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结弦奉献了三场表演:以《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作为配乐的短节目中,被寄予厚望的羽生结弦在第一跳中就起空;第二场自由滑中,羽生结弦执拗地一上来就挑战极少成功的阿克塞尔四周跳动作,最后落冰摔倒。原本有望冲击个人奥运三连冠的羽生最终屈居第四;在最后一场表演中,伤病缠身的羽生结弦,靠吃大剂量的止痛药终于完成了一场完美的花样滑冰表演滑——《春天,来吧!》。
羽生的故事关于胜负,但更关于雄心、孤勇,关于在这个整体走向浮躁与分裂的时代,仍旧可以信奉什么。
日本体育作家野口美惠写作的一本《羽生结弦:王者之路》推出中文版,这位前《每日新闻》记者,曾多年跟踪报道羽生结弦。值此书出版,澎湃新闻专访了野口美惠,试图以第三方的视角客观理解羽生结弦,也试图理解许多外界加诸于他身上的误解。
我们总是在花样滑冰的冰场上看到最撼人心魄的成功与失败,选手跳起来的一瞬间,成败悬于一线,他可以稳稳落住,也会重重摔下。我们当然乐见其成,但也欣赏坠落时的那种独属于这项运动的痛楚。而哮喘、纤弱、来自一个饱受地震摧残的小城的羽生结弦更以这些特质加重了这其中的破碎感,但这并不代表他是弱者。
相反,野口美惠在书中收录了许许多多羽生结弦的豪言壮语,甚至在总结他的成功心法时,野口美惠将“宣言”置于首位,并认为,这是羽生自孩童时期就使用次数最多的方法。羽生一直说“我要取得胜利”“要成为冬奥会冠军”,这让羽生看起来总是雄心勃勃,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虽然15岁的羽生在看到陈伟群的表演时,也曾感慨:“即使从冰场外面看,也依然会被他吸引。在一起训练时,我就感受到了他的气质。即便在训练中,我都觉得自己必须得避开他,有种‘世界顶级选手滑过来了,我必须回避一下’的感觉。”但是这种怯弱与谦卑并不是羽生的常态,他很快就调整心态,并认为:“如果我能战胜世界顶尖选手,那我就站在世界之巅了。我无法做到不盯着他看。虽然现在我还只能避让,但就因为这个‘还’字,我的心情颇为愉快。”
这种雄心在花样滑冰这项运动中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速度、力量、时机和跳跃姿态共同托举起一个动作,运动员倾注心力于一瞬,需要有强大的信念和爆发力,但凡有任何的杂念与犹疑,都会造成意志涣散,并直接导致失误的发生。羽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有时是太晚上场造成的体温下降导致的状态不佳,有时是过分关注其他选手的表现,有时则是太想忘记短节目表演中的动作而导致在自由滑中乱了阵脚,有时是挑战了难度太高的动作,这令每一次起跳本身即变成赌注。
像是《雄狮少年》中阿娟的最后一跃,让伟大归于伟大,花样滑冰的赛场上,聚光灯、响彻冰场的恢弘的奏鸣曲、暴雨一样的掌声、全世界的注目,现场的氛围近乎壮丽,大多数的普通人或许一生都鲜有这样“超凡入圣”的一瞬。
14岁的羽生结弦 摄影:野口美惠
澎湃新闻: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羽生选手的?《羽生结弦:王者之路》的写作截止到他21岁,现在他已经27岁,近些年,他也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你是否有持续关注他?
野口美惠:最初关注到羽生是他9岁在全日本少儿B组获得冠军的时候。那时候圈里的大家都在传“有个很厉害的孩子”。因为当时他留着蘑菇头,所以被称为“小蘑菇”。我第一次采访羽生是他在少儿A组获得冠军的时候,那年他11岁。这次我也有幸来了北京冬奥现场取材。
不仅对日本,对整个花样滑冰界来说,他都是一位前所未有的明星级选手。即便撇开跳跃能力、表演能力、心理,甚至竞技本身不谈,羽生选手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发言。
澎湃新闻:你有多年追踪采访羽生结弦的经验,你觉得他在赛场上最突出的特质是什么?或者说是哪些品质引导着他逐渐成为一位伟大的选手?
野口美惠:我认为他最优秀的能力是“努力的方法”和“心态”。
任何选手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盲目训练无法实现水平的提升。羽生是这样做的,首先确立“现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思考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制定“训练内容计划”,然后思考为了顺利执行该计划,需要什么样的心理,稳定心态,最后再开始训练。
此外,比赛时他也是这样,总会充分利用意象练习来准备比赛。我觉得这是他最厉害的地方,一切均有“规划”。当然,羽生年轻时,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但他能从一次失误中吸取教训,鼓舞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计划性”。
澎湃新闻:在《羽生结弦:王者之路》一书的成书过程中,你和羽生选手交流过吗?他对这本书的完成有提供什么建议吗?
野口美惠:从羽生的幼年时期开始,我就一直跟随采访他。本书完成底稿后,我请他帮忙检查了全部校样,这本书也反映了他本人的细致修改。将近10年的岁月汇集成一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之前的话语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他反馈说“虽然当时我说了这句话,但现在感觉有点微妙的差异”,我也听取了他本人的意见,并在书中反映出来。
澎湃新闻:本次冬奥会中,日本选手键山优真、宇野昌磨登上了领奖台,而我们知道羽生毕竟已经27岁,作为一位花滑运动员的确年龄也不小了。在日本花滑界这是否象征着一种迭代的完成?
