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生产战胜杀戮的故事

盟国凭借更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更雄厚的资金才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这些优势并非天生注定。

盟国凭借更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更雄厚的资金才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这些优势并非天生注定。同盟国对轴心国日益明显的物质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盟国工人通常不是外来劳工或受胁迫劳作,而是出于国民意志,自愿工作。第二,同盟国拥有更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因此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调用资源,并且把从亚洲、非洲和美洲那些未受战争波及地区收集而来的物资运送到前线。第三,到了1943年初,几乎所有美国、英国、苏联的工厂、运输系统和油田都远在德军装甲部队和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外。而且,盟国空军开始攻击轴心国生产体系,地面部队不久也加入进来。

1939年9月,全世界人口大约为20亿,其中约有10亿人是从事杀人活动的战士、游击队队员和军备生产者。胜利取决于轴心国或同盟国能否持续向战场上投送最多数量的士兵、武器和给养。将军、士兵和武器的相对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次要因素。

当世界大战在1941年底全面爆发时,全球大部分人口要么保持中立,要么支持盟国。英国及其殖民地、自治领,加上美国和苏联,共拥有超过4亿人,是三大轴心国人力资源的两倍多,这还不包括英国控制下的印度以及中国的庞大人口。分属于两大阵营的民众为战争创造的价值也很不平衡,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尽管德国占领了西欧、东欧部分地区以及苏联的欧洲部分领土,但到了1943年,三大盟国国内生产总值是德意日三国总和的两倍多。事实上,最终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6万亿美元(以2016年美元价值计算),几乎与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苏联的总和(3万亿美元)相当。

经济组织形式、工业生产方式、资源储备,三者密切相关,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纵观历史,人口少、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也并非不能击败体量大得多的对手。公元前480年,小国希腊阻止了薛西斯的巨型舰队。亚历山大大帝率领不到4万人的部队摧毁了波斯帝国大流士三世的庞大军队。埃尔南·科尔特斯的远征军终结了统治着约有400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而西班牙军队和土著盟友的作战力量只是这个数字的零头。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日本人口约4600万,大致为沙皇俄国近1.4亿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前者却取得了胜利。拿破仑既没有反法同盟的资源,也没有那么多人口,可奥地利、英国、普鲁士和俄国十几年来就是一直无法击败他。

然而,这些不对称战争只是历史的例外。拥有更多人口、更多资源的战败国通常是要么没有充分动员人力物力,要么工业和科技欠发达,或者认为在政治上接受停战条款比打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更划算。第二次世界大战证明,在其他所有因素(领导力、士气、武器装备质量等)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拥有最多人口和最多物资的一方获胜。

盟军承认,虽然经验丰富得多的敌人不可能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持续改进和升级业已精良的武器,但自己的士兵也很难通过训练就快速达到轴心国士兵的作战水平。面对眼前困境,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是进行军事总动员,比轴心国生产更多物资,动员更多人力。例如,盟军不一定非要制造出优于德国马克V型豹式坦克(6000辆),或所向披靡的马克Ⅵ型虎式坦克(超过1300辆)的武器。他们只要确保好用的T-34(所有类型超过8万辆)和稍弱一些的M4“谢尔曼”坦克(超过5万辆)的数量足够多,便能吞噬德军装甲部队。

到战争结束时,轴心国的武器质量或取得的突破性技术往往与同盟国不相上下,乃至更胜一筹,如StG-44突击步枪、MG-42轻机枪等轻武器,喷气式战斗机,德国Fw-190、日本中岛Ki-84“疾风”高性能活塞式战斗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弗里茨X无线制导反舰炸弹,潜艇换气装置,“大和”级战列舰,日本93式鱼雷等。然而这些武器要么产量太少,要么操作手不够,最终未能影响战争进程,或者单纯因为性能不稳定或不具备经济可行性而没有加入实战。潜艇换气装置、过氧化氢涡轮发动机、ⅩⅩⅠ级U型潜艇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便是公认可行的技术,但德国无法将天才技术与大规模快速生产相结合,因此直到1943-1944年才将它们转化为新式武器,或者根本就没有用于实战中。轴心国的技术突破有时还被盟军轰炸打断,例如英美对佩内明德(Peenemünde)V-2弹道导弹试验场和生产基地发动了一系列空袭,其规模之大,德国或日本空军望尘莫及。

