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也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5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82件(套)展品包含观音、佛陀、供养人、醉酒人等造像。展览不仅是对大足石刻艺术、历史进行全面性展示,也是对历年来大足石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成果呈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近年来首次举办的有关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的展览。展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足石刻的发现历程、独特之处,以及文博工作者在大足石刻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展览中有对大足石刻发现历史的回顾、对大足石刻独特造像艺术的介绍,也有对大足石刻在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成果的展示。
展品主要包括大足石刻各窟龛收集造像,近年来大足地区的考古发掘、征集、拨交文物等,基本展示了大足石刻的雕刻风格。对于更多不可移动的窟龛,选取了部分重点、具有代表性的造像,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介绍,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出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
展出的82件(套)展品,包括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文物,既有端庄典雅的观音、慈悲肃穆的佛陀、神态谦恭的供养人、形象逼真的醉酒人、花纹繁复的香炉等造像,雕琢精致、题材多样;也有全面细致的石窟全景图、经变图和文物修复照片等,构图巧妙、精美典雅、新奇独特。
展览现场
大足石刻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次展览通过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大足石刻的与众不同之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大足石刻的发现过程、基本概貌、石刻特色以及研究保护成果。
第一单元“发现之旅”,通过大量图片展示了大足石刻的发现历程。这座珍贵的艺术宝藏曾长期湮没于荒山野岭中,直至清嘉庆年间,著名考据学家、大足知县张澍寻幽探古、拭迹辨文,才筚路蓝缕,首开大足石刻研究之先河。其后百余年间,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科学考察,在大足石刻发现之旅的纪念册上,写下了梁思成、刘敦桢、杨家骆、马衡、顾颉刚、王朝闻、刘开渠、叶毓山等一批又一批在近现代中国学术界、文艺界熠熠生辉的名字。该单元通过相关历史照片和大足石刻营造大事记表帮助观众厘清大足石刻的发现和研究历史,时间跨度从清代直至当代,脉络清晰,资料翔实。本单元还展出了1999年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证书照片,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形式向观众播放大足石刻纪录片,丰富展览元素。
南宋 释迦牟尼像 高143厘米,宽116厘米,厚104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第二单元“蜀道大足”,首先以大面积的展墙设计向观众展现大足概貌。大足偏倚四川盆地东南部,位于成都与重庆两市之间,是川渝地区的交通要道,是东大路与小川东道的必经之地。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统称,迄今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有75处之多。其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准。
南宋 柳本尊像 高125厘米,宽70厘米,厚50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明 真武大帝像 高88厘米,宽49厘米,厚37厘米 原位于大足中敖镇舒成岩
其次,该单元讲述唐末以后大足地区开龛造像的代表人物和事迹,如韦君靖、严逊、冯楫、赵智凤这些大足历史上有名的造像捐修、主持者,均可以在大足石刻中找到相应的立像。本次展览集合了与这些人物相关的石碑拓片、照片、经幢等文物一同展出,有助于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大足石刻造像的由来。该单元重点展示了一件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的南宋释迦牟尼像。这件造像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艺水平,是宋代佛像的典范之作,也是大足地区不可多得的圆雕造像精品。
明 成化七年(1471年)香炉 高145厘米,宽125厘米,厚125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南宋(1127—1279年)观音坐像 高188厘米,宽105厘米,厚49厘米 原位于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再次,该单元通过代表性文物来展现大足石刻造像题材的多样性特点,突出该地区“三教合一”造像特色,以及独树一帜的叙事性图像风格。大足石刻诞生的年代较晚,汇集了北朝以来石窟艺术的精华,在吸收改造外来文化与融合三教义理方面,更显示出超乎前代的成熟。造像题材不仅有表现禅宗题材的罗汉像,也有以柳本尊为代表的“柳氏教派”密宗造像,而世俗人像的出现则带来了更多的人间烟火,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荟萃一处更诠释出宋代流行的社会思潮。造像内容注重图文并茂,融入多元的民俗思想,特别是将孝亲与禅宗思想融入到经变相中,以世俗化的生活气息场景完成主题思想的传播,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状况。
北宋 咸平至治平年间(998—1067年)花供养菩萨像 高133厘米,宽43厘米,厚43厘米 1986年大足万古镇大钟寺遗址出土(第1号)
南宋(1127—1279年)行者像 高80厘米,宽53厘米,厚29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窟
该单元最后特别以动画视频形式来呈现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崖西段的“牧牛图”,趣味十足。牧牛图共计十二组,根据杨次公的“牧牛颂”创作于南宋时期。该图以牛比心,以牧人借指修行者,通过牧人与牛的互动,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生动的形象,表现出禅门修行的过程,让观者受益。
