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

李伟长:写下生活里的“私货”

“我不喜欢的:优雅、纯粹、精致、审美、葡萄酒我喜欢的:粗糙、摩擦、不够从容、敞开、经冬而熟的春酒

“我不喜欢的:优雅、纯粹、精致、审美、葡萄酒

我喜欢的:粗糙、摩擦、不够从容、敞开、经冬而熟的春酒

不喜欢的:诗人、浪漫、精英、贵族、才子

喜欢的:冯至、穆旦、诗、《都柏林人》、香烟、麦收季节

不喜欢的:希望、绝望、虚妄、激昂、争论不休

喜欢的:温暖、踏实、平淡、强韧、香椿、小米粥和咸菜

……”

10月17日,青年批评家李伟长携最新阅读散文集《未被摧毁的生活》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小说家周嘉宁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一场深入且真诚的对话便由这样一首短诗拉开序幕。

这首诗是张新颖写于2012年的《清单》,最后一句是“喜欢的:未被摧毁的生活”。李伟长很喜欢,特问来用作新书的书名。今年9月,《未被摧毁的生活》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书封则听了张定浩的建议,用了被轰炸摧毁的荷兰屋图书馆。

“我一直喜欢‘河水’的意象。”张定浩说,“某种意义上,河水是不可摧毁的,但它之所以不可摧毁,是因为它不会像山峰和岩石那样一直静止在某处,而是会不停地向前奔流,直至海洋。张新颖老师在文章里写过一句话,大意是问‘水在水中是什么样子的’,而我们这些依旧存在着的生命在这尚未被摧毁的生活中,正如水在水中,河流一直向前,生活也一直在向前,也因为它的一直向前而不可摧毁。”

张定浩特别提到,在李伟长的这本《未被摧毁的生活》里,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中很多篇文章的写法也似乎是在不停地向前奔走,可能他写的时候都不知道最后会写到哪里去,只是顺着自己心意写,但就在这样向前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文章本身慢慢成为了好文章。这写作的过程本身也在象征着某种“未被摧毁”的过程,在某一刻,形式和意义奇妙地合二为一。 

青年批评家李伟长携最新阅读散文集《未被摧毁的生活》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小说家周嘉宁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本文现场图片: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青年批评家李伟长携最新阅读散文集《未被摧毁的生活》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小说家周嘉宁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本文现场图片: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今年9月,《未被摧毁的生活》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今年9月,《未被摧毁的生活》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在具体的文字里,有更重要的东西

张新颖说:“生活是什么?大概就是和可能摧毁你的各种力量搏斗、纠缠。”

出生入死的桑塔格、乱世里的松本清张、在路上的凯鲁亚克、危险的纳博科夫、毒舌的奈保尔、特立独行的温特森、沉默的格拉斯、孤独的珀金斯……翻开《未被摧毁的生活》,我们会看到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作家,一次次挣扎向上的经历,一段段明暗相间的人生。

书封

书封

“当书名和书封确定了,你会发现一个比较忧伤的事情,就是你写了一本书,很多篇文章,但你想说的和你能够说的似乎都在这个书名和封面里了。”李伟长说,有时看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感觉比看这本书获得的力量都大。

“这个他说得不对。”张新颖笑着反驳道,看到《未被摧毁的生活》时他很高兴,因为他发现自己和李伟长在阅读趣味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他有一篇是写劳伦斯·布洛克,我基本不读侦探小说,但我读过的所有布洛克作品都是我自己买的。当然我们也有差异,我喜欢的布洛克是探长系列的,他写的那篇文章是雅贼系列的。再比如他谈到的以赛亚·伯林,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

张新颖还注意到,李伟长的后记用了很长的篇幅写《柳林风声》。“我想一个喜欢《柳林风声》的人,基本可以确定他的品位比较优雅,性格比较温和。”他说,二十年自己也写过一篇有关《柳林风声》的文章,但他觉得没有李伟长写得好,“因为李伟长有耐心,他能看到生活里让人感动的一瞬,他能感受到生活里非常细微的层面。”

因此,张新颖建议被书名和书封吸引的读者们也打开这本书看一看:“在这本书里,在具体的文字里,有更重要的东西。”

张新颖(右)与李伟长

张新颖(右)与李伟长

过去的“水洼”,变成了现在一条流淌的河

和《未被摧毁的生活》相对地,周嘉宁恰有一本短篇小说集《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

她坦言,看了《未被摧毁的生活》的后记非常感动,不自觉想起了大家这十几年来的变化。“我不太敢看自己从前写的东西,但在这本书里,我觉得李伟长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了自己的变化。”

一篇名为《格拉斯的洋葱》的文章是这样开篇的:“许多年前,一个自特颇有才华的青年,因为虚荣和稿费的诱惑,开始学写书评。没两天,就东打听西打听,记不清楚是从哪儿,找到了几个书评编辑的联系方式。仿照该报纸的书评风格,熬了一夜,攒了两千字,颇为自信地向一家报纸编辑投稿,编辑叫绿茶。和大部分青年人一样,他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才华。其次,就是迫不及待。”

