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法国学者洛特兰热辞世,日本设计之父传记出版

近日,知名法国思想家、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家西尔维尔洛特兰热因病辞世,享年83岁。他曾创办杂志将流行文化与实验性思想相结合,重塑美国文艺界。

近日,知名法国思想家、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家西尔维尔·洛特兰热因病辞世,享年83岁。他曾创办杂志将流行文化与实验性思想相结合,重塑美国文艺界。2015年被授予法国艺术和文学勋章。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设计之父,其传记类书籍《朱红的记忆:龟仓雄策与昭和时代的设计》中文版日前面世。

在上海,雕塑家林岗、罗小平举办了双个展;篆刻家彭大磬的作品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收藏。在新对外开放的百年老建筑WS SPACE無集小白楼展厅,则呈现了当代艺术家王天德近十年来在上海举办的首次个展。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法国 | 思想家、文化理论家西尔维尔·洛特兰热

83岁辞世,曾办杂志重塑美国文艺界

西尔维尔·洛特兰热(1938-2021)

西尔维尔·洛特兰热(1938-2021)

据ARTFORUM中文网报道,著名法国思想家、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家西尔维尔·洛特兰热于11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20世纪70年代,洛特兰热通过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创立的《Semiotext(e)》杂志重塑了美国文艺界。该杂志后来发展为同名独立出版社,通过英译文本向美国读者介绍了鲍德里亚、德勒兹和瓜塔里、福柯、利奥塔等法国哲学巨匠。

洛特兰热1938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1930年逃离华沙的波兰犹太移民。童年时,他经历了纳粹对巴黎的占领,1949年他与家人搬到以色列。第二年,洛特兰热返回巴黎,加入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青年运动“青年卫士”(Hashomer-Hatzair),最终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1958年,他进入索邦大学,与妮可·沙代尔(Nicole Chardaire)共同创办了文学杂志《L'étrave》。为了避免在法国镇压阿尔及利亚殖民独立的斗争中被征召入伍,他继续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罗兰·巴特和吕西安·戈德曼。在土耳其的法国文化机构短暂任教后,洛特兰热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斯沃斯莫尔学院任教,1972年开始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两年后,洛特兰热和他当时的伴侣苏西·弗勒托以及研究生约翰·雷奇曼开始出版《Semiotext(e)》,将当下的流行文化与实验性思想相结合。他在2009年告诉《The Brooklyn Rail》,“我在寻找一条离开学术界的出路,这本杂志成为了车票。”最终,该出版物通过“分裂-文化”(Schizo-Culture)这一期获得广泛关注,在洛特兰热于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同名会议上,约翰·凯奇和威廉·巴勒斯等美国文化人物第一次与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如福柯、德勒兹和瓜塔里,以及利奥塔相遇。

随着杂志越来越受欢迎,洛特兰热对艺术界向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感到失望,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出版一系列理论书籍上。尽管他宣称希望离开学术界,但洛特兰热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法国文学和哲学长达35年,并于2015年被授予法国艺术和文学勋章。

中国 | 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

传记《朱红的记忆:龟仓雄策与昭和时代的设计》出版

龟仓雄策

龟仓雄策

龟仓雄策(1915—1997)是日本现代设计之父,他创办了日本第一个设计协会、第一家设计公司、第一个平面设计展,第一次将现代设计引入日本,甚至开创了“平面设计”一词。日本设计界最高奖“龟仓雄策奖”就是以他命名的,获奖者包括田中一光、永井一正、原研哉、佐藤可士和这些设计巨子。有人将龟仓誉为“日本的史蒂夫·乔布斯”。

近日,日本作家马场真人撰写的传记类书籍《朱红的记忆:龟仓雄策与昭和时代的设计》中文版由理想国联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蔡青雯翻译。

《朱红的记忆:龟仓雄策与昭和时代的设计》理想国|山西教育出版社 ?【日】马场真人/著?蔡青雯/译

《朱红的记忆:龟仓雄策与昭和时代的设计》理想国|山西教育出版社  【日】马场真人/著 蔡青雯/译

重回六十年前的设计现场,设计如何结合本国传统与现代手段?好的设计是否能鼓舞人心?日本人为何对奥运会如此看重?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设计水平如何?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1964年东京奥运、1970年大阪世博、尼康第一台单反、日本电信NNT的标志——昭和时代每次重要的文化事件,总有龟仓雄策的影子,他的职业生涯就是日本现代史的缩影。同时,他也率先促进了东西方设计交流,以日本元素为世界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超出了设计师的领域,不断鼓舞激励所有日本人。龟仓雄策认为,设计可以传达温度,也能鼓舞人心,设计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值得信任的事物。

作为日本第一代的设计师,龟仓雄策受西方现代方主义影响,作品中透露极强的现代性,但又不失日本传统美学的象征性与简洁性,回顾他的生涯和工作,窥见日本战后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见证日本设计的崛起。(文/畹町)

上海 | 艺术家王天德

百年洋房里的“三层楼”与“灰烬火焰”

近日新对外开放的百年上海历史建筑WS SPACE無集小白楼展厅,呈现了当代艺术家王天德近十年来在上海举办的首次个展“王天德:叁層樓”。

WS SPACE無集小白楼主理人是曾获得英国Andrew Martin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的知名设计师吴滨,他幼随张大千弟子伏文彦学习水墨画,后进入室内设计领域。开放后的WS SPACE無集小白楼将成为设计艺术收藏、生活方式前沿的复合型当代艺术美学空间,探索策展型零售空间集合,注解当下新型的生活美学以及当代艺术与传统、当下,与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联结与重新思考。“王天德:叁層樓”展览呈现了王天德近十年的不少作品。