轴心国士兵在战争开始时往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是到1944年就在数量上被盟军压制,人数之比不仅是1∶2或1∶3,更是1∶4或1∶5,飞机、车辆、火炮、舰船方面差距甚至更大。军事分析人员经常引用相当具体的定量数据,就此得出结论:一支军队若要克服数量和物质上的不利条件,素质必须相应更高,才能更高效地执行任务。也许这条法则可以解释为什么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每损失一名军人能杀死三名红军士兵,却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就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同军事联盟之间的战争。轴心国和同盟国各自具有截然不同的工业经济体系。对于轴心国来说不幸的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战争工业几乎没有互补性。三国既没有分享关键的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也不能彼此提供物资援助,盟国的战争机器却能更为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轴心国还倾向于用武器本身的质量和数量来衡量军事效能,但不重视同等重要的支持性基础设施。在诸如运输机、商船、机车、食品供应、药品、石油和金属生产等关键领域,盟国产量不仅超过轴心国,而且具有碾压性的优势。事实证明,卡车和带有毛毡衬里的靴子对战争的影响与机关枪、手榴弹一样重要。

战争初期,英法两国以及其他西欧民主国家在国内生产总值、领土面积、人口及自然资源等方面与未来的三大轴心国大体相当。尽管英国封锁了轴心国港口,使之无法相互协调资源,而且德国大部分军备生产能力才刚刚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但轴心国直到1942年中期还占有优势。法国在战争中被淘汰。U型潜艇阻碍英国进口商品,同时切断了帝国内部的贸易。德国占领了欧亚大陆从伏尔加河到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区。北非大部分地区由轴心国或倾向轴心国的中立国控制。日本在东太平洋将欧洲殖民政权和美国势力一扫而空。苏联和美国都没有完全动员起来。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等中立国与轴心国的关系更为密切。瑞典和瑞士同第三帝国保持贸易往来,找到了很多大发横财的方法。

然而到了1943年末,战争风向突变,或者说,对战争命脉——石油的控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苏联和美国加入英国的对德战争后,新联盟立即拥有了世界上大部分石油供应和海上航线的绝对控制权。其结果体现在飞行员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海军机动性大大提高,能够执行航程更远的任务,还组建了更多的摩托化师。英美海军联合作战,确保三个主要盟国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自然资源,互通有无,形成良性循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相当于英国在海外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储备库”,德国则无此优势。德国从非洲或美洲攫取的自然财富要远远少于英国和美国。

战前,全球石油主要来自四大产区:国内产量遥遥领先的美国(占世界产量的55%—60%)、苏联(8%—10%)、拉丁美洲(12%—15%)、大英帝国或其他欧洲大国控制的地区(12%—15%)。战争开始后,意大利对这些石油资源只能望洋兴叹。德国自身的油田十分贫瘠,即使加上石油资源丰富的罗马尼亚也无法满足需求。煤制油转化工厂仅满足德国消费量的20%多一点,不过至1944年,这一比例将飙升至50%以上。至1942年底,德军已经逼近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年产石油1900万桶的迈科普(Maikop),距离年产量3200万桶的格罗兹尼近在咫尺,甚至巴库也遥遥在望。仅巴库1.7亿桶的年产量就几乎是德国战前石油消费量的三倍之多。

然而苏军撤离前将迈科普油田付之一炬,德国人收获甚微。轴心国并非全球性石油生产国,国内产量也很低,所以它们欠缺工程经验、熟练工人和方式方法,无法将数百口被破坏的油井迅速恢复至满产状态。与其寄希望在战时开采高加索石油,然后再通过苏联铁路运回遥远的欧洲炼油厂,还不如投资升级罗马尼亚和东欧油田。日本虽然在中国台湾、东北和朝鲜半岛也能获得一些石油,但产量不到其需求的10%。日本战前石油消费量的80%以上进口自美国。1941年7月,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即使算上现有储存石油,再加上少量国内生产和替代进口来源,日本开战时的石油储备也只够消耗一年半左右。

