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编辑在读的11本中文原创书:假病与神游

暑天宜读清凉文字。这是本月的湃书单,我们推荐这11本中文原创新书,愿大家获得一份内心的清净。

暑天宜读清凉文字。这是本月的湃书单,我们推荐这11本中文原创新书,愿大家获得一份内心的清净。

《大宋开国》

范学辉/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趁着《梦华录》热播,读读宋史正当时。《大宋开国》是那种适合花几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的书,读完即可对建宋前后的历史有个大致了解,无缝衔接《梦华录》剧情。作者范学辉是专业的宋史学者,但写书一点都不“掉书袋”,极少引用原文,行云流水、化繁为简,把各种史料、史论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读此书时,有一种听@步军都虞候 宋史讲座的现场之感,非常畅快。虽然这样的写作方式难免遮掩了历史的复杂面向,但作为普及读物,我觉得尺度拿捏得很好。写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作者详细分析了藩镇和禁军的形势变化、宋太祖的心态、“释兵权”后的官职调整、制度建设以及其对整个宋朝“文盛武衰”的深远影响,鞭辟入里,深入浅出,非常精彩。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罗志田/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10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111年前的辛亥革命,缔造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那时候多数世界强国还是君主制,主要的共和制国家也就法国、美国等,或许即如这本书的作者罗志田老师所问:“在朝廷并无太多暴戾苛政的情形下,为何会发生革命?清朝何以骤然崩溃,革命何以轻易速成?”

这本书仔细考察了清代的最后十年,“展现清季自上而下的改革怎样走向自下而上的革命”。试摘录一节,来自于“别开四千年来一世界”这一章节:“对于朝廷是否真能实行立宪,当年海内外有不同立场、持不同取向之人,对其都不够信任,惟程度不同,反应也不同。革命党人的态度特别意味深长,他们一面公开否认朝廷能够立宪,其实内心对政府有信任,故也常发出‘不许’政府立宪的主张,甚至有人承认若立宪成功,革命就没希望了。这样,改革的进程本身,就成了对其正当性的论证方式和检验手段。若朝廷证明自己真能立宪,则可进入操作层面继续推进自上而下的改革;若朝廷被‘证明’不能立宪,则不论开国会还是革命,都是另一种自下而上的途径了。”

《汉代的谣言》

吕宗力/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秦汉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谣言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另一处则记载了传言“今年祖龙死”。至于秦的灭亡,缘起于吴广在草丛里的那一句“大楚兴陈胜王”,是众所周知的。西汉、东汉,此类谶纬、妖言、预言层出不穷。刘秀登基的诏书中,就直接引用谶纬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后来,刘秀命大臣尹敏编谶纬全集,这哥们直接夹带私货,“因其阙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用谶纬为自己讨官做。

《汉代的谣言》一书作者指出:“这些言论通常被视为虚妄、谬误、无稽、迷信,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怪诞不经的邪说,易为有心人利用来误导、愚民,颇类现代汉语所说的‘谣言’。”虽然资料丰富,但尚缺乏系统整理和严肃讨论。作者为了讲上述内容都包含在内,对谣言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一种未经证实但未必虚妄谬误、主要经口头传播(当然也可以文字为载体)的言论信息,经人际沟通、集体参与和广泛传播而构建成形。至于谣言的最初版本是否属无中生有,或谣言原创者(如果有的话)的动机是否故意捏造,并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第3页)在此基础上,他根据材料中的用词习惯,将谣言分为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谶言、谶谣、政治神话等多个类别。

从作者的论述来看,除了政治神话,其余的分类差别并不大,在秦汉的律令中,妄言、诽谤,以及非所宜言,都是与妖言并列的严重言论罪名,也都具有对上不敬、不利在上位者的性质。作者在辨析之后认为,“四种可以入罪的言论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有相当高的同质性,都属于违逆上意的大不敬罪。”特别是“非所宜言”像个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42页)所以,一则传言,被视为“妖言”还是“谣言”,其实并不十分讲究,端看在上位者的态度。比如,作者指出,东汉“妖言令”的打击对象,主要是在统治者看来有不良政治意图或不良政治影响者。换句话说,妖言内容对己有利,即使其言语可能妖异不经,统治当局有时也愿意表示宽容。而当一些“妖言”经事实检验成为灵验的“谶言”(通常是对正在当权者有利),原先被下狱、诛杀的案犯往往可以得到平反,甚至叙功。(74页)

