’与学术共同体实践”专题圆桌讨论会上,丛书作者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对“清水江研究”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实践意义加以表述;之后,与会学者自由发言,共同讨论“清水江研究”的经验、价值与未来方向。下午,工作坊全体人员前往清水江木材贸易的“内江”茅坪古镇和“外江”天柱县三门塘村考察。窨子屋、木行、码头及高大气派的宗祠,展示了木材贸易影响下江边与山区所形成的截然不同的村落景观,引领大家体验清水江流域包容多元的文化整体性。
田野工作坊第二阶段启幕仪式(黄瑜供图)
7月16日,田野工作坊在凯里学院举行第二阶段“凯里再出发”启幕仪式,开始了为期10天的田野考察,考察点包括朗洞、宰牙、寨蒿、榕江、柳川、柳基、南加、瑶光等都柳江和清水江沿线村寨。本次活动依照“在田野中读文献”的原则,围绕考察内容编制了文献读本,并在每天考察之后进行即时讨论。整个活动集现场考察、文献阅读和学术讨论为一体,为不同学术背景和资历的学者提供自由开放的交流空间,尤其注重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和启发,体现了“清水江研究”田野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和学脉习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