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

秋瑾与周瑜是什么关系?

楚文化与越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史称“楚越同祖”。秋瑾这个竞雄女侠的产生与成长,正是体现了楚越文化肝胆相照的交融。

怀瑾握瑜”的成语,居然超越了时空,将两个远隔1700年之久的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了。秋瑾18岁作诗云:“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馀红。”毫无疑问,她所歌颂的心中偶像是周瑜,那个“赤壁之战”的大英雄,此诗在《秋瑾诗集》中被列在第一首。

孙昌建著《民国有个绍兴帮》,其中有“秋瑾:灰尘中也开花”一章。说那位叫秋瑾的女侠,本名原是秋槿,取自白居易的诗《秋槿》。一查字典:槿,从木从堇,堇亦声。“堇”意为“短暂的”,“木”与“堇”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木本植物,其花朝开暮闭,为时短暂”。槿是木槿的别名,因为花期长,多开在秋天,又称秋槿。秋瑾的改名,个中缘由一定是不愿自己成为“槿花”一般的柔弱女子,却要去做“瑾玉”那样的铮硬人物。

秋瑾的名字确实让人浮想联翩。记起了一个成语:“怀瑾握瑜”。它出自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得所示。”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所谓瑾、瑜,皆为美玉,屈原称自己是怀里揣着“瑾”,手里捧着“瑜”,用来比喻君子所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秋瑾是越人的后代、湘人的媳妇,她钟情以屈原为源头的楚湘文化,作有一首五古《吊屈原》:“楚怀本孱王,乃同聋与瞽。谤多言难伸,虫生木自腐。臣心一如豸,市语三成虎。君何喜谄佞,忠直反遭忤。伤哉九畹兰,下与群草伍。临风自芳媚,又被薰莸妒。太息屈子原,胡不生于鲁?”可以看出她的爱憎是何其分明,其中自然也蕴涵着感伤时局、借古讽今的情调。

秋瑾与周瑜是什么关系?

秋瑾

秋瑾与周瑜是什么关系?

秋瑾手书之弹词

颇具意味的是,这个“怀瑾握瑜”的成语,居然超越了时空,将两个远隔1700年之久的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了:秋瑾生于1875年,周瑜生于175年。还有一个巧合,秋瑾在辛亥革命前壮烈就义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功勋,两人当时的年龄是一样的,为33岁。

1893年春天,18岁的秋瑾离开绍兴故乡,随父从长江入湖南,在路过湖北时写下《赤壁怀古》诗云:“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馀红。”毫无疑问,秋瑾所歌颂的心中偶像是周瑜,那个“赤壁之战”的大英雄,维系秋瑾一生的“英雄情结”由此而生。此诗在《秋瑾诗集》中被列在第一首。

众所周知,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阙这样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看吧,苏东坡心中的英雄偶像也是周瑜(字公瑾),女侠与词仙乃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呀。

秋瑾与周瑜是什么关系?

梁朝伟版的周瑜形象

“英雄”一词出自《三国志》,曹操对刘备说了这样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但在秋瑾看来,真正的英雄应该属于周瑜,这是一个战功赫赫、风流儒雅的青年将领。所以,秋瑾与自己的名呼应,取了“璿卿”的字与“竞雄”的号,“璿”与“瑾”是同义的。

楚文化与越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史称“楚越同祖”。秋瑾这个竞雄女侠的产生与成长,正是体现了楚越文化肝胆相照的交融。越文化与楚文化的相通之处,就是淳朴重义,爱国恤民,尚武奋勇,自强不息。湘人的烈性与越人的硬气是共融的,正如古诗云:“国有中外殊,人无夷夏别。落地皆兄弟,何必分楚越。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秋瑾与周瑜是什么关系?

范曾《苏东坡赤壁吟啸》

钱锺书先生曾说: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湖南人的性格是中国人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刚烈、直率、热情似火又爱憎分明,这与传统性格是有很大区别的。湘人的基因是不怕苦、不怕压、不信邪、不怕死、当仁不让、置生死不顾的冒险精神。其实,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谓“会稽风度”,可以归纳为明末王思任说的一句话:“吾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正是卓绝千古的文化血脉,造就了越人独特的个性品质,具体表现为:一是硬气——敢作斗士的阳刚;二是韧性——坚持真理的阴柔。这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啊!

1907年7月15日,竞雄女侠壮烈牺牲于绍兴的轩亭口,鲁迅将这种深切的记忆与怀念,倾注在自己的作品里。鲁迅当然是秋瑾的知音,他的小说《药》写了革命者(以夏家为代表)牺牲的鲜血竟然成了愚昧群众(以华家为代表)治病的“药”,真是发人深思。那个“夏瑜”就是“秋瑾”的化身,自然华、夏两姓也是合为“华夏”民族一体的。(文/那秋生)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