因此,作者的重心在于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讨论这些谣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舆论、社会思潮,以及统治者对此的应对。作者指出:“西汉每到权力结构严重失衡之时,或东汉后期政争激化之时,朝野民间的批评流言就会汹涌而至。而自然灾异与社会危机也最易诱发讹言。西汉元成之际,宦官、外戚、朝臣相争,废立流言不绝,各地水旱连绵,民情扰攘,讹言纷传。当社会、政治秩序紊乱,以下犯上的妖言就容易浮现。批判性民谣多针对政策失误和吏治败坏,而西汉元成、两汉之际、东汉末年是民谣传播的高峰期。谶言、谶谣、政治神话每每出现于政局不稳、改朝换代之际。”(207页)而从传播的途径、方式来看,“非官方渠道谣言信息传播的高效率,可能与灾异或社会政治危机情境中人们的集体焦虑心态有关。在这种语境中,人们的不安全感、恐惧感会以倍数放大,对谣言类信息的需求大增,群体依赖意识增强……谣言信息传播中人们相互知会、相互刺激、相互慰藉”。(210页)“一旦妖言走向民众,进入非官方、非主流传播渠道,以妖异不经之言欺诳、煽惑众人,就可能形成对统治者不利的舆论,对统治秩序破坏、威胁极大。所以秦汉当局要以严刑峻法,及时封杀妖言。”

另一方面,由于整个社会深信各种形式的谣言,秦汉当局也会动用官方力量,大肆制造谶纬、谣言,为自己统治的合法化加持。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已到最后关头,他命人伪造大量符瑞,包括数万首歌谣,营造出获得广泛认同的舆论假象。而反王莽的势力则以“吏民歌吟思汉久矣”,证明人心思汉,新莽将败。东汉末年,曹魏臣僚向曹丕劝进,论证魏受天命、汉当禅魏的正当性时,除了引述图谶、符瑞,还必须以“百姓协歌谣之声”论证“汉氏衰废,行次已绝”,魏当受命。(89-90页)正反双方展开激烈的谣言大战,也就是舆论大战。

但这些谣言对普通百姓了解事情的真相可能并无帮助。作者在全书最后指出:“在信息占有极不对称的传统社会,不少谣言的始作俑者、推波助澜者,本身就是‘智者’。运作谣言为政治斗争武器的,不少也是智者。占有信息最完整、辟谣最力的官府,则往往最热衷于隐瞒信息、收藏真相。在信息制造、传播链上居于劣势的弱势群体,如果完全拒绝传闻类信息,他们又该从何处获知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用什么方式宣泄他们的情绪,宣示他们的诉求呢?”(230页)

在传统社会,谣言的起起落落是无解的。

《活在日本的鲁迅》

赵京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4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在鲁迅逝世13周年的时候,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在日本的鲁迅》关注的是日本的鲁迅研究,在思想史、学术史中的鲁迅一直活着,而且“东亚鲁迅”具有“世界意义”。

