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奈良美智:最愉快的事情是丰富自己的感知,而不是在人前表达

《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是奈良美智的图文自传,他的作品源自内心深处“空无一物被白雪覆盖的世界”

【编者按】

《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是奈良美智的图文自传,他的作品源自内心深处“空无一物被白雪覆盖的世界”,童年记忆、音乐、文学、在德国求学和生活的时光(1988—2000)、对自我的探索、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当代艺术等都是他的灵感来源。在书中,奈良美智首次全面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全书由自传《半生》、从七个角度(成长经历、美术、音乐、文学与电影、陶艺、旅行、与他人的联系)展开的深入访谈、近年展览、摄影作品、年表等内容组成,还收录了其生活照及大量作品,本文选自该书访谈的第四部分《文学与电影》中奈良谈文学的部分。

在双职工家庭长大、孩童时期经常独自一人在家读绘本的奈良美智,现在也依然喜爱读书。他经常提到对他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宫泽贤治和中原中也。另外,与音乐有关的鲍勃·迪伦的诗集也是他从中学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读的。与音乐的选择相仿,奈良先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偏离那些所谓文豪或名著,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更具现实感的作品。从小学到十几岁的这一时期,在他看来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性并对此感到享受”的时期,在心中留下烙印的文学佳作也成为其日后身为艺术家的血肉。

说到小时候读书的记忆一般是从绘本开始,您还记得自己读了什么吗?

在托儿所的听读课上,老师给我们念了很多书,其中我还有印象的是《小房子》。我长大的地方最初是荒无一物的田野。随后一家一家地建起房屋,到我十几岁的时候,那片地方已经变成了住宅区。那时忽然闪过脑中的,就是托儿所老师念的《小房子》。具体的故事情节已经不太记得了,我只清晰记得那个小小的家建造在空无一物的原野上,渐渐地周围的房子变得越来越多。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去书店重新找到了这本书。

维吉尼亚·李·伯顿《小房子》岩波书店,1954

维吉尼亚·李·伯顿《小房子》岩波书店,1954

那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呢?

那是美国作家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的绘本,尽管书中描述的是我出生前的时代,却是与我的体验相互重合的故事。封面只有一幢小小的房子。在那幢房子周围并排着建起了其他房屋,接着是大楼,随后是高架铁轨,最终在摩天大楼的间隙中,只有那幢小房子孤零零地留存下来。留在我记忆中的内容便是如此。重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原来那家人最终将小房子整个儿搬走了,从这片已然变身为大都市的地方又回到了原野,重新回到了单独一幢房子的样子。

很好的故事呢。

是的。现在聊到这个话题我才突然想到,二十几岁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创作过一系列描绘“家”的作品,或许是因为那本绘本在视觉上给我留下了印象吧。我家原本是在一个小山坡上的独幢平房,我一直以为那些作品来源于自己对家的记忆,现在想来或许是来源于对那本绘本的记忆。

浜田广介《哭泣的赤鬼》,《世界童话绘本全集》第十三卷讲谈社,1962

浜田广介《哭泣的赤鬼》,《世界童话绘本全集》第十三卷讲谈社,1962

有没有读过日本的绘本呢?

要说日本的绘本,那就是《哭泣的赤鬼》了。赤鬼有着温柔善良的内心,却因为鬼怪的外貌而让人们无法接受。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不过我似乎很少读日本的绘本。我当时比较喜欢《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里更具幻想色彩的故事。

宫泽贤治《风之又三郎》,《小学生全集》第三十五卷筑摩书房,1950

宫泽贤治《风之又三郎》,《小学生全集》第三十五卷筑摩书房,1950

能读懂文字后,读的第一本书是?

