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不能忘却的昨天:香港回归20周年记

高建国斜靠在304 医院的一张病床上画着素描,画本上,一片茫茫的草原, 一个女孩的背影,脖子上围巾的一角微微翘起,好似随风飘扬。

本文摘自《我的1997》,张强,李康 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5月 

不能忘却的昨天:香港回归20周年记

图源于网络

情断绝境

乌兰察布,蒙古语意为“红山口”。红山口在归绥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东北25 公里的大青山脚下,历史上为重要军事要塞。今天的乌兰察布大草原已是著名的旅游景区,以草原、古迹、神泉、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回到四十多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

那是1975 年的深秋时节,一望无际的草原,在秋风的渲染下卷出一波又一波淡金色的浪花。一股黑烟突然从远处升腾而起,转瞬间由远及近,一排热浪猛然袭来,惊得本来慵懒的两匹马儿奔跑起来,马蹄在草地上疾驰。迎面驶来一辆大卡车,与骏马相向而过。车厢里传来了齐整的歌声: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唱歌的是十几个知识青年,他们隶属于红旗大队,正在赶去救火。参加灭火的牧民和知青们正源源不断地从四处赶来,人们挥舞着各种工具拍打火焰。又一阵大风吹来,令得火场情势更加严峻。

卡车上的知青望着炽热的场面,一个个显得热血澎湃。一个知青猛的站了起来,高声道:“同志们,考验我们革命意志的时刻到了!”满口京片子。卡车恰巧停住,这个叫丁跃民的青年没有站稳,险些摔倒,引得满车大笑。

只有一个男知青没有笑,他正在注视着远方。身旁一位面貌姣好的女知青拉了拉他的衣角,轻声问道:“高建国,看什么呢?”

高建国转头深情地望了一眼女知青,答道:“安慧,你看见那两匹马了吗? 刚才我就一直看着它们,马儿识途,专奔安全的地儿去。”

大队长一声招呼,知青们跳下车。任务很快分配好,大家分头开始执行。

热浪仿似有形,灼烧着皮肤;浓烟层层密布,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几百个人没有一个退却,迎着浓烟热浪排成了一条打火带,奋力扑救。红旗大队的任务是在火场和小树林之间完成一个隔离带。身材高大的高建国招呼丁跃民带两队人去上风口方向控制火势,自己则带队去另一头。双方约定好以哨声为号,互相照应,听到哨声就立刻撤退。

以安慧为首的女知青被分配帮忙发放水和工具的任务,但女同胞们却坚持自己也是“真正的革命者”,必须“参加一线战斗”。坚持之下,高建国只得允许她们加入到丁跃民的小分队。

强忍着刺鼻的气味,高建国带着自己的第一分队赶到草场的东头。幸得天公作美,西风始终没有出现。知青们奋力扑打,很快开辟出一条隔离带。高建国望着自己小队的“革命成果”,面露喜悦,双瞳映照着逐渐变弱的火势,面容有如铁人一般坚毅。

突然,一阵急促的哨子响起,二、三分队那边情况吃紧。不等哨声停歇, 高建国已经扛起铲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向了草场的东南方,脑海中只有一个名字: 安慧。

西北风带来的浓烟遮天蔽日,第一分队不敢冒进。一簇人影突然冲破了浓烟出现在眼前,正是丁跃民他们。从疲惫不堪的丁跃民那里得知安慧被困在了火海之中,高建国干净利落地脱下了外衣,接着从旁边几个知青身上拿过水壶,把壶里的水都浇到了衣服上,披上湿外套冲进了火海。

浓烟之中,不时能见到或大或小的火焰,唯独没有安慧的身影。长长短短的哨声在火海中显得急促而苍凉。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救命……救…… 命……”

“安慧!”高建国心中一动,奔向了声音传来的地方,终于在打火带边缘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慧。几点火星正在吞噬着她随身携带的素描本的一角,眼看就要烧到安慧的衣袖。高建国冲了过去,一脚踩灭了素描本上的火,把湿衣服盖在了安慧身上,急着唤道:“安慧,安慧……”

尽管是半晕半醒之间,安慧还是紧紧地握住那本素描本。看到高建国英俊的脸庞,她露出了青涩甜美的笑容,吃吃道:“建国……你好傻……为什么要来救我……”

高建国沉声道:“傻丫头,为了本素描……”一把抱起安慧,冲向了火海。

安慧无力再言语,只紧紧搂着高建国的脖颈,飘逸的秀发因为热气而微微卷曲,脸颊隔着头发贴在高建国胸前,美丽的双眸深深地注视着高建国坚毅的面容,久久不愿移开……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安慧只觉周围一亮,接着传来杂乱的说话声:“出来了,出来了!”“是建国,是他们!”……她眼前一黑,又晕了过去。

三个月后的北京。寒风刺骨,干枯的树枝在黄昏中猛烈地摇摆。路边的高音喇叭里传来“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播音员的声音铿锵有力:“……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高建国斜靠在304 医院的一张病床上画着素描,画本上,一片茫茫的草原, 一个女孩的背影,脖子上围巾的一角微微翘起,好似随风飘扬。

“哥,热毛巾来了。”大清早,弟弟高建军已经过来收拾。

高建国下意识躲了一下,想要完成最后一笔。高建军根本不理,直接用毛巾盖住了高建国的脸,仔细地擦着,嘴里也没闲着:“今儿是最后一天,你就好好享受吧!”

“你哥我可是为了救人英勇负伤,说起来也算英雄。”高建国笑道。

“是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高建军说着又拧了一把毛巾递过来,“擦擦手。”

高建国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大作,低声道:“是挺美的。”擦过手,他突然提高音量道:“建军,今儿可是8 号,丁跃民他们就是今天回来。快快快,赶紧的, 你去办出院手续,我来收拾东西。”

高建军笑道:“是不是特想安慧姐?”