野口美惠:我并没有觉得日本的花滑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荒川静香到浅田真央,从高桥大辅到羽生结弦,当时给我的印象是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羽生、宇野、键山”这三位当今日本花滑届的健儿,在相互认可各自特点的同时,也展开了高水平的竞争。北京冬奥会,羽生的最大目标是完成四周跳(4A),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要拿到奖牌的话,以他的能力定然也能收入囊中。
因此,我并不认为“如今已成为宇野、键山选手的时代”。
羽生已经是一位开创新时代的传奇选手。以他的优异表现为根基,日本花样滑冰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从“拿了奖牌就很了不起”的时代,变成了让观众觉得“拿奖牌是理所当然的,期待着选手会展现出什么样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力支持。
野口美惠与羽生的教练布莱恩·奥瑟
澎湃新闻:回到对本次冬奥会的讨论,本次冬奥会中,羽生结弦在短节目失利的情况下仍旧在自由滑的第一跳就挑战得分“性价比”看似并不高的4A,你怎样看4A、以及怎样解释羽生结弦对于4A的这种执着?
野口美惠:我认为这次羽生的挑战精彩至极。阿克塞尔四周跳其实是属于五周跳的范畴。他挑战人类的极限,在奥运会这样的盛大舞台上把自己的记录铭刻在分数上,这比单纯的获得奖牌更有价值。
至于今后是否继续挑战阿克塞尔四周跳,他自己也在赛后说过“还请让我考虑一下”“这次已经完成了”,所以我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他如果想再次挑战的话,我一定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这次他展现的“4A”我认为完成度已经非常好了。他还有很多其他可以挑战的事情,没必要只拘泥于4A。但是这次北京冬奥赛季,他把4A作为最大的梦想来奋斗。
澎湃新闻:书中你写了很多场羽生结弦的比赛,可否举例谈一下有哪几场是你印象深刻的、比如在关键时刻有扭转局势效果、羽生表现格外突出,或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足够重要的?
野口美惠:从羽生11岁一直到27岁,我采访了他几乎所有的比赛,很难选择某一个瞬间。
2012年的尼斯世锦赛,我真是看到流泪。我觉得那是羽生选手“觉醒”的第一场比赛。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就有过好几次“在短节目落后,通过自由滑中实现大逆转”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充满力量的自由滑”是他独有的魅力。在短节目结束的夜晚,我总是在想“他一定会实现大逆转”,内心激动不已。
尽管在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的跳跃有失误,但我感觉他在做阿克塞尔四周跳时的专注力提升了。
这种“逆境力”就是他最大的魅力。对我自己来说也是这样,即使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也从他的逆境力中获得了很多力量,来完成各种工作。
澎湃新闻: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羽生结弦都被许许多多人喜欢,你的观察中,他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都喜欢他?
野口美惠:他比任何人都努力。我想,粉丝们是被他灵魂的力量所吸引的。
澎湃新闻:我们倾向于从原生家庭回顾一个运动员所能取得的成就和先天的性格,比如这次冬奥会中我们关注到备受瞩目的、从小就在各种鼓励和良好教育中成长的谷爱凌所表现出的自信。《羽生结弦:王者之路》中你也强调了羽生作为仙台人和灾民代表的身份,在日本的社会语境下,你怎样评价羽生的出身,以及早期经历和仙台地震在初登花滑舞台的年轻的他身上留下的烙印?
野口美惠:主要是“以前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样的感受(体验)更多吧。因为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羽生经常训练的冰场毁坏了,熟悉的风景也消失了,正常生活也变得异常困难。在这过程中,他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温暖的关怀,才得以重新开始滑冰,他的内心比以前更加敏感。
澎湃新闻:我们知道羽生结弦是一位关注度非常高的运动员,他自己也有写过传记,也有诸多关于他的传记,这种背景下,你希望通过《羽生结弦:王者之路》呈现怎样不一样的故事?
野口美惠:其他关于羽生选手的书籍都是以“作者是羽生结弦”的形式出现的,都是以他的视角分析思考了什么、如何奋斗、反省了什么等。《羽生结弦:王者之路》是以采访者我的视角来观察羽生选手的成长记录。
客观地讲,我是一边思考他的强项是什么,他的魅力是什么,一边完成写作的。如果你了解羽生选手强大的本质,并希望自己也能从中借鉴,那么《王者之路》将是一本简单易懂的书。
澎湃新闻:本次冬奥会你也来到了现场,这次中国对于羽生选手的关注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你感觉这次花滑比赛的气氛如何?
野口美惠:我感到羽生选手在中国人气很高啊,无论是微博上的人气,还是现场的人气。这次冬奥会没有向公众开放,我相信如果向公众开放的话,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羽生选手是那种可以从粉丝的欢呼中汲取更多力量的人,如果观众席上可以坐满中国的粉丝的话,他的表演就会更加努力。
野口美惠(のぐち よしえ)为《每日新闻》前记者,现为体育作家。自身拥有花样滑冰经验和裁判资格,通过现场采访对选手的技术层面和心理状况进行详细报道。著有《伊藤绿向阿克塞尔三周跳进发》、《才华:花滑选手教给你》(主妇之友出版社)、《布莱恩团队》和《布莱恩团队 300分的传说》(讲谈社翻译/出版)等。并为Number、AERA、《世界花滑》、《佳能·世界花滑网》等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