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读匈牙利小说《垃圾日》 :公寓楼里的恐怖百科

马利亚什贝拉,匈牙利当代知名小说家、画家和音乐人,笔名和艺名为“马利亚什医生”。

【本书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旧公寓楼为背景,知名的律师、疲惫的医生、意气风发的学生、充满幻想的失业者、机灵的商人、出色的厨师、古怪的发明家、疯癫的工程师、自暴自弃的精神病患者、渴望赚钱的骗子等形形色色的人居住其间,通过对他们生活状况的描写,诠释了这些社会底层人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巧妙地藏在作品中人物的背后,通过他们离奇,悲惨,甚至恐怖的命运,指责时代和社会的不公。比如警察伊什特万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了绝望,认为整个社会都烂透了,无药可救了。于是他把怒气发泄到老婆身上,实施家暴以缓释愤懑。比如可怜的精神病患者卡塔姑娘,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但这幢楼里的男人们,像虫子般生存的男人们,却集体卑鄙地侮辱她,亵渎她,轮奸她,最后在全楼人的冷漠注视下,卡塔把自己套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自尽了。公寓楼里视卡塔为自己未来标本的小姑娘小波莉被这一场景吓住了,她隐约看见了自己的将来……

马利亚什·贝拉,匈牙利当代知名小说家、画家和音乐人,笔名和艺名为“马利亚什医生”。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三日出生于塞尔维亚的诺维萨德市。一九八七—一九九一年在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学习音乐,一九八八年组建了曾风靡巴尔干半岛的先锋乐队“学者们”,他担任歌手和小号手。一九九一年为了躲避南斯拉夫内战而逃到匈牙利,之后定居在布达佩斯并加入匈牙利国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他一直活跃在匈牙利的乐坛、画坛和文坛,成为知名的多栖文化人。马利亚什的所有作品都带着浓重的“东欧味道”,特别是“巴尔干元素”:沉重,犀利,黑色,现实。】

读匈牙利小说《垃圾日》 :公寓楼里的恐怖百科

在匈牙利,一年里总有那么一天,政府会安排人手,让城市居民把那些没用、也没法扔进垃圾桶的大件家什,统统从家里,阁楼里、地下室里找出来扔掉,第二天早晨,让环卫公司的人派车来拉走。于是很自然的,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街边就会堆满各种各样古怪的东西:坏了很久的老掉牙的电器、缺胳膊少腿的破烂家具、多余的门窗、陈旧过时的运动器械……也常会有些小东西,比如过期的药品、发黄的老照片之类,让路过目睹这一切旧物的人,仿佛瞬时瞥见了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秘密——这种感觉想起来真是奇妙。所以,来自南斯拉夫、为避战乱和兵役而定居匈牙利的作家玛利亚什·贝拉,就拿“垃圾日”做了他小说处女作的标题,寓意既深,又颇为讨巧。

当然,“垃圾日”只是隐喻。这部由四十六篇短故事组成的作品,其实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发生在一栋摇摇欲坠的老式公寓楼里的悲欢离合。说是小说,其实作者本人自从逃出南斯拉夫之后,就一直栖身在这样的一栋老楼里,长达二十年之久。虽然远在千里之外,我们也不难想见这栋楼的大致摸样:楼的外立面被粉刷一新,说不定还有一圈金色的镶边,让经过此地的东方人赞叹不已。不过在这光鲜的外表底下,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斑驳的墙壁、年久失修的楼道灯、破败的壁炉、总是在漏水的马桶……而楼里的住户,也一定是类似这样的一群:外来的黑户难民、失业的大学毕业生、老朽的单身人士或夫妻……总之是在经历巨变之后的社会边缘人。

读匈牙利小说《垃圾日》 :公寓楼里的恐怖百科

比如写公寓楼管理员的那篇,开头就写了他“瘦骨嶙峋、目光空洞”的摸样。这个三十五岁岁左右的男人,还有一个“面黄肌瘦的妻子、两个孩子……电视以及无数破烂和每天从外头捡回家的垃圾”。和中国的众多写作者不同,中东欧地区的优秀作家,似乎总喜欢描写失败者的故事。贝拉的小说也素来以充满“浓郁的东欧味”著称,他的故事里随处可见这样的落魄者,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艾米大婶。“艾米大婶很穷。住在这幢楼里的所有住户都非常穷,他们全都过一天算一天,不能、不想、也不愿打破他们一直这样过着的生活,但跟艾米大婶相比,他们所有人都是富人。”几乎不用想象,读者就都知道主人公过的是什么日子了。然后有一天,一连好几天没吃东西的她,在医院后面的一个垃圾桶里发现了一块肉,带回家来才发现,“是一只血肉模糊的孩子的手”。拿它做菜的时候,几乎饿晕了的她,甚至“兴奋不已地等待大功告成”,第一次吃,她还有点恶心,晚上还做噩梦,后来就干脆在医院认识了一位解剖师,从他那里定期拿“吃的”。在故事的结尾,有一天,“她望着漂在汤里的肉块,心里不安地琢磨,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最后,“无所谓地挥了下手……用餐刀切成几段,目光空洞地吃了起来。”

很难想象,在号称转型最为成功、颇得西方首肯的匈牙利,居然还有这样维生的人。而作品发表后读者的反应,也证实了作者所言非虚。比如曾有一位老年读者打电话到布达佩斯的编辑部,说她知道有很多人现在就是这样活着。可以想见,这一切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怎样惊人的现实。

当然,作为艺术家,作者也并不希望这是一部纯粹的纪实小说,所以,整部小说里,还是有很多出自想象的情节:比如有人为自己造了一个女机器人,舞蹈演员跟钢琴生活在一起。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关于性和死亡的描写,大概是因为在作者看来,对于这样一群几乎已无所有的人,性和死亡,是生活中仅存的、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自由的东西。

据作者说,这部小说里的几乎所有人物,都有原型。也有评论家将这部小说称为“社会恐怖小说”。且不说这样的命名是否恰当,至少,这栋百年老楼里发生的故事,的确可以令读者窥见生活中孤独、幽暗,甚至是残忍的那一面,也让这部小说,成为了理解中东欧转型后底层匈牙利人生活的一把钥匙。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