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是中国书画史上急剧变革的时期,尤其是元代的江南,出现了一批书画俊彦,通过他们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技巧,笔与纸仿佛成了心灵的“照相机”,为我们定格元代江南特殊的山川景致和风土人情。
近期,“元代的江南”正在苏州博物馆展出,展览试图与观众分享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元代江南大观,赴一场寻踪江南的雅集。苏州博物馆今天刊发了《元代江南丨书画中的自然与人文世界》一文,文章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出发,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视角来观赏此次展览。
自然环境是影响画家创作的重要因素,小编相信,没有领略过北方山川的小伙伴,很难体会什么叫奇岸雄伟,没有经历过南方梅雨季节的小伙伴,也很难读懂什么是温婉秀丽。这些长期生活在江南地区的元代画家也是如此,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江南烟雨带给他们的感动和启发。
《富春山居图》卷是黄公望(1269-1354?)的传世名作,很可惜被火烧成两段,小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弥补这个遗憾,通过电子显示技术将两段再次同框。
“元代的江南”展览现场
其中较短的一段被称之为《剩山图》,而后较长的一段,根据画上题跋称为《无用师卷》。卷中峰峦连绵、云洲沙渚,一段优美、温婉的江南景致跃然纸上。山林之中的屋舍和泛舟垂钓的人物共同衬托出“山居”主题,是作者黄公望寄富春山水悠游畅神、涤荡心情的绝好体现。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数字展品) 纸本 水墨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纸本 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1301-1374)是江苏无锡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他多描绘家门口太湖一带的景色。《渔庄秋霁图》就描绘了一段太湖秋景,画中远、近相隔,中间留有大段空白,表现出一种极度沉静之状。这恐怕与倪瓒当时的心境分不开:此作完成于1355年,年过半百的倪瓒,历经亲人去世、家族衰败,无力回天的他索性遁世,浪迹于五湖三泖之间。波光粼粼的太湖景色在他心里泛起的是无尽苍凉的诗意。
倪瓒 渔庄秋霁图 纸本 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同样有感于太湖的还有王蒙(1308-1385),《竹石图》是王蒙传世作品中罕见的墨竹。此作乃王蒙游览苏州后为好友张德机作,画面左上角以淡墨绘竹一枝斜出,枝干微弯,竹叶下垂;下部地面有拳石铺垫,画面中部有题诗四首,诗中全是太湖与西施的意向,阐明了江浙一带的历史渊源,有感而发。
王蒙 竹石图 纸本 水墨 苏州博物馆藏
由此可见,滔滔的富春江水给黄公望带来了一丝清凉,广阔无垠的太湖牵扯了倪瓒的思绪,也激发了王蒙的历史情怀。
展览现场
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创作的影响同样重要。在元廷的支持下,江南儒、释、道三教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放眼整个社会,宗教在江南的影响力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阶层。正巧,在我们展厅中有两件身份截然不同的艺术家所写的心经作品,可以向大家呈现这一情况。
赵孟頫(1254-1322)是当时江南文人身居庙堂的典型,他以南宋遗民、宋宗室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这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册扉页前后有观音和韦驮画像,板面装潢精致,檀香木的材质浮雕缠枝花纹饰;中以缨络相连,图案精美,雕工细密。全经以笔法挺健,气势连贯的行书出之,不复唐宋时期佛经恭谨的笔法,行笔急速流动,是赵孟頫晚年佳作。
赵孟頫 般若波萝蜜多心经册(局部) 纸本 行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 般若波萝蜜多心经册(局部) 纸本 行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 般若波萝蜜多心经册(局部) 纸本 行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 般若波萝蜜多心经册(展厅实景)
相同内容的心经吴镇(1280-1354)也写过,吴镇一生孤洁高标,不接权贵,僻处魏塘,绕屋种梅。实实在在做到了隐居不仕、不随大流。吴镇书法多为画作上自题诗文,少有单独的书法作品,此卷草书《心经》为其传世仅见的书法作品。笔势取法唐人,古秀苍劲,笔简意深,有风神潇洒之态,自成一格。同时,吴镇也心向伽蓝,常出入嘉兴的精严寺,自号“梅沙弥”。
吴镇 草书心经卷 纸本 草书 故宫博物院藏(展厅实景)
相比于赵孟頫的位高权重,吴镇完全选择了另外一条清静无为的人生道路。两位大师唯一的连接点可能就是对佛家禅宗的崇拜,以至于共同呈现在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
以上小编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出发,以期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视角来观赏本次展览。另外,为了更好的诠释展览主题,印象部分还设有明清仿元的展厅,其中集合了明代董其昌、清初“四王”等明清大家仿学元代文人画之作。
“秋思”展厅
“怀古”展厅
(本文原标题为《元代江南丨书画中的自然与人文世界》,全文原刊于苏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