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博物馆里的玉虎:沟通天地、驱邪崇镇

虎乃百兽之王,无比雄健,凶猛异常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虎为“山兽之君”,可见古人早就对虎怀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祖先曾以虎的威猛作为沟通天地神祇、驱邪崇镇之物。

虎乃百兽之王,无比雄健,凶猛异常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虎为“山兽之君”,可见古人早就对虎怀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祖先曾以虎的威猛作为沟通天地神祇、驱邪崇镇之物。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以虎为母题的玉器占有一定数量,其宗教含义远重于装饰作用,是原始先民信仰的物化形式。在农历壬寅虎年,澎湃新闻梳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藏精美玉虎文物。

我们的祖先曾以虎的威猛作为沟通天地神祇、驱邪崇镇之物。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以虎为母题的玉器占有一定数量。早在新石器时代江淮流域的凌家滩文化就出土过虎首形玉璜,殷墟妇好墓也出土多件玉虎。这些玉虎往往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根据虎形玉器整体特征的不同和雕刻工艺的不同大体可分为虎面形或虎面纹玉器、片雕玉虎、圆雕玉虎和虎纹玉器等类型。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均收藏有精美的玉虎。

清代 白玉兽面纹钺形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代 白玉兽面纹钺形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虎面纹玉器最早见于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在距今四千多年的石家河文化晚期瓮棺墓中,虎面形或虎面纹玉器数量较多,为这一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之一。在万物有灵的原始社会,虎形玉器其宗教含义远重于装饰作用,是原始先民信仰的物化形式。虎头面部威严,反映出浓厚的宗教气息。史前时期的玉虎主要表现虎的面部,在追求整体写实的前提下,对耳、鼻的表现则比较夸张。在雕刻手法上以剔地阳起的手法辅以阴刻线来表现虎面的细部特征。

片雕玉虎是以虎为母题的玉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造型,主要见于商周时期,其用途多为佩饰,且佩饰功能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更为突出,或为佩的一部分。 商代片雕 玉虎均单个为器,数量较多,居当时所有写实性玉兽之首。西周早中期的玉虎不仅继承了商代平直形玉虎的造型,而且传承了其不强调纹饰的特点,即便有纹饰,一般也是极简单的卷云纹。西周晚期的玉虎有较大变化,纹饰变得相对繁密。春秋玉虎是继殷商、西周之后又一个高峰期,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制作之精都较前两代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片雕玉虎相比,圆雕玉虎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数量很少,散见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期玉虎的风格有所变化,或凶猛,或温顺,或单个出现,或成对存在。战国玉虎很少,而且有的又可能是春秋早期传至此时的遗品。此期玉虎虽然作品少, 但制作精致,纹饰多变丰富,构图奇特大胆。

虎纹玉是以虎的整体形象作为装饰主题的玉器,引人注目的当属元代仿辽金时期所做的秋山玉。

秋山玉是指以山林、虎、鹿、熊为主题的玉器,图案多为虎、鹿、熊、兔或其他动物,辅以山石、灵芝和柞树等,多表现人与野兽和谐共处山林之间的场景。采用巧作技法,保留玉皮的黄色,来表现出秋天树木和虎、鹿、熊金黄色的皮毛,将深秋北方草原天高地阔、禽兽驰骋的山林美景充分展现出来,是契丹、女真族弋猎生活的真实写照。

秋山玉器是虎纹题材在玉器发展中的最高境界,其纹饰精美,制作工艺精湛。根据虎姿等特点,虎纹可分为行虎、立虎、卧虎和子母虎。

石家河文化 虎面纹玉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石家河文化 虎面纹玉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白玉。器呈扁方形,正面雕刻虎的面部。五官用减地法凸出,再以浅细阴刻线勾勒出轮廓,凹洞式耳孔,鼻翼两侧刻划胡须,底边有宽阔的口部。虎头两侧横穿圆形孔,可系佩。佩戴这些饰物作为勇敢、有力的象征,具有辟邪的功能。