南宋(1127—1279年)圆龛佛像 高53厘米,宽54厘米,厚13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
南宋(1127—1279年)信徒像 高91厘米,宽46厘米,厚36厘米 原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
第三单元“镌岩妙相”,分别展示大足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大区域的特点,具体解析大足石刻的发展脉络、造像内容、造像表现形式等。作为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大足最早的石刻作品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经五代至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别具一格。
南宋(1127—1279年)醉酒人坐像 高77厘米,宽70厘米,厚30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窟
南宋 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菩萨头像 高22厘米,宽18厘米,厚24厘米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4号毗卢洞左壁
该单元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与造型精美的造像一一展现大足石刻之美。北山是美神荟萃的石雕画廊,以无量寿经变、孔雀明王窟、转轮经藏窟为代表,雕刻精美、独运匠心。宝顶山大佛湾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设计的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遍布连续性的雕刻和庞大的群像,场面极为恢宏。父母恩重经变相、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等石刻将普通生活场面融入石窟创作,画面极具世俗化、生活化特征,创新了中国石窟艺术的表现形式。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等石窟中有孔子、三清、释迦牟尼等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对后世民间宗教信仰影响深远,在造像艺术中极为罕见。这些造像选材源于经典,又不拘泥于经典,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反映出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调伏心意和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大足石刻造像表现手法力求与通俗审美紧密结合,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摹难显之状,传难达之情,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真。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世俗人物像,皆个性鲜明、体态优雅,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该单元重点展示一件香炉,为镂空雕刻而成,饰有龙纹、云纹、花卉、双狮戏球等图案,刻工精湛,匠心别致,在大足境内已发现的香炉中,其雕刻技艺最为杰出,是明代香炉的代表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四单元“承故焕新”,向观众解析大足石刻的保护历史、修复技术,展示与推广工作。千年的岁月轮转,给大足石刻留下了累累伤痕,表面风化、风水剥蚀、岩体崩裂、生物侵蚀,使得石像华彩的外表已日渐斑驳蜕变,保存状态十分脆弱。自20世纪50年代始,大足石刻研究院就采取传统工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全面检测、加固除险、风化救治等系列科学手段,令饱经风霜的大足石刻得以涅槃重生。本单元重点展示大足千手观音修复工程。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开凿于南宋年间。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近千只手眼形若孔雀开屏,堪称“天下奇观”。因时代久远,千手观音逐渐出现石质残缺、金箔起翘、彩绘变色等多种病害。据调查,总计有34种病害相互叠加,病害面积达到了总展开面积的38%左右。2008年,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历时8年,完成了从石质胎体到彩绘层、贴金层的逐一修复,终于使千手观音涅槃重生。千手观音的修复历程、手段、材质均在本单元中有所体现。
展览最后呈现大足区相关部门为大足石刻这一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做出的努力与成果。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倡行石刻造像的数字化保存工作,逐步完成了龛窟造像扫描,同时采用3D打印技术对部分造像进行了复制,给予不可移动文物走出家门的可行性,实现了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大众的目标。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充分利用馆藏和数字化成果,先后在成都、深圳等地博物馆举办了展览,持续推动大足石刻艺术走出去,赋予世界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
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传统展示手段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传递给观众大足石刻的风貌;借助科技与艺术的力量,让大足石刻走入民众生活,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了解大足石刻,认识大足石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博工作者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出的努力;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成为文旅融合实践落地的成果之一,助力大足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
本次展览展期持续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