当时日本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父母给我买的书大多是伟人传,比如爱迪生、野口英世、海伦·凯勒、南丁格尔。还有类似于《为什么呢为什么呀》这种解答“彩虹为何是七色的”“月亮为何会有阴晴圆缺”等问题的科普读物。到了10岁左右,也就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自己读书。最初让我着迷的是《风之又三郎》。这是出生于岩手县的宫泽贤治以乡村小学为背景写的故事,这与我看到的风景非常接近,称呼人的方式和对自然的描写都具有现实感,就像是发生在隔壁村小学的事情一样,让我感到亲近。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那里开始有了电视,虽然有很多面向儿童的电视节目,但像《Chako系列》之类的对我来说就好像是异域世界的故事。尽管主人公都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但像他们那样说着标准日语的人,在我的实际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生活实景与我的截然不同。厨房和我家的不一样,吃的东西也完全不同。我家日常喝的是井水,也还没有建成住宅小区。因此,当时那些面向少男少女的电视剧于我而言即便不至于像好莱坞电影一般,也令我感受到电视里的世界是非常遥远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村为背景的《风之又三郎》就令我备感亲切了。那个时期,我几乎把宫泽贤治的所有童书都读完了。他的那种宇宙般、幻想式的世界观以及宗教式的人文主义,于我是一种亲近的存在。

在《风之又三郎》之后又读了哪一类书籍?

我开始读福尔摩斯和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在学校也很受欢迎。真正开始读一些所谓的文学作品则是在升入中学之后。最初不是对小说而是对诗产生了兴趣。整本小说读完的时候,会有一种突然敞开一条道路的感觉,让人很舒服。诗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读,但与小说不同的是,它并不那么通俗易懂,必须揣摩字里行间的意思,在脑中想象情景,而这正是它的有趣之处。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最初读的诗是什么了。但凡在语文教科书里读到有趣的内容,我就会去寻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上了高中之后,我读了很多日本作家的诗,包括中原中也、梶井基次郎等。看中原中也的书,就跟现在40多岁的人当初在十几岁的时候听到尾崎丰的歌一般,差不多是这种感受。是那种还没有长大成人、年少时的感性才能催生的诗词让我产生了共鸣。

雷·布拉德伯里《蒲公英醇夏》《文学的礼物》第一册,晶文社,1971

雷·布拉德伯里《蒲公英醇夏》《文学的礼物》第一册,晶文社,1971

我还读了金子光晴的很多作品。很多书读完仍然一知半解,宫泽贤治的书也是除了童话之外都不太能读懂。虽然不明深意,但我能感受到书中的氛围。我很喜欢地下文化般的世界观。另外,我逐渐买齐了晶文社出版的《文学的礼物系列》。那是外国文学系列,包括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的《蒲公英醇夏》(Dandelion Wine)、沃尔夫·曼考维兹(Wolf Mankowitz)的《两分钱小羊》(A Kid for Two Farthings)等,我非常喜欢这个系列。当时觉得这家出版社很有意思,然后发现他们还出版了鲍勃·迪伦的诗集。

果然还是会倾向于非主流文化呢。在中原中也和梶井基次郎的著作中能够感受到某种独特的感伤。

是的,敏感而自恋。国立近代美术馆的展览中介绍的画家大多英年早逝,那些正因为年轻才能创作的画和诗,也许才是真正吸引我的东西。经典著作我也看了不少,但都没能让我有贴近内心的感觉。俄罗斯文学和德国的歌德、黑塞的作品对我来说因为太有年代感而缺乏现实感。

文学作品读得最多的就是高中时期。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有一家高中生也能进的爵士咖啡店,虽然那家店里既不禁烟也不禁酒,我还是会经常在那里阅读店里摆放的书籍。当然,那里的书籍都是内田百闲之类作家的非正统文学。森鸥外、川端康成等名家的作品,有很多我都没有读过,倒是读了北杜夫的很多书。《小不点航海历险记》这出冒险话剧在中学时便读过,进而开始沉迷于“曼波鱼大夫系列”。另外,后来重新翻看过中学一年级时读过的有岛武郎的《诞生的苦恼》和《给幼小者》等,也读过远藤周作的纯文学、星新一的科幻小说。

不过,我读书真的很随性。真正留存在内心深处的始终还是简单却有深意的宫泽贤治的作品。在20岁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时候,我带上了宫泽贤治的童话集。

如果让您选一本书带去无人岛,您还是会选宫泽贤治的作品吗?