至1941年,婆罗洲、爪哇和苏门答腊的油田产量约为6500万桶,约占世界年产量的4%。理论上讲,荷属东印度群岛就可以满足日本计划的所有战时消费量。然而荷兰人炸毁了该地区数百口油井,日本用亚洲石油替代美国石油的宏伟计划只实现了一部分。在最好的情况下,日本也只从那些没有被荷兰人破坏,或在此后轰炸中幸存的油田及炼油厂中获得其年消费量35%的油品。真正的挑战与其说是修复曾属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生产设备,不如说是设法通过美国空中和潜艇封锁,将石油运往本土。1944年,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原油和精炼产品只有一半送达日本。到1945年,大多数日本油轮在鱼雷攻击或轰炸中被击毁,石油进口完全停止。

第三帝国一共开采了超过25亿吨煤炭,以维持其庞大的电力、钢铁生产和煤炭液化需求。但相比之下,仅英美两国,煤炭年开采量就达到10亿吨。在粮食、饲料和肉类生产方面,双方差距更加明显。纳粹曾设想将德国殖民地内的农民转移到乌克兰种田。这个疯狂计划的生产力恐怕还不如效率低下的乌克兰集体农场。意大利和日本农业都是传统的小农耕作,缺乏苏联和美国那样的机械化手段和广阔的种植面积。1942年以后,粮食和燃料短缺变得尤为严重。作为唯一一个油田完全不受敌人任何形式攻击的主要交战国,美国生产的各类燃料几乎是其他所有盟国和轴心国之和的三倍。美国在战争期间生产了3.65亿桶航空燃油,是其他所有主要交战国总和的七倍。盟国消耗的航空燃料中,有90%来自美国,从而能够训练更多飞行员,制造更多飞机,飞行更多架次。

第三帝国在1939年将其25%的资源用于战争,到1944年战争支出则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75%。即便如此,两大阵营的军事生产还是出现了相当惊人的失衡。虽然德国战时经济有所改善,但依然无法与盟军不断扩大的优势相匹敌。仅苏联一国生产的坦克和火炮平台就超过了三个轴心国的总和。尽管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已经控制了我们现在所知的欧盟大部分地区,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一度超越英国,但整个大英帝国依然制造出17.7万架各类型飞机和22.6万门火炮,比德国的13.3万架飞机和7.3万门火炮都要多。造船方面,英国及其自治领的产量远远超过德国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总和。甚至在1939年,战前英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比德国的高,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也与第三帝国不相上下。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虽然战前德国和英国制造业产能大致相当,但德国农业部门效率极低,这意味着英国整体经济效率要高得多。

英国还可以从遥远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任意进口粮食,德国则只能在其邻近的被占领土上获取农产品。因此,即使美国没有直接出兵帮助英国,进行军事干预,即使苏联在1941年6月前一直为第三帝国提供物资,英国面对“闪电战”和德国计划中的两栖入侵,也依然能够坚持战斗,不屈不挠。

英国的粮食生产也实现了空前增长。由于来自北美及其殖民地的航线被德国U型潜艇掐断,传统的欧洲食品进口通道被关闭,因此英国一直是盟国中最易受到粮食短缺影响的国家。但事实上,在进口肉类和乳制品吨位激增的情况下,英国国内小麦和土豆产量大幅增加。美国是战争中最大的粮食供应国,平民的卡路里摄取量一直保持在战前水平,同时增加了蛋白质摄入。这是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结果。

事实上,盟国和轴心国在军事生产的各个领域,从坦克飞机,到火炮步枪,都存在相当惊人的不均衡性。1939年至1944年,美国经济总量史无前例地增长了55%,军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4%上升到了45%。即便如此,1944年的民用开支,按实际价值计算,几乎和1939年一样多。战争期间,其他所有经济体都把编制预算看作大炮和黄油之间的竞争,而美国经济增长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为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投资和民用消费领域都留有足够的预算空间。

