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50年前日本家庭怪状,被奉为上宾的父亲遭母子排斥

母亲与孩子大量时间独处,父亲却未参与其中,进一步加深了母子与父亲的隔膜。与美国中产阶级的母亲相比,日本的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较长,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短。

编者按:

曾以一本《邓小平时代》被中国读者广泛认知的傅高义,是美国唯一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之称。1963年发表的《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作者根据其在东京M町的田野调查,从工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出发,将新中产阶级描述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标杆,展现了一幅穿插八卦轶事的新中产生活全息图:夫妻、婆媳、亲戚关系,职场上的苦熬与交际,年轻人恋爱和相亲的苦恼,盼望孩子闯过重重考试、出人头地的父母心……种种描述生动而微妙,文化相近的中国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50年前日本家庭怪状,被奉为上宾的父亲遭母子排斥

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

解读邻国经验,应对转型阵痛。新中产阶级成为“光明新生活”标杆后,对重塑社会的贡献何在?第一财经节选《日本新中产阶级》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50年前日本家庭怪状,被奉为上宾的父亲遭母子排斥

《日本新中产阶级》,傅高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5月

在家族内部,各种同盟或联合或分裂着家庭成员。然而,在讨论夫妻、祖孙或者亲子等直系亲属关系以前,有必要考察情感联结的基本模式。家庭内部分歧并非日本家庭所独有。将日本传统谚语倒过来说就是:兄弟们即使对外团结一致,在家庭内部也难免争吵。难以为群体所接纳的,并非总是地位较低的人。例如在办公职场,觉察到下属毕恭毕敬并在自己出现时停止谈笑,一些上司也会有受排斥之感。这正是典型的M町父亲在与家人关系方面的问题。在家里,他在很多方面被奉若上宾,犹如一位受欢迎的、友好的、甚至快活的客人,却身处母亲与孩儿亲密圈的外围。

母子同盟排斥父亲的模式既非一成不变也不稳固。家庭联结的模式日日年年均有变化。时而父亲与某个孩子关系特别好,时而母亲和父亲又联合起来应对子女。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可能在与父亲一起抱怨母亲严厉的同时,又与母亲一起谋划让父亲为家里购置更多物品。然而,在我们所见所闻的几乎所有的家庭具体情形里,最常见的情感分裂模式是:父亲对母子。

例如,一位女士解释,之所以不喜欢星期天,是因为丈夫整日在家令她和孩子无法放松。另一位女士坦陈,孩子父亲最好晚点儿回家且分开用晚餐,因为父亲在家时孩子更拘束。父亲在家时,家里人不能聊天,不能四下喧闹,也不能享受晚餐时光。还有一位苦于身心障碍的女士,她丈夫经常出差,当丈夫在总公司工作、每晚早回家时她的症状就加重,而丈夫出差期间她的症状就会减轻。

母子同盟未必与父亲敌对。联盟也许仅仅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瞒着父亲分享一些事物,以及母亲和孩子为了实现与父亲不同的诉求而视彼此为盟友。这种基本联结表现在诸多方面:母亲和孩子在父亲面前有所保留,对他保守秘密,一起商量如何对待他。父亲面前,某种程度上孩子和母亲总是放不开,那情形如同美国的学生面对自己的教授。母亲和孩子虽然可以与父亲开玩笑或自由谈论许多话题,但父亲不在时,母亲和孩子可能更悠闲自在,可以说各种玩笑。

关于家庭资源分配的讨论进一步反映了母子与父亲的分裂。由于预算有丈夫花销和家用开支之分,且定期收到的工资数额有限,所以每位家庭成员都清楚丈夫花费和家用开支的数目。丈夫的娱乐活动完全独立,妻儿不能与其同乐,这或许增强了家人划分“孩子父亲”花费和“其他家庭成员”花费的意识。朋友间交往,男人得仿佛不在意钱般地出手大方,作为公司团体的一员难免破费多多。在母亲和孩子看来,重要的不在于父亲花钱是为了一己开心还是迫于社会压力,而在于他的开销越多,母子可用的就越少。母亲几乎不为自身花钱,但尽量想多留些钱供子女和家庭使用。若孩子的父亲鲜少外出、花销不多,母子与父亲的隔膜会有所弥合,若孩子的父亲大量喝酒、频繁参加公司聚会,还包养女友,分裂就会扩大。但无论何种情况,母亲和孩子感兴趣的是尽量缩减父亲在外的开销,孩子会觉得,只要父亲把大部分薪水交给家里,母亲就会站在他们一边、给他们买更多玩具、衣服或者糖果。