如果能将过往的记忆一起带去,我应该会选宫泽贤治的作品。假如出生在南方地区,我大概会喜欢上其他作家吧。

吉本隆明《吉本隆明诗集》,思潮社,1963

吉本隆明《吉本隆明诗集》,思潮社,1963

高中时代读过的那些书,在长大之后是否还会时不时地读一下?

现在依然会读那些诗集。另外,也会找一些没有读过的太宰治的作品来看。太宰治跟我的出生地相同,因此我在高中的时候就读了他的很多书,重读的时候会发现这是影响十几二十岁年轻人的内容,成人之后就不该再读了。不过,对于他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我倒是在成人之后才终于释怀。当时那些不明所以、买来就一直闲置的书,也是在长大之后重新翻阅时才终于明白个中含义。比如吉本隆明最早的诗集,我原本完全看不懂,大学毕业的时候再拿起来看,却发现已经能够理解了。

长大之后才开始喜欢的书籍有哪些呢?

《草原上的小木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吧?不对不对,这是最近看的电视剧。中学的时候电视里播放了这部电视剧,因此是先看了电视剧然后才看的书,对于其中种族歧视的描写记忆尤为深刻,就觉得那种现实很残酷。

长大之后看的书有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土生子》(Native Son)。作者出生于1908 年的密西西比,1960年去世。发现这本书的契机则是音乐。当时有首《新奥尔良城号》(City of New Orleans),那是开往新奥尔良市的、由伊利诺伊中部铁路运营的列车名称,其中有句歌词大意是“我是土生子,美国的儿子”。我便好奇这个“土生子”究竟是指什么,查了些资料后,找到了这本小说。

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被称为“土生子”。这是黑人作家写的最早的美国文学之一,这位作家的《黑孩子》(Black Boy)一书也相当有意思。以某个契机而始,往下不断挖掘,经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样的契机会在各个方面出现,从主流大众层面拓展到非主流边缘的世界,当然也会有反过来的情况,不过对我而言,探究非主流边缘的世界是很有趣的。

对于“垮掉派文学”没有兴趣吗?

我读过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的书,但没有延伸到凯鲁亚克和金斯堡。这于我而言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并不是很能理解。阅读感受就跟我看《Chako系列》一样,仿佛看着比我更高一级的知识分子。对自由的过度讴歌反而让生活感荡然无存。相比之下,作为奴隶的子孙遭受种族歧视的理查德·赖特更让我铭记于心。

“垮掉派文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些有生活保障、家境优渥的大学生,他们尽管处于流浪状态,但不知为何跟我想象的全然不同。因此,我尽管十分喜爱美国音乐,却在很晚的时候,也就是1996年才第一次去美国。大概是因为自己对美国充满憧憬,所以不想看到现实,不想让自己的幻想破灭吧。

对于各种“差别”的敏感意识,是什么时候开始萌芽的呢?

大概是从小时候开始吧。大房子和小房子,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差距呢?我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大概是最根本的问题吧。宫泽贤治出生在相当富裕的家庭,他的家族是经营典当生意的,穷人们来借钱,结果无力还钱,当初典当的和服便被收走等,他看了这些现象,便对这个生意非常厌恶。他尽管能够继承家业,却没有那么做。现在想来,正因为是出于这种思想写出的文学作品,于我而言才会具有现实感吧。在那个年代,我们家虽不是赤贫,但也不是大富大贵之家,身边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富裕,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家渐渐变得富裕,人们开始丢弃旧东西,不断买入新东西,这究竟是好是坏?这样一种价值观就是从那时开始萌生的。

《北国之恋:1983 冬天》,1983

《北国之恋:1983 冬天》,1983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忘却的,是吧?

