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春分:中国人追求人与自然平衡的节气

和节日节气相关的民俗,传承了上千年,蕴藏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现代社会,我们与传统民俗渐行渐远,但在某一个时刻,我们仍会被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惊艳

【编者按】

和节日节气相关的民俗,传承了上千年,蕴藏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现代社会,我们与传统民俗渐行渐远,但在某一个时刻,我们仍会被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惊艳,会被元宵的“花市灯如昼”打动,会在春节和中秋从遥远的他乡奔赴故乡。民俗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属于中国人的记忆。

澎湃新闻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合作,推出传统民俗节日栏目,介绍那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庆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这些民俗并未消失,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春分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节气,其历史或许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记叙尧舜事迹的《尚书·尧典》载录了一段尧命令羲氏与和氏制定历法的神话叙事,将“春分”称为“日中”。相传,尧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和观察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时刻。羲仲发现白天的时间长短居中,傍晚时候有朱雀七宿出现在天上,由此确定了春分之日。也就是说,春分的发现,建立了春天的坐标。

“春分”的“分”字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分昼夜,二是平分春季。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描绘了春分节气昼夜均等、冷热平衡的现象。春分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世界各地的昼夜都几乎等长,所以《礼记》《吕氏春秋》等文献干脆将“春分”称为“日夜分”。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除了平分昼夜,春分节气也是平分春季的标志。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到了春分,春季已经过半。比如《尧典》说春分“殷仲春”,就是能确定春季中间一个月。此时,民众纷纷涌向田野开始农业劳作,鸟兽也开始为生殖而交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分节气的到来,以一些典型的物候为标志,如春雷阵阵,闪电频繁等。自然界的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也有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来看,春分是农耕的重要节气。春分时节,温度回升,正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时候。此时,北方的冻土层已经完全融化,土壤透气性良好,我国大部分地区于开始进入播种季。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这一段记录很有意思,一方面说明早在南北朝时中国农民就把春分视为春耕标志。但提示民众春分节气到来的不是官府的通告,而是一种象乌鸦的鸟儿,它们在公鸡打鸣前就格格地啼叫,农民听到这种鸟的叫声就认为是耕种的季节到来了。另一方面,农民除了在春分日开始耕种之外,还在屋顶上种植戒火草。戒火草,又名慎火草,相传可以防火。宋人黄希旦的短诗《二月春将半》也描绘了宋代春分时节农民忙于耕作的情景:“二月春将半,农耕细雨中。花前轻薄子,醉倒笑春风。”当代也有农谚说:“惊蛰到春分,下种莫放松”。在黄淮平原和华北大部分地区,春分时节甚至已经处于农耕的末期和生长期的开始。所谓的“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描述的就是越冬返青的冬小麦进入积极生长期因而要努力劳作和进行田间管理的农业生产情景。

春分节气多发的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也引发了对人类行为的约束,形成了相关禁忌,比如房事禁忌。《礼记·月令》在描述春分的典型物候以后说:“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意思是在没有打雷之前的三天,有官吏先摇动着木铃,警告天下万民:要打雷了,大家的举止都检点些,要不然会生下肢体残缺不全的孩子,父母也要跟着遭殃!“戒其容止”包括夫妻不能同房。《淮南子·时则训》中也有类似《礼记·月令》的记录,高诱注解说:在雷电天气同房受孕,会生下有聋哑、斜视以及智力低下等问题的婴儿。西汉元始五年,《四时月令诏条》将春分雷电不能同房的禁忌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实施,具体文字内容与《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差异不大。

这种禁忌其实是古人将生殖活动与生物节律相联系的优生观念的重要体现。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都提出同房时必须注意气象和日月星辰的变化对子代的生理及人生轨迹有影响。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天气阴冷、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等恶劣的天气不利于受孕和优生。一方面,恶劣天气容易使人出现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生殖细胞的质量,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另一方面雷电天气中地球磁场会发生较大变化,人的生殖细胞突变、畸变的概率也相对增加。

春分时节平分了昼夜和寒暑,是一个阴阳平衡的节气,所以古人认为在饮食上也要禁止大热、大寒的食物,要保持饮食的寒热均衡。立春不仅是长木萌芽生长、冬眠动物苏醒的时节,也是人体血液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属于相对高峰期,所以食用较多的偏热、偏寒的食物,容易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在食用寒性食物,比如鱼虾时,可以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大蒜、韭菜等助阳的食物时,可以配以滋阴的蛋类,以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因为春分节气“昼夜均而寒暑平”,气温冷热适中,昼夜温差小,因此还成为对古人检查、校对度量衡的理想时间。《礼记·月令》说:“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度量是用以计量长短的器物,衡石是称量重量的器物,斗甬是量器,权概也是衡器、量器。在气温冷热适中,昼夜温差小的春分时节检定度量衡,不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这种行为是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古人早已认识到校验度量衡器具时外界条件会产生影响,因此根据他们对于自然节令的了解,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时间。