后石家河文化 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石家河文化 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浅青黄色弯弧形玉片,琢一老虎的全身侧面,虎头较写实,躯体甚为简化,最后端钻一小孔。两面大致同纹,唯边缘处一面微带弧凸。虎头短耳、圆鼻头,阴线刻画枣核形眼睛,张口露齿。宽阴线刻画出虎的前、后肢,但比例不合自然界的老虎。

后石家河文化 绿松石头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石家河文化 绿松石头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件奇器,似由一件浅黄绿玉璧对切为二,成为二个圆弧形玉片,每片两端各钻一圆孔。再改雕成虎的身躯,有前、后肢。后肢后面一截在器缘雕琢华东式扉牙。另有绿松石雕琢的虎头:短耳、圆鼻头,阴线刻画枣核形眼睛,张口露齿。是典型的后石家河文化虎头造形。

商 青玉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 青玉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 青玉虎形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 青玉虎形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 玉虎形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商 玉虎形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虎形玉佩??2006年藜城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西周 虎形玉佩  2006年藜城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春秋 虎形玉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秋 虎形玉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深浅交杂的赭色玉。雕作半蹲老虎的侧身形,一面雕纹,另一面光素。虎背与虎口处,各琢一小穿。若将二片的光素面相拼合,可知原为一片,平剖为两薄片而成。

春秋 玉虎 安徽博物院藏

春秋 玉虎 安徽博物院藏


战国 玉饰纹卧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玉饰纹卧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汉 白玉卧虎形镇 北京故宫博物院

汉 白玉卧虎形镇 北京故宫博物院


辽至金 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辽至金 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色青黄,质地密润带橙黄色斑纹。全器立雕为一虎,作蹲伏状,圆眼大咧嘴,线条简单但身形饱满,显出娇憨童趣,腹部上下及二侧皆有对穿孔可组配。附木座。本件收入乾隆时期制作多宝格“集琼藻”中,据集琼藻小册所载原有二层七十三件,共储于嵌饰兽骨螺甸的木箱中。

金(1115—1234年)?秋山玉饰 ?上海博物馆藏

金(1115—1234年) 秋山玉饰  上海博物馆藏

金代秋山玉饰正面采用透雕手法表现柞树、山石、灵芝等山林景象,其间一老虎蹲坐回首,头部及毛发刻画仔细,充满淳朴的山林野趣。玉质主体近白色,局部巧用玉料皮色表现老虎皮毛及灵芝,属“俏色”工艺。辽代有春、秋“捺钵”制度,即统治者在春秋两季外出行营并渔猎的习俗,金代继承并更名为“春水”“秋山”。“春水”“秋山”玉成为金元时期极具特色的玉器品类。

宋 青玉衔灵芝卧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青玉衔灵芝卧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至明 白玉虎首坠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至明 白玉虎首坠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白玉虎形鼻烟壶

明 白玉虎形鼻烟壶


明晚期至清早期 玉双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晚期至清早期 玉双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局部染黄赭色。雕两虎头尾相接,尾巴交绕,写实传神。清宫配镂雕木座。

清 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玉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虎作端坐貌,尾巴顺势贴背,目光前视,表情温驯。

清 玉虎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玉虎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灰玉,间有黄斑。长条形,镂雕虎纹,中间一面琢“平安”两字;一面琢“虎符”两字,均为篆书。

清 雕玉属像十二生肖(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雕玉属像十二生肖(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淡黄绿泛浅赭色。雕虎形,作蹲踞姿势,长尾贴背。腹部有一横穿孔。此件与另外十一件肖形器组成十二生肖。

清 青玉十二辰 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青玉十二辰 虎 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玉十二生肖(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十二生肖(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期 玉十二生肖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中期 玉十二生肖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 虎首青白玉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虎首青白玉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白玉素铤簪,玉质白而柔润,簪首部分雕为虎首,以简单的短阴线刻划出老虎的花纹、耳朵、表情,整体具有简约的美感。

碧玺虎纹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碧玺虎纹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碧玺珮,略呈半圆,色粉红半透明,正中阴刻虎纹正面,上、下、右三侧镂雕有走兽纹,珮顶以黄绳穿系翡翠与红、白米珠。

(本文综合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同时参考《说虎赏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玉虎赏析》、《玉虎四题——虎年说虎》等文章)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