母亲与孩子大量时间独处,父亲却未参与其中,进一步加深了母子与父亲的隔膜。与美国中产阶级的母亲相比,日本的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较长,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短。正如我们所预料的,根据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的研究,仅这种接触时间的差距就会让孩子在父母之间更亲近母亲。事实上,许多父亲与职场关联紧密,很难有充足的精力以同样的热情参与家庭内部事务。而母亲和孩子的整个生活世界几乎都集中在家里,从而母子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为父亲所分享的亲密关系。

父亲的权力也会拉远他与家人的情感距离。母亲和孩子知道父亲可能会固执己见或强求他们,所以他们在父亲面前小心翼翼、谦和客气,极少全然放松。的确,工薪族父亲在家里的权威不如小店主父亲或者其他一些妻儿在身旁一起劳作的父亲。但较之美国的情况,他的权力对家庭生活却颇具影响力。

有时,一些父亲试图打入母亲与女儿的联盟。父亲可能在孩子上床睡觉以后与母亲聊聊她的问题,体贴地倾听她照料孩子时遇到的难题。父亲也可能告诉母亲别再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独立处理事情,借此瓦解联盟。父亲还可能同情地回应孩子的愿望或者响应他们对母亲的抱怨,从而争取一个或更多孩子与其联手对抗母亲。这样的解决办法通常是暂时的。更为常见的是,父亲接受母亲与孩子联盟的生活现实,亲切待人并保持自己的距离,心满意足地接受他们的体贴和照拂。尽管父亲有时会为被冷落而遗憾,想与家里人再亲近些,但平时更喜欢与家人保持一定距离并乐见家人没有介入其生活的意图。

父亲和家人的对立虽然会造成紧张,但从未导致破裂,因为家庭系统尚有许多令人满意之处,社会约束也起到抑制作用。如果没有家庭,父亲就会孤独无助。至少,家庭给予父亲一个可资归属的并在生病、遇到麻烦时以及退休以后能够依靠的群体。家人妥帖照料他的衣食,妥善照看他的财产,让他感到幸福。子女的关心让他舒心,妻子给予他外面短期交往的情人无法比拟的、稳定的情感支持。他为拥有孩子而喜悦,也为子女的成就而自豪。

尽管母亲和孩子依赖父亲的经济支持,但不太可能向他寻求情感支持。当然,母亲遇到关于孩子的艰难抉择时会向父亲求助,子女在儿时也确实喜爱与父亲玩乐。但孩子稍稍长大以后,儿子通常向父亲寻求指导,而女儿则常与父亲玩笑嬉闹,喜欢听他的事迹以从中了解外部世界。

父亲与其他家庭成员虽然保持距离但却关系稳定持久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克服困难无需打破基本的关系模式。丈夫和妻子若想像许多现代的年轻夫妻那样更加亲近,是可能实现的。但若遇到困难丈夫对妻儿感到失望,则尽可缩短居家时间,更多地享受流连酒吧以及与同事交往的乐趣。同样,妻子往往从孩子和密友处寻求情感安慰和支持,所以即便与丈夫不甚亲近,也不会太过失意。

母亲和孩子在情感上对父亲不甚依赖,只要父亲给家里资金并帮助安置孩子,母亲和孩子可以更易容忍与父亲的分离。在许多家庭,丈夫因为工作关系需与家人分开数月甚至一两年。尽管丈夫不在家会让家人感到不适,但事实上家人与丈夫对彼此的情感依赖并不像美国那样大,这使他们更易接受分居生活。母亲与孩子一起度日,父亲则更加倚重工作伙伴,并去当地的娱乐场所消遣。

母亲和孩子即便为父亲逃避家庭责任而苦恼不已,仍会压抑烦恼对父亲抱以充分的同情。父亲纵然固执牛气,往往也会显露出十足的情感支持需求,孩子和母亲真心同情父亲,意识到他需要被迁就、支持和关心。

母子联盟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它极大限度地弥合了代际差异。在迅疾变迁的社会里,代际差异是如此显著以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明显代沟。然而,父亲与其余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分裂对代际断裂起到黏合作用,其原因是它使孩子与属于亲代的母亲紧密联结、更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诲。M町的年轻人即使对上一代人有所抱怨,对母亲却几乎总是抱以同情。这种子代与母亲的紧密联结,对于可能进一步加深的代际断裂,例如美国城市众多移民群体中的亲代与子代的分裂,是一种有效的缓冲。(文/傅高义)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