从上述习俗与禁忌来看,春分实际上是一个中国古人顺应自然节律,调整人的生产生活节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平衡的节气。在中国古代,从讲究平衡的观念出发,形成了诸多与春分有关的仪式和节令习俗。

比如春分祭日。祭日,即祭祀太阳神,是通过祭祀的方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形式。春分祭日习俗早在周代就已经存在。《礼记·祭仪》有“祭日于坛”的记录,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当时祭日的时间是“春分”,也就是说周天子在每年春分,到专用的祭坛上祭日,这一行为也被称为“朝日”。春分朝日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祭祀礼仪,《周礼·春官·典瑞》描述了先秦时期天子祭日的典型装扮:“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即:腰带上插大圭,手中执镇圭,圭的彩色衬垫是用玄黄朱白苍五种颜色织就,衬垫上还要横绕着画上五圈。祭日属于国家祭典,只能由天子、帝王主持。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解释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祭日仪式大多在京郊举行,北京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春分祭日的专用场所。

民间的春分节俗更多姿多彩,比如食用太阳糕、春菜和汤圆。春分节令食品的产生主要与春分过后万物复苏的自然现象有关。万物复苏,自然也是人体生长的重要时间,因此民间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太阳糕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众在春分日祭祀太阳的一种节日食品。太阳糕以糯米粉为主料,加上白糖、大枣等其他配料蒸制而成。太阳糕上往往印有报晓的朱红金鸡等象征太阳的图案;春菜是一种野生的苋菜。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采摘回去清洗干净以后,与鱼片一起煲成“春汤”。当地民众认为食用春菜能保佑一年四季平安健康。实际上,中医也认为在春天吃一些新鲜的绿色蔬菜比如韭菜、马兰头等有助于身体健康;在春分日,某些农业地区的民众还有食汤圆的习俗。人吃有馅料的汤圆,同时要做一些没有馅料的汤圆,煮熟以后用细竿串起来插到田埂边。这种食物叫做“粘雀子嘴”,主要是用来喂食鸟雀,以免它们破坏庄稼。虽然糯米汤圆比较粘,但也并非如同胶水那样能粘住鸟雀的嘴巴。“粘雀子嘴”更多的作用还是给鸟雀一些食物,让他们不要啄食庄稼幼苗。在保护幼苗的同时不残害鸟雀,这是中国农民选择的与自然相处的一种方式。

春分民俗活动中最有意思的可能是立蛋。民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谚语。中国民间认为春分这一日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所以每年春分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都会进行立蛋游戏。把鸡蛋竖立起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科学家分析认为,蛋确实可以竖立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蛋壳表面粗糙。未煮熟的鸡蛋内部密度不同,当鸡蛋立起,并静置一段时间以后,蛋黄下沉。当鸡蛋的重心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时,鸡蛋就可能被竖立起来。再加上如果能寻找到三个合适位置的蛋壳表面颗粒,就可以形成一个底座,将鸡蛋托举起来。春分立蛋作为一种游戏还传播到国外。据说1985年春分这一天,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艺术系一位教授和他的学生曾在一间房屋里,立起了204个蛋。直到现在,每到春分这一天,全世界都有不少人进行立蛋游戏。春分立蛋作为一种习俗,其实也是春分节气中蕴含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观念的显现。

当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与春分相关的思想、习俗也衰落难觅了,比如春分还曾是一个体现古老的凤凰崇拜的吉祥节气。《逸周书·时训》有“春分之日玄鸟至”的记录,后人将它解释为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作为春分节气的另外一个重要物候特征,并认为“玄鸟至”是先民依据鸟类活动情况判断季节的知识经验总结。实际上在早期神话中,“玄鸟”被认为是凤凰。《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商族起源神话。作为商族始祖的“玄鸟”不是黑鸟即燕子,而是神鸟凤凰。因为商族正是一个以凤鸟为图腾的古老族群。凤凰是寓意祥瑞的神鸟,它出现的春分也是一个吉祥的节气。

总的来说,春分节气中蕴含着追求人与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一理念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充满了可敬可佩的大智慧,即使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与价值。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与非遗研究室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评论专委会副主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