首先令我读进去的是本书首章长篇“导论”。这里提到,“‘二战’后日本知识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鲁迅逝世逢十几年的传统”,那么日本知识界究竟是如何纪念、讨论鲁迅的?从1946年到1976年,作者梳理了战后不同时代下日本思想舆论界对于鲁迅的讨论,一个非专业的读者从中即可理解“鲁迅”的生命力是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在书的最后,作者讲到“东亚鲁迅”并未展开更多论述,仅以韩国情况略作了说明,读到这里颇有些不满足,更想了解在韩国、在中国台湾,甚至是超越东亚范围的关于鲁迅的讨论,以及回过头来再审视和思考在鲁迅呐喊的这块土地上,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沈燕/著,漓江出版社,2022年4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这是一部用田野考察记录,讲述浙江德清一个乡村村民(主要是她的家庭)对待生老病死的态度和方式,勾勒出地方性医疗知识体系。书名中的“假病”,作者定义为一种相对较“虚”的,更进一步说是某种失序引发的病痛,这种病,村民们会“感觉到种不对劲,而且这种‘不对劲’有三个特征:其一,患病的突然性。这种病以前没有得过,无缘无故生发出来,并且来势汹汹,比如小阿姆的胳膊痛、小姑的失眠症。其二,‘拧’的病。原本只是小毛病,却怎么看都看不好,且不断复发,比如小姑家小孩的咳嗽、父亲的腰痛。其三,就是觉得身体不舒服,究竟何处不舒服,如何不舒服,却无法说清。母亲所谓的身上痛,并不能描述清楚,更多的是用‘不舒服’一词来说明。事实上,这三种情形并不能完全区分开,往往一种病里同时包含着这三个特征。”(76-78页)

村民遇到这种不对劲的病,首先考虑的是去湖墩庙小福菩萨、关仙婆(灵媒)那里咨询,寻找病因或求仙水。这并不意味着村民对西医的绝对排斥,而是这种不对劲的病可能是另一个世界即阴间的影响。既然病因来自阴间,那么治疗的办法也来自阴间,即安抚阴间的鬼魂,使阴阳之间的秩序重新有序。这样的疾病观、身体观,意味着将身体视为小宇宙,而人的一生,也就是小宇宙的运行。作者总结说:“也许对九里村村民来说,‘来到人世本身就被视为一种再生’,于是在某种意义上,死亡与出生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经过一个阈限期,通过一定的时间与仪式,才能被新的世界所接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葬礼过后还要举行三朝、七七、百日、三年满等仪式。在这三年中,近亲须一日三餐侍奉亡者,亡者每天也会回家吃饭,直到三年之后亡者在阴间有了户口,他才算真正成为阴间的‘人’。与之相应,婴儿出生之后要历经洗三朝、满月、百禄儿、周岁等仪式才逐渐被接纳为村子里的人。这种从生至死、死而复生的循环模式,表达着人们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宇宙观。同样的,与天上明月的阴晴圆缺相关联,初一是新月、十五是满月,它们象征着无尽的开始与结束,于是阴间的鬼魂也就得以在初一、十五重新回到人间,回到生前的家。”(132页)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这么理解,作者是以“假病”作为切口,描述九里村的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的互动关系。当然,这里的神圣空间并非冥府这么复杂,而是一个乡村的村民与祖先之间的人鬼关系。假病只有放在这个关系中去,才能被理解。比如她母亲在2012年身上疼痛,但去医院却未查出病因,于是去关仙婆那里咨询,结果牵出一个灵异的故事:

爷爷死后,因身边没钱,便在阴间谋了一份撑船的职业。据说这船叫伤司船,船上待着的都是些没有后代祭祀的野鬼,这些鬼既没钱又没吃的。爷爷的任务是每天撑着船,载着这些鬼到处讨饭吃。若有人身体较弱,惹到这些鬼,便会生病。患者可以烧点佛经给这些鬼,如此一来,鬼要到了钱,患者的病也就好了。那天,爷爷撑着船到了我家附近,想着回趟家看看,于是便把船停靠在了后面的这条小水沟里。当然,这条船上还有职位更大的管理者,爷爷只是个撑船的。当时,吴姓小孩正站在水里电鱼,船上的鬼们见了,便把他拉上了船,于是在阳间的他就意外身亡了。等爷爷从家出来,想救回那小孩,已经来不及了。从那时起,吴姓小孩便一直认为他的死是爷爷停了船的缘故。若当时爷爷没把船停靠在这儿,他便不会横死,如今也就摆起人家享受天伦之乐了。

