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其中,曹刿论战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更是精彩出色,意味深长。
可是,为什么吃肉的人就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呢?难道曹刿自己就不吃肉吗?命题似乎逻辑上说不过去,因此谁是肉食者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猜测。或以为指吃肉的人,引申为有权位的人或俸禄丰厚的人;或称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高官。但是,人们对这样的解释并不认可。所以,又有引用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医学界观点认为,食肉容易得富贵病,与精神疾病互相影响,轻者脑残,重者出现聋哑癫瘫等官能疾病,自然目光短浅。照这样理解,是不是素食主义和杂食主义一定会深谋远虑呢?有人根据孔子用干肉当学费,证明孔子也是肉食者的事实,否定了素食就有智慧的说法。还有的就军事维度分析认为,做了官之后,随着地位和立场的改变,逐渐不思进取、脱离群众和实践才变“鄙”的。尽管解释很多,似乎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始终没有服人。
《礼记十二·王制》认为,人到“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强调老年人更需要吃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在谈到明君制民之产时也说:“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指出食肉是生活富足的体现,无关智慧。传为北宋苏轼所作的《艾子杂说》中的一个故事说:两个没有见识的齐国人讨论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蠢?最后两人得出一致的结论是吃肉就会聪明,于是提出问题的那位拿出自己卖粮食的钱供两人吃肉。吃肉后,两人都觉得自己聪明了,彼此夸赞对方的智慧:一个说我发现人脚朝前好,后边来的人踩不着;另一个说我发现人的鼻子好,鼻孔向下,雨水灌不进去。于是互相都佩服对方的远见卓识。故事类似寓言,讽刺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法改变愚蠢的本性,与食肉无关。
那么,曹刿说的肉食者究竟指的是什么人?吃的又是什么肉呢?《左传》鲁昭公四年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牲、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冰皆与焉。”
古代藏冰蓄水,缺水时分给大家使用,能够在朝享受到食肉待遇的官员都能分到。这是说公水的分配规则。按《左传正义》对此议论曰:“在官治事,官皆给食。大夫以上,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食者谋之’……若依礼,常所合食。”由此可见,肉食者原来指的是大夫以上的在朝官员,合食就是大家在一起吃公务餐,这样意思算是清楚了。那么,大夫们公务餐吃的又是什么肉呢?《礼记·玉藻》记载说:“天子日食少牢,诸侯日食特牲,大夫特豕,士特豚。”由此我们知道,天子每天吃的是少牢宴席,就是猪肉和羊肉为主食材,诸侯每天只吃一种动物,大夫们吃一头猪。士也有肉吃,但是那种肉味略酸的被阉割后的公猪肉。如果是朔月等节日,往往会提高一个档次,或者出现一些变化。那么,大夫的数量有多少?亦即究竟是多少人吃一头猪呢?
我们知道,周人对于官员的安排有明确的等级、职责和定员。《礼记·王制》说:“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卿相当于上大夫,与下大夫合计为八人。《周礼·太宰》说:“设其参,傅其伍。”《白虎通疏证》卷五封公侯也作如此记录,即大夫定员为八名,又说:“天子六卿,二十七大夫故也。”但是,按照《周礼》是天子有大夫二十八人,略有出入。次国指的是子男之国,即蛮夷国家,最初封地为五十里,成王以后增加到一百方里。因此,大夫特豕就是说八位公卿大夫公务餐要用一头猪。这一头猪只是用料,并不是说全部吃下去,否则,就意味着天子一个人每顿饭就是要吃掉加倍的肉,显然是不可能的。殷周金文中记录周代诸侯官员是由长官(尹)、三事、四方构成,也是八位,只是说法不同。
八位大夫享用一头猪作为公务餐,应该说是比较奢侈了。随着礼崩乐坏,王室衰微,经济也衰退下去了。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公务餐的待遇水准也就不能和西周相比。检《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御者知之,则去其肉而以其洎馈。子雅、子尾怒。庆封告卢蒲弊。卢蒲弊曰:‘譬之如禽兽,吾寝处之矣。’使析归父告晏平仲。”饔人又称天官内饔,负责王室的食材供应。公膳就是公务餐。饔人将公务餐供应的两只鸡换成了两只鸭,说明鸡比鸭要贵一些,鸡换成鸭可以讨点小便宜。而御者就是上菜的人,又把肉撕掉,用骨头做成鸭汤,因此引起两位大夫的不满。《春秋左传正义》说:“今膳曰双鸡者,齐国临时之事,不如礼也。”意思是说,齐国的公务餐不合过去的礼制,但春秋时期公务餐质量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曹刿论战提到的肉食者,公务餐的供应应该彼此差不多。
其时,诸侯中的公室已消弭殆尽,大夫们又庸庸碌碌,不仅曹刿批评他们肉食者鄙,还有更难听的。《左传鲁哀公十三年》记载,晋国和吴国争夺盟誓的先后顺序:“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司马寅对晋国的赵鞅说:“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国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乃先晋人。肉食者无墨是说大夫们不应该一脸灰色晦气的样子。但这里又将吴王也称为肉食者,说明肉食者是当时流行的一个词,可以概括为执政者、决策者,或王侯、公卿大夫,一般指公卿大夫。肉食者的肉西周为母猪肉,春秋战国时期水准下降,有的国家开始以鸡鸭肉代替。(文/黄震云)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