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青春手账,记录了一座城、一个医院、一群人的抗疫日常。疫情改变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平静,所有人都被卷入了新冠疫情之中,医务工作者站到了事件的中心。时至今日,这些白衣骑士们依然时时刻刻都在警备着。疫情暴发时,他们第一时间冲上前线;在常态生活中,他们也保持警觉丝毫不放松。
潘懿敏用一本上海主题的手账本写成了《白骑士·华山青春手账》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复旦附属华山医院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进入2022年虎年,一本记录华山医院医护人员及后勤工作者们生活的小书《白骑士·华山青春手账》出版,让大家得以再次关注这些白衣骑士。作者潘懿敏是位90后手账达人,供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她用手账的形式,记录了同事们的抗疫时光。
华山医院史上的“红色救援基因”。从创院开始,华山医院便派出了数支医疗队,哪里需要,便奔赴哪里的战场。而华山与武汉的缘分早在上世纪初已然结下。
手账的记录分为8个板块:“不一样的春节”“从汶川到方舱”“新冠时期的爱情”“光谷的阳光与泪光”、“上海守护者”“盼君归来,春暖花开”“后疫情时代”“附录”。记录从2020年大年三十华山医院派出了第一批医疗队开始,每个板块基本以时间为序,潘懿敏希望能立体地呈现一座城、一个医院、一群人的一段生活。
2020年2月4日,五十多位紧急救援队的华山人驰援武汉,入驻了由洪山体育馆改建的武昌方舱,这是最先开放的方舱医院,体育馆门口的帐篷让大家感到格外亲切。几乎每年,华山医院的紧急救援队都会到全国各地进行救援演练,平地搭帐篷、建医院。这是他们在平地上支撑起的希望。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潘懿敏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引用了杜拉斯《情人》中的一句话,“2020年初的几个月里,我用手账的形式记录下了同事们的抗疫经历,陆陆续续画了我们医院出征抗疫勇士们的画像和场景,就有了现在这本《白骑士》。”
华山医院援鄂第四纵队出征。他们在草地上集结成“HS”华山的缩写。
在厚重的隔离服之下,是忙碌的日常与澄澈的仁心,在特殊时期,更加熠熠生辉。潘懿敏说自己的眼窝变浅了,心也变得更加的柔软。“几乎每一天,心都被牵动着,透过屏幕看到他们有时候就忍不住鼻子一酸。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即使是平时非常熟悉的同事朋友也不能第一时间认出来。对他们所承受的一切,虽有感同身受,依然无法全盘理解其中的难。相比新闻的宏大叙事,这本小书可能更细碎一些,但我有幸比读者们离这些可爱的抗疫白骑士们更近一点,把这些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作为特殊岁月的纪念与对凡人英雄们的致敬。”
好几个援鄂的姑娘都在朋友圈晒出了家乡的味道,包括大白兔奶糖、静安面包房的糕点、小笼包,还有各式的酱料,激动溢于言表。虽然她们是大家眼中的援鄂英雄,但很多人私底下其实也是非常可爱的小吃货,看到食物就两眼放光。
潘懿敏在手账上记录的2020年元宵夜尤为动人:“这个并没有任何节日气息的春节落下帷幕,却以今夜无眠作为句点。晚上,一纸通知,意味着我们医院将要在短短一夜,集结一支两百多人规模的队伍奔赴武汉前线。一边准备相关文书,一边被各个热闹非凡的微信群吸引了注意力。刚读完通知没多久,第一版的医生名单便出炉了,一个多小时后,近两百人的护士姐妹们的名单与信息表单也呼之欲出,速度堪比‘双十一’秒杀,一群落选的年轻医生和护士在微信群里哀叹,与没有抢到口红色号时颇为相似。然后很快就开始张罗各种物资,宝宝剃头的工具、换洗内衣、泡腾片、暖宝宝、姜茶,恨不得搬空整个24小时便利店,依依不舍,恨不得取而代之。2月9日,当两百多号人在华山花园草坪上举行出征仪式,穿着黑色羽绒服的队员们,俨然《庆余年》中的黑骑,黑压压的一众人马,化身力量与精锐。看着他们整齐地宣誓,笑着勇往直前,作为旁观的人,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在我的眼里,他们是一支队伍,但他们更是我身边的师长、同事与朋友,一个个极有辨识度的个体,哪怕剪去了长发,戴着厚厚的口罩与护目镜,我依然知道他们是谁。”