吴姓小孩眼看着我们家生活越来越好,爷爷有了儿媳妇,又有了孙女,他心里更是嫉恨,于是便来捉弄我母亲,让她全身疼痛。关仙时,爷爷还问母亲:“他要把你拖上船你不晓得的啊?还好我及时赶到,把你拖了回来。”母亲想了想,没想起来,也许是在梦里。(64-65页)

作者在书中讲了很多类似的病痛故事,其核心都是人鬼之间的失序。其中既有吴姓小孩的报复,也有去世亲人要求定期祭拜、烧佛经,还有孤魂野鬼祟人等。其中最精彩的是第四章,描述她奶奶去世后葬礼的仪式以及后辈通过关仙婆与逝者对话的过程。在村民眼中,生者与逝者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即使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也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观念。通过亡人之嘴,作者总结了村民眼中阴间世界是怎样的存在:首先,是临死及刚死时候的相关事宜。其次,是亡人们在阴间的日常生活。再次,是阴间与阳间的联系。(136-140页)

如果将这个阴间与古代文献描述的阴间世界比照,会发现并无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对阴间世界的理解几千年来并没有根本的变化。比如村民拜忏烧佛经,换算为阴间的钱,在烧的过程中要防止其他野鬼来抢钱,这在古代笔记中多有记载,只是兑换率和防损耗的方式不同而已,其基本思路并无变化。

作者在第五章介绍了作为九里村神圣空间湖墩庙的各种祭拜活动情况,有意思的是,那里同时也成为村民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社交场所。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以日常生活化的方式交集。作者总结说:“村民们从出生、成长,直到死亡,在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都直接或间接与庙产生关联。可以说,庙的存在使人们了解自己从何处来,该如何顺利度过这一生,又将往何处去。庙就像是人生的中转站,在关键时刻给予人停留、思考、决定的时间。”(182页)

作者的考察,并非罗列这些碎片化的地方性知识,还指从身体感受到的疾痛出发,在病因观的追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生发出的看待自己身体、看待周围世界,甚至看待人生的价值观念体系。它包含着信仰与实践,最终指向的是向死而生。这里的“向死而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指村民们观念中生死共存的世界,具体指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祖先、鬼、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提醒着人们不可见世界的存在,并告诉人们顺利生活的策略;其二指村民们怀抱着对死的希望而生,他们知道死亡终将会来临,但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生的延续,并且可以在阳间就对死后的生活进行准备。这种向死而生的生活,给予了人们生的希望,同时又赋予了人死的从容。(235-236页)

作者在最后介绍了近年来流行于大城市的一种心理疗法即家庭系统排列,她认为这种治疗方式与九里村村民的疾病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许作者觉得,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神圣空间观念的逐渐式微之后,会有新一代可以接受的某种转化方式。也许人类总是能找到解决之道,但我并不乐观。

《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

王梆/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单读,2022年4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在阅读《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一书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王梆对于贫穷生活的体验并非是置身事外的观察,而是她自己生活的感受。正如她在序言中写下的:“这本书首先是一个在英生活的memoir(回忆录),其次才是我对英国社会政治,民生和文化的 observation (观察)。”对于自2010年起在英国生活,租住过伦敦市中心的廉租房,采访过养老院的无房老人,曾在保守党世代为王的选区参加科尔宾的工党活动,也在疫情期间参加志愿团队帮助孤寡病残的作者而言,贫穷并非是抽象的描述,而是切实的体验。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对于贫穷如何对个人尊严造成冲击的感受。王梆认为,英国是一个极其注重尊严的社会:写信多用敬语,普通人家的前花园往往比后花园修葺得更像皇家花园,做礼拜时永远穿最好的衣服,慈善店里的旧衣一定熨烫齐整,像新衣一样展示,给街头露宿者的新年礼物也一定要做成漂亮的礼包……但这种尊严感也让人与人之间表露痛苦和困难变得艰难。对此,王梆在播客“螺丝在拧紧”里表示:“你必须说一些非常接地气的话,‘what a patchy day’,然后别人就会从‘patchy’,灰蒙蒙的一种心态来面对你。‘Oh, yeah. Gloomy. Isn't it? ’怎么会这么糟糕呢?这个时候,你就很容易进入到别人内心的脆弱里。”在疫情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个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无地可去、失业多月、还不上贷款,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可能要比文字所报道的更令人绝望。如果希望真正去理解这种贫穷的质感,除去和他们一样生活之外,别无他法。