美国经济之所以超级高效,主要得益于妇女和失业者创纪录地加入劳动大军,同时工作时间延长,改进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建造现代化的大型工厂,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开采国内的廉价化石燃料,筹集到不计其数的资金并投资到实业。相比之下,德国向工厂输送的奴隶劳工的生产效率要低得多。这些工厂在1942年后遭到轰炸,无法安全利用铁路、公路运输,石油和矿产供应也时断时续。毫无经济头脑的武装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Obergruppenführers)、地区总队长(Gruppenführers)分别相当于上将和中将。在被占领区大肆劫掠,组织大屠杀。军队和官僚机构中,纳粹党徒盛行贿赂,这就是为什么所谓的专业军官即使看到错误,也默不作声。战后,帝国总理府幕僚长汉斯·拉默斯(Hans Lammers)向盟军审讯人员提交了一份包括巨额现金和没收而来的地产清单——这是他付给纳粹头目及国防军军官的“奖励”,如古德里安得到了波兰的瓦尔特高庄园,冯·克莱斯特位于西里西亚的地产,冯·莱布的巴伐利亚庄园,海德里希在布雷绍少女峰地区的不动产,冯·伦德施泰特在西里西亚的房产和25万帝国马克。根据战后流行的说法,保守派贵族军官完全被希特勒放逐;而实际情况是,他们收受了奢华的生日礼物、馈赠品、补偿金,以及事实上的封口费,这是他们与纳粹政权之间的关系润滑剂。盟军方面,最接近授予军事指挥官奖金的事件是菲律宾政府在1942年2月给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及其部分参谋的大额银行转账,以感谢他们坚持保卫这个注定要陷落的群岛。

至1940年,除了来自邻近的斯堪的纳维亚、苏联、东欧和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些重要资源外,德国经济所必需的大部分进口货物都无法再通过海路抵达本土。如果不能获得苏联和东欧的燃料、矿石,第三帝国的战争就无以为继。自1940年初以来,苏联以优惠的信贷条款和运输条件,向德国交付了150万吨粮食、200万吨石油产品、14万吨锰和2.6万吨铬,然而希特勒却在1941年6月突袭苏联。

有很多理论解释轴心国为何会做出那些灾难性的战略决策,但每一个都不尽如人意。日本和德国经常自夸熟悉美国,实则知之甚少。德日观察到,美国军队在一战时期需要依赖欧洲的坦克、飞机、大炮才能作战,因此认定美国在1917-1918年没有能力生产出充足的战争物质。然而美国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就招募、装备并向欧洲派遣了一支200万人的远征军,并为陷入经济困境的英法两国提供资金和必不可缺的粮食、燃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炮弹、子弹和火药产量超过了所有协约国的总和。在最初一年的混乱之后,美国在18个月的开销就超过了英法在四年多时间用于战争生产和军事动员总和的一半,从而结束了战争。

比较而言,美国在表面上并没有像德国或日本那样安然度过大萧条。1940年,超过700万美国人失业,美国工业产能的四分之一仍处于闲置状态。德国人估计,美国要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才能恢复工业生产,到那时战争早就胜利结束了。没有一个轴心国预测到,1941年之后,会有超过2000万美国人加入劳动大军,劳动力规模将扩大50%以上。显然,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德国人都没有意识到,庞大的美国经济在大萧条之前就创造了全球40%以上的制造业产出。其闲置工厂和劳动力就算不能急剧扩张,也可以很容易重启。

德国人也许有理由相信美国不会参战,或者就算是参战了,也是不情不愿,不会进行经济和军事总动员。即使在欧洲战争爆发八个月后,美国人似乎仍然认为他们有机会避免战争,希特勒和他的敌人可以达成停战协议。安东尼·艾登以巧妙笔法,不露声色地讲述了1940年3月他在伦敦与美国外交官萨姆纳·威尔斯和美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之间的一段奇怪对话。艾登写道,威尔斯显然想知道,如果有一个国际组织能够监督双方裁军,即使面对德国长达数月的敌对行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都灭亡后,战争是否还能消弭。“他(威尔斯)解释说,希特勒曾就裁军问题与他进行长谈,并声称自己多次提出建议,但均遭到拒绝,特别是‘美英法共同军备库’。威尔斯问我,还记得这个方案吗?我回答说不知道,而且据我所信,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建议。这不符合希特勒反对国际合作的总体原则。”