最近开始看《北国之恋》这部电视剧。比大家晚了整整三十五年。电视剧讲的是父亲带着孩子从东京搬迁至故乡北海道,开始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故事。被父亲带走的男孩子叫纯,他一直说着想要回到与父亲分居的母亲身边,想回东京。在北海道生活了一年左右,他回到东京游玩。在东京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就约他一起骑车出去玩。纯推出自己的自行车,那是一辆装上了车灯、买来时还是最新款的五段变速车。但朋友们骑来的都是山地车,并说纯的自行车已经过时了,尽管时间只差了一年。然后,大家骑着车到朋友家玩的时候,纯发现跟自己同款的自行车被弃置在院子的角落里,在风吹雨淋下已经开始生锈。看到这个景象,他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

还有一个情节。母亲的再婚对象看纯一直穿着一双脏脏的运动鞋,于是带他去鞋店买一双时兴的运动鞋。在鞋店里买完新鞋后,当店员问“那这双旧鞋怎么处理”时,母亲的再婚对象非常机械地回答“请扔掉”。回家后,纯突然想起那双扔掉的运动鞋是刚到北海道时父亲买给自己的,父亲没有考虑鞋子的设计,只是一个劲说着“这双好,这双好”便挑了双最便宜的鞋。他想起了穿着这双鞋度过的每一天。然后,他想到“那双鞋就这样扔了好吗”,便又来到了鞋店,但店铺已经关门了。于是他在鞋店的垃圾箱里翻找。巡警上前问他原因,当他说明缘由后,巡警也帮着他一起找那双旧鞋。对待物品的这种非金钱导向的价值观,在我内心中也始终存在。这也是我喜欢宫泽贤治的原因吧。

这种价值观从小学时就有了吗?

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完全成形了。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哥哥已经是高中生了,他去参加了告发水俣病的集会。他经常会跟我聊到“在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的社会,也会有人为此做出牺牲”这样的话题,这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您曾经说过,自己长大之后经常会读报告文学。

是的。从很早以前开始,我一直想知道更多真相。最早去欧洲的时候,也就是快要迈入20 岁时,读了小田实的《什么都去看一看》。如果没有读这本书,我大概根本不会想去海外旅行吧。莱尔·沃特森(Lyall Watson)那些有关新科学(new science)的著作也曾让我着迷, 比如《超自然界》(Supernature)以及当时最新的著作《生命潮流》(Lifetide)。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对个人、社会、历史进行深入探究的纪实文学。

莱尔·沃特森《生命潮流》,工作舍,1981

莱尔·沃特森《生命潮流》,工作舍,1981

此外,二十几岁读过的书中让我依然记忆犹新的是藤原新也的《全东洋街道》和《东京漂流》。还有寺山修司,看了他的电影后我觉得创意非常棒,于是把书也重读了一遍。用相机记录电影拍摄过程、剧团演出过程的摄影师泽渡朔,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关于阿伊努人的书籍也看了很多吧?

嗯,是的,我想起来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给我买的第一本书就是石森延男写的《柯谈的口哨》。这是阿伊努人姐弟俩因族群歧视而艰苦生活,得到善良人们的帮助,坚强活下去的故事。书分为上下两卷,母亲自己也忘了这套书为什么买的是二手而不是新书。我也是因此第一次知道二手书店的存在,当时非常惊讶。然后《柯谈的口哨》这本书也就一直留在了记忆中。

石森延男《柯谈的口哨》,东都书房,1957

石森延男《柯谈的口哨》,东都书房,1957

现在还会读《柯谈的口哨》吗?

是的,现在也会重读。因为这是母亲给我买的第一本书,而且在艰难的时刻我会将主人公的经历与自己重叠,以此激励自己。

其中也包含了母亲当时想要传达给您的信息吧?