《娑罗馆清言·围炉夜话》

明·屠隆、清·王永彬/撰,卫绍生、祁文洁/注释,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暑天宜读清凉书,明清的清言小品就很应季,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应该是广受推崇的《菜根谭》,而屠隆的《娑罗馆清言》和《续娑罗馆清言》则是对开创这种庄禅意趣的清言传统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虽说书以“娑罗馆”之名标举佛理,其中也有不少“凡情自缚,则抟沙捻土,一身缠为葛藤;空观一成,则割水吹毛,四大等于枯木”之类的阐发,但细翻来,更多的还是“三径竹间,日华澹澹”“一编窗下,风雨潇潇”的诗家清景,以及“道上红尘,江中白浪,饶他南面百城;花间明月,松下凉风,输我北窗一枕”的渊明情怀,至于“催租吏只问家僮,知主人之不理生产;收稼奴径达主母,笑先生之向如外宾”这种调侃更是深谙世情方描绘得出。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围炉夜话》),参禅阅俗,读书修身,都是为了自适,劝世原是劝己,或许就像研究晚明小品的吴承学老师说的那样,“清言世界是晚明文人的浊世清梦——一种他们所追求而难以实现的理想或者正远离他们而去的现实”。

《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

田晓菲/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5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游历在任何时代都有其魅力,尤其是在巨变刚刚发生、边界骤然开放、流动空前频繁的时代。因为存在这样的相似以及更为复杂的不同,本书选取南北朝和十九世纪这两个相隔千年的历史时期,考察其间关于行旅和观照的不同领域、不同文体的作品,构成了一种“不同类型的学术写作”。

第一章由东晋士人对于山水的观照切入,探讨了中古时代对“观看”的言说和思辨,以及佛教的“观想”在这个时期对中国本土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提到“想”这个字在早期中古有着在头脑中以“心眼”而非“肉眼”观看对象的特定意义,“意所存曰思,仿佛如睹其容之处前曰想”。佛教强调“心”的力量,东晋文人则围绕“心”和“境”展开辩论,发生在头脑和想象中的远游似乎比身临其境的造访更受青睐。

第二章“异域之旅”从征行赋、征行记和法显的《佛国记》中,提炼出了“历史模式”和“天堂/地域模式”这两种观看世界的基本范式。其中《佛国记》还和四世纪晚期一位基督教徒前往近东圣地的朝圣旅行进行了对照,甚至被视为“现代长篇小说的遥远滥觞”。法显将中天竺描述为人间天堂,其余旅途则是艰险地狱,然而在狮子国一座佛殿中却发生了非常感性的一幕,法显在感慨积年游历、举目无旧的悲怀之中,“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乐园于是失落。

讨论十九世纪最早一批出使士人的海外游记的第四章大概是全书中最具可读性的部分,章节中选择的文本主要来自斌椿(1804-?)和张德彝(1847-1918),在缺乏可参考的欧美游记的情况下,他们必须言说存在于原有知识体系和世界观之外的食物。“性别”在这里构成了一个有趣的维度。斌椿评价西贡人“男子蓄发挽髻,多无须。女子赤足,无簪珥。所见莫辨雌雄”。然而在出使欧美时,因为张德彝和使团中的年轻男性尚未蓄须且留长辫、穿长袍,屡屡被本地人错认为女子,令其极为窘困。当他们看到西方社会上层阶级女性可以与异性自由交往以及夫妇在公共场合相伴同行时,惊叹困惑之余更强化了其对于性秩序混乱和“去男性化”的焦虑。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

范晔/著 顾湘/绘,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2年5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我喜爱的日剧《非自然死亡》里,我喜爱的演员石原里美扮演的法医有一句名台词:“有时间绝望,还不如去吃美食然后睡个觉。”这句台词移用于评价我喜爱的新书《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也很合宜。对当下常常失望、难过的我们来说,这本精致的小书,就是能够予人以宽慰的美食。

