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北京公布六处重要考古:含路县故城、金中都遗址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对外发布2021年度重要考古成果。在发布中,着重介绍了路县故城遗址、平谷白各庄汉代墓葬群、金中都遗址、正阳桥遗址、万寿寺东路遗址和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等6处考古成果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对外发布2021年度重要考古成果。在发布中,着重介绍了路县故城遗址、平谷白各庄汉代墓葬群、金中都遗址、正阳桥遗址、万寿寺东路遗址和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等6处考古成果。

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路县故城遗址

路县故城遗址是通州区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古城,也是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度完成了城址内的勘探、开展了南城门和城外遗址、墓葬群的发掘工作。

据介绍,城内完成勘探面积27.5万平方米,发现了夯土城墙、建筑基址、道路、水井、窑址、灰坑等遗迹,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城址内地层堆积与时代,基本探明了城内遗迹的类型、形制、分布和埋藏情况。

南城门发现了南城墙基址、唐代至魏晋时期道路、灰坑、排水沟等,为研究汉代县城的规制、营造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东南城郊,发掘出汉代水井、灰坑、排水沟及道路,发现北朝时期的窖藏1处,出土铁兵器、农具等近400件。在城的北郊,发现的墓葬时代涵盖战国晚期、西汉、东汉至唐代,出土有陶、瓷、玉、铜等珍贵文物。

平谷白各庄汉代墓葬群

平谷白各庄汉代墓葬群共发掘墓葬130座,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大类,出土陶器、铜器、玉石器等文物600余件(套),是一处从西汉早中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晚期的墓葬群。这批墓葬排列有序,时代连贯,随葬器物多样,对于认识北京东北部及河北中部地区汉代文化面貌、家庭与家族的内部构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尤其是为准确地区分与把握西汉中期、新莽时期和东汉初期等几个重要汉代考古时间节点的文化面貌、衔接、过渡与转变的关键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金中都遗址

2021年度在金中都外城的东部、北部、西南部、东南部发掘了五处地点,发现了金代建筑遗址、灰坑、水井、河道、道路等重要遗迹,另外还有唐、辽、元、明清时期的遗存。尤其是在外城内西南隅发现的道路,当属于次于门内大街一级的道路,形成的十字路口为研究金中都城内街巷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上述五处地点的发现推测与金中都外城东开阳坊、开远坊、显忠坊、南永平坊、南苑等密切相关,并对研究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城市更迭有重要作用。

正阳桥遗址

为了解正阳桥的位置与形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考古发掘揭露出正阳桥东南侧的一具镇水兽。用泥岩雕刻而成,俯卧在雁翅石条上,形态浑厚大气,造型逼真。头朝东南,俯向水面一侧;尾向西北,略弯曲,身被鳞甲,局部饰祥云纹。距现状地表深2.5米,长3米,宽1.4米,高0.48米。应为明代遗存。

镇水兽全貌

镇水兽全貌

正阳桥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镇水兽为龙之九子之一,名,性好水,故常被安放在桥边,人们希望它能观察水情、防止河水泛滥、镇消水患。一般古代重要桥梁在四个方向的雁翅上均设置一具镇水兽。

本次发现对研究北京城护城河及防御、水利、交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中轴线的物质实证。

万寿寺东路遗址

万寿寺东路考古发掘出清代虚空同体殿、静思报恩殿、西静院正房、元光门、屏门及甬路、游廊、灶等附属设施,还清理了明代、民国时期建筑基址各1处。基本弄清了清代万寿寺东路的建筑布局,并可与样式雷图相互印证。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遗址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厘清万寿寺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明、清、民国时期万寿寺建筑的工程做法、形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内涵。

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

近期,在东坝地区发现的3座清代中期的大、中型合葬墓,结合文献和考古成果,确定为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其中固伦和敬公主与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墓规模硕大,由墓道、挡券墙、罩门券、石门、门洞、棺床、金井和金券组成。此次发现是清代皇家园寝制度的典型代表和实物史证。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6处重要发现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正阳桥是中轴线的重要节点,路县故城、万寿寺、固伦和敬公主园寝均位于大运河文化带,金中都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白各庄墓葬群位于长城文化带,进一步彰显了考古工作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是践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和考古前置理念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实证中华文明史、北京地方史的重要内容。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