英国长期的绥靖政策显然也迷惑了第三帝国。很少有德国人会预想到,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人口少得多的英国在军用车辆和火炮产量上已经与轴心国持平。事实上在战争中的每一年,英国制造的飞机总重量都超过了德国。在飞机生产总架数方面,英国除了1944年之外的每一年也力压德国空军。希特勒有一个坏习惯,总认为他的敌人之所以没有在1939年进行总动员,乃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英国舰队在1939年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在战争期间新建了包括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在内的大量水面舰艇和商船,比三个主要轴心国全部海军产量还要多。希特勒从未意识到,英国海军的重要性在于它能确保帝国得到大量用于生产的原料,尤其是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自然资源,以及中东的石油。这些原料来源地也基本上位于德军空袭和火箭的打击范围外。

日本在1945年3月之前一直没有受到美军轰炸的严重破坏。它在战争期间建造了16艘不同类型及大小的航空母舰,包括舰队航母、护航航母和轻型航母。如果不与美国对比,这的确是一项惊人成就。然而美国在同一时期部署了超过150艘轻型、护航及舰队航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盟国海运货轮的制造方式也不断改进。实业家亨利·凯泽(Henry Kaiser)的造船厂采用了新的零部件预制和流水线生产方法,使万吨商船“自由轮”的建造时间从230天左右缩短到24天。美国制造了2700多艘“自由轮”和500多艘体积更大、设计更优、速度更快的“胜利轮”,使得德国U型潜艇击沉美国货船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其生产速度。

1942年,制造一架自1937年开始投入生产的B-17轰炸机需花费54800个工时,但仅仅两年后,就只需要18600个工时了。同样令人吃惊的是,对于庞大而复杂的B-29轰炸机来说,工时也在急剧减少。第一千架从生产线下线的轰炸机所需工时是第四百架的一半。1941年至1944年,尽管美国工人收入增加了50%,劳动力成本却下降了三分之二,着实不可思议。没有哪个轴心国的生产效率能与美国相提并论。

到1944年,第三帝国总计至少动员了1000万现役军人,几乎与美国相当,所占人口比例远高于美国或苏联。而且德国人口比美国少了大约5500万,因而很快便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由于大批身强力壮的德国工人进入军队,因此就在入侵苏联后不久,第三帝国不得不从西欧占领区征召工人,并在东线强征奴隶劳工以弥补人力缺口。戴姆勒-奔驰和宝马等公司大幅增加编制,用征募来的外国人取代了应征入伍的德国熟练工人,最终外国劳工占到了总用工量的一半左右。讽刺的是,此前正是第三帝国大声疾呼,要把所谓的非雅利安劣等民族从德国领土上清除出去。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无法使德国企及盟国的生产能力。

战争一开始,苏联就在乌拉尔以东地区建设了庞大的坦克工厂,美国则在密歇根州建立起面积达350万平方英尺的威楼峦(Willow Run)B-24工厂。轴心国并没有类似这样的安全厂房。1939年1月,美国用于飞机生产的工业厂房面积约为950万平方英尺;到1944年底,这一数字猛增至1.65亿平方英尺,增加了16倍。此外,在战争初期的前18个月里,即便哈尔科夫和斯大林格勒的大型坦克制造厂均被摧毁或拆除,乌拉尔山以东的苏联工厂依然生产出数量比德国多得多的坦克、飞机、步枪,而且质量不相上下,甚至更好。第183号斯大林乌拉尔坦克工厂搬迁到下塔吉尔(Nizhny Tagil),并在那里进行扩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制造厂。