也许有吧。关于阿伊努人的书籍这几年我读了很多。不仅仅是文化方面,还有历史和访谈之类的书籍。阿伊努人对我来说很亲切。中学的时候,隔壁班有个阿伊努人,但那时谁都没有特别留意,大概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她了吧。当然,那时候大家对她也完全没有歧视之类的行为,我是因为对阿伊努人产生了兴趣,这才想起来的。我隐约记得有一本主人公是阿伊努少年的书,书名是《北国少年》,经过调查之后我才记起它。小时候读过的书被淹没在记忆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突然想起,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

在阿伊努人相关书籍以外,还有哪些书打动过您呢?

20岁的时候读过的《听,海神的声音》吧。里面有从战场生还的画师们成为老师的故事,还有以战死者的作品做展览之类的故事。与太平洋战争有关的个人故事,现在只要出了新书我就会读。有一个在美国出生的日本人兄弟的真实事件,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其中一人回到日本老家,结果两人各自被征入伍,兄弟俩分别作为日军、美军参与到战争中。另外还有日本战败前后,身在中国东三省、台湾以及俄罗斯萨哈林岛南部等地区的人的体验谈等。在那种徘徊生死之间的状况下,人的本性暴露也因此充满戏剧性。读这些书让我感觉能够触及人的本质,所以会挑选这类书来看。

伊井直行《草帽》,讲谈社,1983

伊井直行《草帽》,讲谈社,1983

您会向年轻人推荐什么书?

不久前,我也被问过今年准备入学的大学生读什么书好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伊井直行的《草帽》。这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书了,述说了主人公变身为青蛙,最后又变回人的奇幻故事。与村上春树的奇幻作品有些接近。

我很喜欢村上春树早期之后的作品,比如《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等。早期作品中的情境,似乎是比自己早一代人的那种感觉,美国化的描写很多,比如拿出冰箱里的冰啤酒边喝边煮意大利面、一边淋浴一边刮胡子等。之后的作品倒是渐渐开始贴近我这代人了。

另外,俵万智出版作品的时候,我记得读了她的作品的朋友愤愤道:“这就是身处和平年代没有忧患意识的人啊。”当然,我没有把这句话当真。在我看来,因和平而催生的创造性也是存在的。我自己也是如此吧。

年轻时读过、看过的东西,是否成了现在身为艺术家的血肉?

千真万确。对十几岁的我来说,最愉快的事情是丰富自己的感知,而不是在人前表达,因为能够感受到观察和思考带来的满足感。在表达之前先锻炼自己的感受能力。那时的我尚未就表达做过任何事,却由衷地喜欢去图书馆阅读宫泽贤治的书籍。我尤其喜欢那些在年轻时没有得到认可、去世后才重新获得高度评价的作家。宫泽贤治也算是被重新发现的。所以我当时觉得,“这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啊”。音乐也是如此。虽然通过宣传热卖的音乐很多,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音乐人不做宣传,仅凭口碑相传形成自己的圈子。那时的我变得越来越喜欢这类作品。

您在2012年出版的著作《奈良生活》(NARA LIFE)中提到,您在20世纪90年代画的画中施加了能让观者与其进行一对一对话的魔法。那个时期的作品应该比现在更为个人化。您是否想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度和立场?

这样的想法是一直存在的。

您是否更想到了晚年之后再获得成功?

我觉得那样也不是很好。我已经接受了自己现在面对的现实,但是他人所看到的成功和我自己的目标是不同的。在各种地方发表作品、出售作品后变成有钱人,等等,这些都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要的仅仅是有时间画画的生活罢了。因此,一边打工一边还有时间画画,我已经非常感恩了。我是40岁左右出道的,并不算早,但正因为年轻时有过这么一个不知名的时期才能够成长吧。总而言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日]奈良美智著,袁璟、唐诗译,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2022年1月。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