王天德

王天德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王天德1960年生于上海。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教授。早在1990年代,王天德即以一组观念的水墨装置引起关注。2000年后,他用香烫的形式将山水与宣纸层层叠加。山水图式与古代碑拓、墨迹相并置,构成了观念化的当代水墨语。他曾在今日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广东美术馆等重要美术馆以及北京、上海、香港、 台北、纽约、旧金山等城市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

展览的“从灰烬到火焰”部分,灰烬与火焰成为两个物的表征,不存在实质的意义。笔墨山水通过燃烧过后的山水,变得朦朦胧胧。被虫蛀过的《清河书画舫》记录着明代收藏大家张丑一生所见所藏藏品,与被火焰燃烧后的“西泠印社”出版印本形成了《孤山》;唐代《李思训碑》行书首次入碑,与3D打印的传统启蒙读物《千字文碑》。到底是从灰烬到火焰,还是火焰到灰烬?展览现场让人回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一层水墨,一层烫烧,或与碑拓,或与书法拼接。储存了一年的玉米须宣纸,也显现出微妙的色调变化和独特的纹理。

王天德来WS SPACE無集讨论展览的时候,正是他家院子里柿子熟了的时候。他说,他喜欢雨打在屋檐上的声音,不忍心赶走来吃柿子的小鸟,好的东西要与自然界分享,人类什么都给自己吃,最美的东西也就留不住了。(文/宗和)

上海 | 雕塑家林岗、罗小平

外滩双个展,呈现雕塑间的共鸣与互恰

林岗(左)、罗小平(右)

林岗(左)、罗小平(右)

11月12日,“仰止——林岗、罗小平雕塑艺术双个展”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以“仰止”为主题,共分为三大展区,展出了反映两位艺术家创作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作52件。主办方试图通过艺术家对话的形式,实现不同雕塑语言之间的共鸣与互恰。

雕塑家林岗现为杭州市雕塑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他的代表作是“琴”系列,他将木材、石材、金属、玻璃、不锈钢等各类材料结合起来,组成一件件渗透着传统与自然气息的当代艺术品。

另一位艺术家罗小平从事雕塑、陶艺多年,既有着传统功力和多年积累,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技术。他擅长对人物特征细致入微的刻画,并用泥片材质塑造出单纯质朴的艺术气质,再顺应泥片的趋向,淡化人体结构,突出人物特征。他的作品中,有代表中国传统文人“高士”形象,有在大都会中生活的男男女女,这些形象既熟悉又陌生。

林岗《琢光》系列一,金属

林岗《琢光》系列一,金属


罗小平《竹林七贤之嵇康》 陶、釉下彩 ?2018

罗小平《竹林七贤之嵇康》 陶、釉下彩  2018

展厅中,展出了林岗的“山”系列。艺术家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东方语境切入,用切割金属的工具替代了毛笔,用金属钢板替代了柔薄的宣纸。火焰枪的山水画,击穿坚硬的金属,形成镂空的痕迹,塑造出带有古意的山体,平面的线表达转化在了立体空间的雕塑上。而另一组作品中有林岗的“琴”系列,以及以昔日海外流入上海的日用老银器物为基底,与“琴”和“山水”系列的呼应。另一边,观众能从罗小平的雕塑《问石》《微光·万相》《惜莲》等夸张多变的造型中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精神气质及表现力。

“景仰”先贤的同时,再追求现代的“景行”,林岗与罗小平,两位雕塑家在传统造型基础上各自找寻艺术语言新的突破。(整理/陆林汉)

上海 | 篆刻家彭大磬

“英雄烈士肖像印”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收藏

彭大磬(右)?摄影:夏云鹏

彭大磬(右) 摄影:夏云鹏

11月9日,“英雄烈士肖像印”捐赠仪式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总共240方由篆刻家彭大磬多年刻制的英雄烈士印章,成为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珍贵馆藏。

彭大磬篆刻捐赠的英雄烈士肖像印。摄影:夏云鹏

彭大磬篆刻捐赠的英雄烈士肖像印。摄影:夏云鹏

彭大磬的英烈肖像篆刻作品,选材于由新华社刊发的“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中所介绍的部分英烈,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直至解放前为中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烈士。作品中涵盖了李大钊、瞿秋白、夏明翰、刘志丹、赵世炎、恽代英、蔡和森、向警予、顾正红、谢子长、陈延年、陈乔年等240余人。

彭大磬师承吴颐人,为英雄烈士刻制肖像印的计划源于两年多前,彭大磬和其有着65年党龄、不久前刚谢世终年92岁的老父亲,共同萌生了这个想法。于是,父亲帮着剪报,收集资料素材;彭大磬则从形象描绘、印化处理,到刻制成印,并于今年6月9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红色印迹——中国共产党英雄烈士肖像印展”个展。此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收藏,在原有展览基础上,根据“一大”留存史料再增补一批党的早期领导人及其他具有影响力的民族英烈。

在捐赠仪式及展览现场,公众所看到彭大磬的肖像印落刀粗中带细,阴阳有度;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红色印面又凝重悲壮、气贯如虹,仿佛让人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那艰苦卓绝、硝烟弥漫的生死岁月,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文/黄松)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