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书欧洲之博德利图书馆(01:06)
按照藏书量来说,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英图书馆。钱锺书和杨绛曾在这里苦读,钱锺书将其老馆译为“饱蠹楼”。位于老馆三楼的汉弗莱公爵图书馆是英国最古老的阅览室,这里也是《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中世纪图书馆的取景地。
有鉴于此,博德利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我的“英格兰图书馆之旅”的必访之地。
博德利图书馆是在15世纪由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捐建的汉弗莱图书馆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当时,汉弗莱公爵捐赠给牛津大学281部手稿,其中包括重要的古典文件,这座图书馆专门用来放他的赠书。汉弗莱图书馆于1488年开放,但开放约60年后,由于宗教改革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该馆被迫关闭。到1556年,馆藏的书流离失所,书桌被卖掉,阅览室也被医学院占用。
外交官托马斯·博德利爵士拯救了这座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的馆名也由此而来。博德利爵士是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的校友,1585年到1596年,他曾多次巡游欧洲,为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执行重要的外交任务。博德利和一个很富有的寡妇结婚,这大概也是他后来有实力捐赠图书馆的原因之一。博德利爵士退休后淡出公共事务,投入为牛津的学生们打造一座新图书馆的事业。1598年,他的捐款被接纳。新图书馆于1602年11月8日建成开放。除此之外,1610年,博德利爵士与伦敦书籍出版业公会(Stationers' Company of London)签约,使图书馆有权获得在该公会注册出版的每一本书。在博德利爵士的指引下,这座图书馆日益成为一座全国性图书馆。
书越来越多,图书馆相形见小。于是,1610年-1612年,热爱图书馆和书的博德利爵士筹划并出资对图书馆进行扩建,建成了“艺术角”部分。不幸的是,博德利爵士于1613年1月28日去世。在他葬礼的第二天,一个将图书馆扩建成四合院的工程开始了。这个宏伟目标也是博德利爵士生前的心愿。这些建筑物的用处是举办讲座和做考场,以取代博德利爵士所说的“那些破烂的小房间”,其扩建资金主要来自贷款和民众捐款。博德利爵士在他的遗嘱中特别叮嘱,用他留下来的钱为图书馆增加一个三层楼,以存放更多的书。后来,这些房间成为英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和画廊的诞生地。1619年,呈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竣工。其后续工作一直持续到1624年。如今,这些房间依然被用作阅览室和办公室。
博德利图书馆“四合院”入口
博德利图书馆“四合院”
博德利图书馆老楼前矗立着第三代彭布罗克伯爵威廉·赫伯特的青铜雕像,他向东注视着四合院。该伯爵曾于1617年到1630年间担任牛津大学校长。在他的呼吁下,彭布罗克学院于1624年创建,他还向博德利图书馆捐赠了许多手稿。1723年,第八代彭布罗克伯爵将赫伯特的雕像从家中移到博德利图书馆。有趣的是,很多人经常以为这是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雕像。
博德利图书馆老馆正门
威廉·赫伯特伯爵雕像
自从1968年以来,人们需要从神学院的前厅步入博德利图书馆的老楼。这座神学院就在博德利图书馆的“艺术角”的楼下。这座神学院建成于1483年,是哥德式建筑的杰作,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大学专用建筑。凡报名跟团参观汉弗莱图书馆的游客,都会首先目睹神学院的风采。神学院的穹顶含有455个精致的雕刻凸饰,包括字母、纹章和圣徒等。你若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雕刻中藏着有趣的故事:比如狐狸把鹅叼走,小男孩在森林里遇到熊,趴在拱门上方偷窥的小人等。据讲解员介绍,中世纪的石匠被赋予很多权利,他们可以任性地雕出自己想雕的东西。这座神学院创建之初被用于举办讲座、口试和神学讨论等,如今,它不再具有这些用途,却可以租来举办婚礼。
神学院穹顶雕刻
博德利图书馆老楼的亮点自然是汉弗莱公爵图书馆。这座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充满神秘。历史上,5位国王、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英国首相,以及奥斯卡·王尔德、C·S·刘易斯等作家,都曾在这座图书馆里或徜徉、或苦读。遗憾的是馆内禁止拍照,我只能将那些漂亮的彩绘横梁、沿墙壁的大学创始人的肖像,还有博德利爵士和查尔斯一世的半身像记在脑海里。我看到牛津本校的学生进进出出,他们继续在这里看书、上自习,似乎根本不会受到慕名而来的游客的影响。我不由得羡慕起来:他们坐在四五百年前的图书馆里,打开那些流传几个世纪的古书,仿佛穿越时空,和历史对话。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寻找启迪,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汉弗莱公爵图书馆(图片来自官网)
不过,先别垂头丧气,游客虽然不能自由翻阅汉弗莱公爵图书馆书架上的书,但可以在博德利图书馆的分馆韦斯顿图书馆大饱眼福。这里经常会围绕某主题举办古籍展。据讲解员说,韦斯顿图书馆一层的咖啡也非常好喝。
博德利图书馆分馆韦斯顿图书馆正在展出的古籍
(崔莹:记者、纪录片导演、专栏作家,爱丁堡大学博士,热爱行走和文学,喜欢收集世界各地的老插画书,出版有《英国插画师》《英国插画书拾珍》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