潘懿敏在公众号上看到张文宏医生的这幅漫画,觉得很传神,于是临摹下来,让张爸“跃然纸上”。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这位华山的硬核主任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定海神针”。
英雄们早已归来,但疫情仍未结束,两年前的那些“战斗”场景依然在持续。在新冠病毒不断狡猾地“卷土重来”过程中,医院作为上海“精准防控”中的重要阵地,核酸成为了重要的通行证。
在疫情新常态后,医院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其中就包括全院全员至少每周测一次核酸,一线人员频度升级。潘懿敏介绍:“一支由护士姐姐们组成的白衣核酸队伍,也成为了医院的常驻,不仅服务于自己员工,也承担了对院外患者的核酸采样服务与应急支援。因为常年穿着防护服,所以也看不清她们的面庞,我一直以为这大抵是一支极为庞大的队伍。”
潘懿敏后来和医院负责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的钱姿斐护士长聊天,才知道这支队伍的主力只有10人,里面有两位小姐姐曾经驰援武汉,还有两位是00后的小妹妹。这些柔弱的身躯,扛起了每天24小时、每年50万的核酸采样工作,遇到紧急情况,一夜无眠亦是常态。有时候来测核酸的患者特别多,队伍和世博会一样九曲十八弯,她们便连轴作战,不吃不喝,有时一天都没有上过厕所,即使遇到生理期,她们也没有想过请假,只是默默地穿起了拉拉裤。
疫情依然变化反复,“白骑士”们也继续奋战在新岗位上。每天都门庭若市的核酸采集点里,常驻的小姐姐一开始只有5人,至今也不过10人,1年近50万的核酸采样量,平均每人每天都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采集1000多人,而这远不是工作的全部。
“冬日穿过隔离服、戴上口罩、面罩、手套的志愿者经历已经让我体会到了闷热难耐,无法想象数个小时全副武装的核酸采样小姐姐们经历的是怎样难熬的时光,”潘懿敏说,“夏天,因为检验方舱无法安装空调,防护服格外闷热,一天都要湿透几身,有时候只能手握冰块继续工作;冬天,为了防控和患者的安全,必须开窗通风,在凛冽的寒风里用冰冷的洗手液进行消毒,她们的背上贴满了暖宝宝。因为手套里湿热的环境,手和过敏、皮炎成为了‘好朋友’,满是褶皱和伤口,指甲也变得脆弱柔软,稍有不慎,就能听到折断‘裂开’的声音;她们的脸庞也因为N95口罩,有了战士的‘伤痕’。但她们在说这些让我眼眶都湿热的日常时,仍然是微笑着的,在互相帮助、互相支撑的岁月里,她们成了彼此最值得信赖的战友。”
因为防控需要,潘懿敏自己也体会了一次“闭环”的经历,成为了她2021年相当难忘的经历。“坐在隔离病房里等待检测结果的时候,时间因为未知而变得缓慢……在经历特殊的演练之后,我感觉自己更理解了发热门诊同事们的辛苦和不易,那份孤独的忙碌与对风险的警觉,都是白骑士们的担当。”
因为防控需要,潘懿敏自己也体会了一次“闭环”的经历,成为了她2021年相当难忘的经历。她在手账中写道:“在特殊的体验后,方知他人的辛苦,发热门诊的不易与孤独,大抵只有医院的白墙知道。”
有些人冲锋陷阵,更多人驻守家园。在上海医院的各个角落,有更多人在默默付出努力,口罩遮住了他们的面容,日复一日。潘懿敏说,做志愿者的时候,她注意到了保安们异常的辛苦。“为了院感防控,在特殊的时期,医院的管理变得格外的严格,他们必须不断和患者解释,口干舌燥地维持秩序,默默地承受不理解。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没有回家过年,每天起早贪黑,为医院付出了自己的力量。”
什么是幸福生活?2021年,一部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在网络上热播,有观众深受感动,问有没有续集。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令潘懿敏印象深刻——“续集就是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潘懿敏说:“《白骑士》里的故事当然不能和《觉醒年代》的高度相提并论,但它同样是一个一直在延展着的故事。当时故事里的人,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们与疫情的战斗还在进行。而白骑士们最好的大结局大抵便是:疫情过去,生活与工作回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