高建国瞪眼道:“去你的,我是特想跃民他们几个共生共死的战友。”

拒绝了母亲特意准备的美味烙饼,兄弟俩回到家就直奔长途汽车站。已经是黄昏时分,今天父亲加班,母亲难得亲自下厨摊了煎饼。出门前,弟弟还一脸不舍的馋样,高建国开心地笑了。家人让他觉得温暖,而即将见到安慧,则让他心中如火焰般灼烧。接了安慧、丁跃民等人,一群年轻人直奔“老莫”。

“老莫”就是北京展览馆莫斯科餐厅,在那个年代,这是除北京饭店之外在北京青年口中提到最多的饭店名。刚刚康复的高建国自然是主角,围着他一番杯盏交错之后,大家方才坐下各自吃菜聊天。

安慧红着脸说:“我脸上又没脏东西,你老看我干吗?”

“我想看。”

安慧嗔打了一下高建国。高建国趁机皱起眉头哎哟直叫,吓得安慧以为弄到伤口,连声慰问。高建国一把抓住了安慧的手,笑道:“你怎么这么好骗呢?真是傻丫头!”

丁跃民的妹妹丁跃音趁机拿他们俩开起了玩笑,众人一同起哄,让高建国连干三杯,接着,又让安慧跟高建国来个交杯酒。这本是老友间的玩笑,再加上高、安二人早有情意,安慧欣然端起了酒杯,高建国也挽住了安慧的手,将自己的酒杯迎了过去。

突然,一只手夺过了安慧手里的酒杯。

“哥!”安慧看见来人,大惊失色。

巧了,哥哥安国庆正好和几个同院的哥们儿也来“老莫”吃饭,被这边的起哄声吸引,安国庆看见妹妹后立刻过来夺杯。不等高、安二人反应过来,安国庆把自己的杯子在高建国的杯沿只是一掠,算是碰了杯,接着说道:“建国,这杯酒我这个当哥哥的必须敬你,你是我妹妹的救命恩人,那就是我的恩人!”

高建国刚想开口,安国庆又抢过话头:“你和安慧是一个生产大队的知青,你们大家都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姐妹,这我知道。不过,救命之恩不一样,我们安家感激你,感谢你。这杯酒,我必须敬你。”

虽然有些尴尬,但为了不让安慧为难,高建国还是跟安国庆碰了一下杯,双双一饮而尽。放下酒杯,高建国招呼服务员加一套碗筷,安国庆抬手打住,拉起安慧就说要走。

安慧脸色一暗,说:“哥,你什么事啊?我饭还没吃呢!”

“没吃回家吃,刚回来就往外跑,心野了你呀!”安国庆说着又拉安慧, 这次却被高建国打断了:“国庆哥,刚才还说要感谢我,就这么一杯酒就算感谢了?”

安国庆尴尬地笑了笑:“对对对,你们今天这顿,算我请的,行不行?”

高建国拔高了声调:“哎呀,既然是国庆哥请客,就这些菜,太不好看了……服务员!”也不顾安国庆的脸色,点上了虾和鱼之类的“横菜”。

安国庆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服气,说道:“你是得好好补补,今儿可劲儿吃,你今儿要是吃不干净,就不能走。”安慧看着高建国,又看了看安国庆,忍不住笑。

好容易菜上来了,高建国猛的一拍桌子,大声道:“哎呀,医生说这鱼啊虾的,我不能吃啊,吃了伤口容易发炎,你说我怎么就给忘了呢?”

安国庆有些怒意,问道:“高建国,你什么意思?”

“我这个不喜欢欠人情债,但是我喜欢别人欠我的,所以这顿我不吃。不是救命恩人吗?先记着。”不等安国庆反应过来,又补了句,“那哥几个,我这不能出来太长时间,先撤,你们慢用。咱们改天再见啊!”说罢带着建军扬长而去。

安慧看着高建国的背影,忍不住大笑起来。

作品简介

不能忘却的昨天:香港回归20周年记

《我的1997》,张强,李康 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5月

从改革开放到香港回归的20年,是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年。本书以内地、香港两地这20年的岁月变迁为背景,以高建国和安慧一段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连接起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奋斗的历程。

知青高建国酒后误伤恋人安慧的哥哥,与母亲一起逃往香港。人生地不熟,还有黑警察、古惑仔的威胁勒索,母子二人历经磨难。幸好得到了海叔、阿强、阿芳、李佳欣等当地人的帮助,高建国在事业上的成就逐渐引人瞩目。香港回归祖国前夕,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他与安慧饱经磨难的爱情,也有了圆满的结局。

围绕高建国的挫折、奋起、磨炼、成长,以及其爱情、家庭、事业和梦想,作品成功塑造了在大时代饱受磨砺而又顽强奋进的普通人,折射出香港回归前后国家翻天覆地的风云变幻,诠释出非凡的时代意义。

张强 男,编剧、作家。中国电影文学会会员,中广协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电视剧编剧。

代表作品:电视剧《望族》《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黄河在咆哮》《炮神》《彝海结盟》《于成龙》《北魏冯太后》《火线》《邓子恢》等,其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十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铁流1949》《红星闪耀》《邓小平在黄山》《一号档案守护者》等,其中《铁流1949》获第二十二届解放军“金星奖”一等奖、第十届“百合奖”一等奖,《红星闪耀》获第十三届“电影百合奖”评委会特别奖。

李康 女,编剧、作家,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重庆市礼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战地花开》,系列电影《更路簿》《归来1997》《盛开的紫荆花》。民国爱情短片《若见今生》获第四届中国微电影黄鹤银奖、第三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银奖。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