我认真想过,具体要用哪种美食来形容《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老实说,不大想得出。这本书乍看起来,还真有点儿古怪,仔细一品,实在是讨人喜欢,可爱极了。在前半部分的《动物手册》中,范晔老师不厌其烦地为各种根本不存在的幻想动物编写词条,甚至还给它们一个个起了拉丁文名字(显然,他最偏爱熊,书中关于熊的词条高达二十一个,远超其他各种动物),这种带有浓浓学究气的做法让我立刻想到博尔赫斯,他老人家就特别喜欢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玩这种游戏……而范晔老师一本正经地解说“天气浴豹”这种谐音哏,还拉来云豹、雪豹、雷豹、雨豹、雾豹作陪,又让我记起了柯拉柯夫斯基,这位哲学家写的那本《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同样庄重且滑稽……至于后半部分的《看不见的小猫和其他故事》,能够让人联想的作家就更多了:刘易斯·卡罗尔、A.A.米尔恩、尼尔·盖曼……不过,掉书袋的行为可以就此打住了,因为这分明搞错了重点,这本书的重点必须是——可爱!顾湘老师那如梦似幻又富于天真童趣的插画,与文字简直是太搭了,用“相得益彰”这类成语来形容都嫌不够贴切。看来看去,属兔的我,很想把那张“乌托邦尼兔”的插画,拿来用作社交媒体头像。

《新世界:亚非团结的中国实践与渊源》

殷之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新世界》梳理了万隆会议之后十余年间,在以亚非合作为主轴的第三世界去殖民化与解放运动高潮时期里,中国对“亚非团结”的认识与实践,并借此重述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与演变。如作者所说,我们今天对这段历史的记忆被某种失败主义情绪笼罩。“第三世界”从一个追寻政治主体性的自我表述,重新成为“不发达”的代名词。但是,《新世界》认为,与其将万隆作为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不如将其视为一个绵延的过程。在霸权与反霸权斗争这一漫长的全球史进程中,万隆及其背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主义政治实践,才真正将二十世纪的反抗与十九世纪的反抗区别开。今天,西方右翼民族主义政治的复兴,让我看到了一个十九世纪的幽灵,它将二十世纪革命进程中建立起的世界主义理想打碎,将十九世纪那种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请出坟墓,并给它戴上了族裔民族主义的面纱。正因如此,回顾二十世纪“新世界”诞生的历史尤为必要,它事关对于未来国际秩序的新的想象。

《椰风蕉雨:南洋故事集》

刘以鬯/著 梅子/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浪,2022年6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香港作家刘以鬯的这本南洋故事集,非常适合在当下的江南阅读,闷热、潮湿。知道刘以鬯多半源自王家卫,他的小说,诸如《对倒》《酒徒》,成就了王家卫的电影,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成了王家卫电影中很多人物的原型。因此读《椰风蕉雨》里的很多故事,会不自觉地将男女主人公设想成梁朝伟和张曼玉的模样。全书收录作家以客居南洋五年的记忆写成的两个中篇《星加坡故事》和《蕉风椰雨》(与书名形成了一种错置),以及40个短篇和20篇微型小说。故事多以爱情为主,报社编辑邂逅歌女,心有所属的女子被家人逼迫嫁给不喜欢的丑男,然而最终发现,她所心仪的男子只是渣男,丑男却默默关心,至死爱护着她。情节是王家卫式的,但是刘以鬯的文笔就比“墨镜王”有太多的想象力了。比如《星加坡故事》里写男主在歌台(类似于酒吧、夜总会)初见红歌星白玲小姐(《2046》里周慕云结识的旅馆邻居也叫白玲),当晚她着一身绿,绿衣、绿高跟鞋、绿手套、绿耳环,头上还插了一朵绿色的大丽花,“站在麦克风前显得非常突出,像在黑暗处看夜光表“。这个比喻可比王家卫电影里那些鸡汤式台词有趣多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