轴心国之所以没有在1939年至1941年间将其工业转为战争状态,原因之一是它们的征服太过容易,并习惯于以战养战。轴心国最初面对的欧洲敌军不仅组织混乱,不能有效投入作战,而且储备了大量战前生产的武器弹药。德国人将失败者的军备物资清理出来,整合进了自己的军队。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打败波兰、荷兰、比利时、法国,并在敦刻尔克击败英军后,第三帝国缴获了数以万计的军用车辆和火炮。仅在敦刻尔克,英国人就抛弃了2472个火炮平台(占抵达法国后所携的90%)和63879辆机动车辆(占登陆时的95%)。次年,当德军于6月22日入侵苏联时,只有部分武器装备是德国产品,其余部分则从欧洲没收而来的战利品中随意组合配置。短期内利用现成的各类装备(其中很多即将过时)似乎比统一生产更划算,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是后勤维护部门的噩梦,会阻碍技术进步,并导致自满情绪。

到1943年,除了V-1、V-2导弹和偶尔发动常规轰炸外,德国对苏联和英国工业中心的空袭基本上已经停止。德国空军的轰炸对英国生产几乎没有影响。到1944年第一季度,英国军需品产量比战争开始时增加了552%。相比之下,意大利在1944年底已经出局;德国工厂每天都遭到轰炸;日本大部分城市中心很快就要在1945年7月被夷为平地。

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满足了英国大约20%的战略物资需求,包括大规模航运燃料和食品,提供“自由轮”、DC-3运输机、C-47运输机和舰载飞机。1943年后,苏联以2000辆美国机车、1.1万节车皮、50万辆轮式和履带式车辆作为后盾,便能为足以击溃德军的700万名前线士兵提供充足补给。美国人和英国人则相互借鉴对方的独门绝技,比如优秀的劳斯莱斯梅林引擎由英国设计并工程化,美国生产后安装到P-51内,从而让该战斗机项目起死回生;英国人对“谢尔曼”坦克进行改装,将主炮升级为高速17磅炮(76.2毫米口径),创造了“萤火虫”坦克。战争结束时,美国将其战时生产的15%-20%的军事物质用于援助英国和苏联,此外还包括数目惊人的粮食产品。

主要大国对战时经济认识的关键差别也许在于,美国在建设制造军事装备的设施方面有着不可思议的洞察力。当希特勒谈论“奇迹武器”,墨索里尼吹嘘他的快速战列舰,日本帝国海军扬言它的两艘超级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时,美国则把重点放在燃料、军用卡车、重型设备、机床、吉普车、登陆艇、运输机、“自由轮”、无线电、军用口粮、军服、工具等不那么吸引眼球的物资上。令人震惊的是,不仅美国卡车产量是第三帝国的七倍,英国的卡车也比德国多10万辆以上(48万∶34.5万),甚至加拿大的军用车辆(815729)也有德国的两倍之多。

没有哪个德国人、日本人或意大利人能跟美国的私营实业家,如亨利·凯泽(凯泽铝业和凯泽钢铁)、威廉·努森(通用汽车)、查尔斯·索伦森(Charles Sorensor,福特汽车公司)等人相提并论。一大批成功的工业领袖创建巨型工厂,专注于少数特定型号的舰船和轰炸机,并按照流水线原则大批量生产,不断要求工厂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在这些巨头领导下,美国私营企业在短短4年内生产了近9万辆各种类型的坦克、超过25万门火炮、240万辆卡车、240万挺机枪、400多亿发子弹,还有807艘巡洋舰、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203艘潜艇,151艘各类航母,8艘战列舰,超过5000万吨商船,30万架飞机。

珍珠港事件后,由于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袭击中立的美国,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宣战,狂怒之中的美国民众一致要求对它们进行惩罚。与轴心国交战的这个国家熟练工人数量最多,燃料和金属资源最丰富,资本储备最雄厚,企业家群体最具创新精神。第三帝国原本以为苏联工业生产会因丢失其欧洲部分领土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英国就算还能苟延残喘,工业规模在20世纪40年代也会落后于德国,就像在30年代一样。然而事与愿违,两个国家的各类军火产量很快就超过了德国和日本。

总而言之,二战的胜利是一个生产战胜杀戮的正能量故事:制造商打败了杀人狂。

(本文摘自维克托·戴维斯·汉森著《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张炜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3月。)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