“那个青年的确就是我自己。”李伟长说,回望自己一开始写作的状态,那时的问题简单明了,直指“哪里能发表”,后来“欲望”不断生长,渐渐变成“想出一本书”,再后来又变成“这本书有没有可能加印,被更多人喜欢”。“现在,我会想有没有一种文章能让我在回望最初写作时不感到特别的羞愧与惶恐,也不会为自己当年的那一点点虚荣心感到后悔。碰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把当年写的东西拿出来,自己重看一遍。”

也是在这样的重看中,他把自己早年写的书评放到另一篇文章里展开、引用、分析,于是有了《格拉斯的洋葱》。“有一次张定浩跟我讲,你有没有发现你特别喜欢重写以前的文章,他说你这样的话会失去一个重要的价值——‘版本价值’。我不否认,我对当年的自己不那么自信,这种不自信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这本《未被摧毁的生活》里有不少看似的结构意识,其实是想把当年写过的文章变得更漫长一些,更能耐得住流逝的时间。”

《未被摧毁的生活》

《未被摧毁的生活》

一个人的自我,很大一部分是由他的过去构成的。对于由那些最初的书评文章所构成的作为书评人的自我,张定浩想到了一个比喻:那些书评文章就像一个个沿途制造的“水洼”,它们也能够溅起一时的水花,反映一时的云影,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水洼”很多都会慢慢消失掉。这也是书评写作者的某种宿命。

“李伟长之前也出了几本书评集,但这次他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他回过头来寻找那些曾经的‘水洼’,把过去那些一两千字的文章慢慢拓展成为一万字或者更长的文章,他为那些‘水洼’一点点凿出新的通道,让十几年前的‘水洼’变成一条还能够流淌的河流,通向现在的自我,从而也推动着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一起,慢慢走向未来。”

真实的困惑,诚实的自我

2020年一过,李伟长已到不惑之年。在他看来,自己的精神生活大概就是想明白了“无能为力”并接受这些的过程,“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习性,接受自身的力不足,接受自己的不乐意,都是属于我个人的写作意义。倘能引发别人一些微小的共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喜悦。”

在这本《未被摧毁的生活》中,周嘉宁常看到一个词:“私货”。

“对我来讲,第一个‘私’在于这些文章面对了我的很多困惑和问题。”李伟长回应说,比如以赛亚·伯林,他有一个做木材生意的父亲,父亲唯一想的事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安稳的生活,于是从俄国迁到了英国,“这个过程在我看来非常迷人。一个父亲用尽了所有力气来做这一件事,他也不知道把儿子送到伦敦以后会出现一个以赛亚·伯林,这是我读《伯林传》时被反复打动的东西。被打动以后,你会想起很多人和事,你会想起塞尚的父亲,不可避免地,还有自己的父亲。”

“还有些事,有些经历,你永远不可能在文字里说得清楚。看一个写作者的文字,我们只能看到他说出来的部分,如果足够幸运,我们或许还能顺着这些话往里走,触发自己更多的想法。”李伟长称,“我不能说这本书里是我全部的想法,我只能说它的确是我诚实写的,还有一些东西是我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表达的。”

张定浩提到,批评家詹姆斯·伍德恰有一篇文章叫做《私货》,伍德写他最喜爱的鼓手基斯·穆恩,说穆恩作为一个鼓手,从不满足做乐队的节拍器,而是“将尽可能多的私货塞进每个小节”。“对于周嘉宁这样的小说家而言,文字里有‘私货’是很正常的,因为小说必然会有小说家自己的生命体验。但对崇尚公允客观的评论家而言,‘私货’似乎还是相对陌生的东西。”

但在他看来,一篇好的评论恰是带有“私货”或者说印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如果没有,评论就可能始终只是原作的附庸,而那样的评论对于读过原作的读者而言并无意义。“那些好的评论家,比如詹姆斯·伍德,无论他谈的作家对你而言是陌生还是熟悉,都能让你觉得有收获,甚至你对原作知道的越多,你反过来就越能从那些好的评论家那里获得更多启发。这启发并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由比你更为杰出的灵魂所带来的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张定浩

张定浩

当一种渴望接上了另一种渴望

在给《未被摧毁的生活》的序言中,张新颖写:“阅读随笔可以看作一种渴望接上了另一种渴望,更准确地说,是同一种渴望的不断延展。根本上的‘动力机制’和过程中的步步探索,使得这一类型的写作,比表面看起来要紧张得多,苦恼得多,兴奋得多,快乐得多。”

一般情况下,他不喜欢一种“非要说出书是好与否”的书评人心态。“因为一本书究竟好不好对你其实并不重要,跟你真正有关系的是你能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我们回想一下,阅读最初的动力是因为自己的匮乏,是想从书中获得从未有过的知识、经验、想象、感受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所以真正好的阅读一定是把自己放得很低的阅读。”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认为,“伟长的阅读随笔里面有伟长”。

张新颖说,在《未被摧毁的生活》里,李伟长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家的位置。“相反,你可以看到他读到哪里比较兴奋,比较着迷,比较震动,他把他兴奋的、着迷的,振动的、无知的,困惑的东西全部写了下来。他有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推着他去阅读,去寻找一本书能带给他的东西,同时,他还有另一种渴望,就是忍不住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告诉给别人,像一个人有了秘密之后,总想找几个朋友说一说。”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