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散步:48位现代文人与上海》
蒋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钱锺书写《围城》时的住所,胡适在上海时期的居所,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发生地,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相识地,戴望舒的新婚居所,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足迹,施蛰存、“新感觉派”与愚园路的渊源,朱自清在福州路杏花楼的婚宴……本书选择48位文化名人,实地走访200余处地址,以散步的形式带领读者探索这些文人在上海留下的足迹,勾勒他们在这座城市的过往。
《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
徐前进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0世纪以来,汽车取代车马,成为公共道路的主角,它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塑造了现代人类的空间感、时间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社会景观。然而,汽车自身的状态却很少进入现代文本。本书试图完成一次大胆的写作实践。作者以自己的汽车为对象,下沉到日常生活中,描绘了汽车的真实状态以及人与车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车主,作者和4S店销售员、驾校师傅、出租车司机、修车工、交警、车险理赔人员等一同感受着汽车的存在。作为一名专业学者,作者在自己的车中构建了一个微小的思想空间,反思现代技术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周国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探讨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特质与得失,尤其是它被忽略、被误解的地方,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以《论语》为中心,结合《礼记》《左传》及相关论述,系统解读孔子的为己之学和为政之学,即如何做人与如何治国,亲亲相隐、以直报怨、义利之辨等千年以来聚讼不已的儒家“大哉问”,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质、得失以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也得到逐一讨论。
《汉家的日常》
侯旭东著,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在政治史、制度史之外另辟蹊径,立足关系思维,聚焦两汉时期上自朝廷,下至临湘侯国、西北边地的候官与各地传舍运作的日常形态,致力于揭示反复进行的事务中形成的不同位置的人与律令、制度、机构的错综关系,展示了国家日常运转与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生动细节,也对涉及两汉乃至整个王朝时期的不少基本看法提出了新认识。
《〈洛神赋〉九章》
戴燕著,商务印书馆
本书为戴燕教授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凡九章。作者从文学、艺术和历史等相关侧面,重建曹植写作《洛神赋》的文学背景与传播过程,以此突破“感甄”说和“思君”说的旧式解读,分析曹植写作《洛神赋》本来的寓意,并探究《洛神赋》跨越千年的文学生命力。
《后秦史》
尹波涛著,世间之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后秦是淝水之战后羌人姚苌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建立的割据政权。自公元384年四月姚苌在渭北马牧起兵,至417年八月东晋军队攻占长安、姚泓出降,后秦共历三主,存续34年。在极盛时期,后秦与北魏、东晋呈鼎足而立之势,在十六国后期具有重要地位。本书主要叙述后秦政权的历史,包括“建国前史”“建立与兴盛”“衰落与灭亡”及“政权结构”四个部分。在尽可能全面吸收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通论与专论相结合,在叙述后秦兴衰的基本过程之外,对建立后秦政权的姚氏集团在前、后赵及前秦政权统治下的活动,后秦建构自身正统的事迹及其政权结构等专题开展了研究。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
袁灿兴著,岳麓书社
公元755年,一场深刻改变大唐历史走向的巨变爆发,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大叛乱是中国历史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直接导致唐帝国的衰落与乱亡;还深刻影响后世数百年的政局与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本书是历史学者袁灿兴围绕这一巨变创作的非虚构历史作品。该书基于大量历史史料,以文学笔法展现安史之乱全过程,再现盛唐的繁华及崩裂。
《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
林鹄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和平,只是宋辽双方政策制定者有时正确、有时错误的决策导致的偶然结果。西夏叛宋、庆历增币与辽夏战争,惊破了宋人的太平幻梦,使其留下了深刻、持久的心理创伤。被认为赵匡胤之后最具英才的神宗皇帝,内心一角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浓重阴影,不顾元老重臣集体反对,一意支持性格偏激的王安石推行变法。这场大变革,完全改变了北宋历史,从此愈演愈烈的党争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成了宋朝最可怕的内忧,直到女真南下,汴梁陷落,北宋灭亡。党争以外患始,又以外患终……本书讲述的,是一些彼此勾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没有超越个人的历史必然性,有的只是特定人物在特定历史时刻,对特定问题做出的特定回应,以及相应产生的特定历史后果。
《阳明学十讲》
周志文著,上海聚珍·中华书局
“阳明整个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个‘异类’”,自小不受绳墨约束,不喜“儒家四平八稳的那套”,喜兵法韬略,有经略四方之志,后又对道教、佛教感兴趣。然真正“折节”做起正统儒家学问来,冲突、波折不断,困顿、挫折连连,好奇和怀疑促使他不断思考,促使他最终完成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阳明学。《阳明学十讲》是学者周志文先生基于讲稿整理而成的新作,秉持“有一分证据才能说一分话”的态度,通过对阳明学之前儒学历史的溯源、阳明学出现的背景分析、阳明人生与学术的论述、王门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王阳明“不世出之天姿”,“冠绝当代,卓立千古”的道德、功业与文章。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徐晋如著,雅书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文课》是一部新见迭出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作者从《诗经》讲到明清传奇,依本儒家诗教观,指出诗古文辞才是中国文学的正脉,风雅是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对中国文学的主流文体和主要作家作出全新的阐述。
《结古欢:吴大澂的仿古与传古》
李军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终其一生致力于金石文字之学的研究。所著有《说文古籀补》《愙斋集古录》《字说》《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权衡度量实验考》《古玉图考》等。
本书内容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吴大澂的西北之行与岭南之行,对访古、传古活动进行考察;二、在对吴大澂书画鉴藏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追溯其绘画的师法源流与个人喜好,讨论黄易《访碑图》对他的影响,是否如白谦慎先生所说那么巨大;三、以《集古图》为中心,探讨吴大澂对旧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并以他晚年参与《钦定承华事略补图》的编印为例,讨论彼时学者对石印术、照相术等技术的利用与讨论,窥探他对东渐新技术的态度。
《青色极简史》
包岩著,现代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探索青色色彩文化的书,讲述了中国青色的文化寓意演变发展历程,分析了青色所折射的兼容并包的中华民族特性和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哲学思想,展现了青色给予人们从朴素到华美的宽广审美尺度,从轻灵到沉稳的丰富视觉感受。结合常见的带“青”字词语的语义变化,器物及服饰色彩变化,提出了“青色是解密中华传统文化的颜色密码,是中国文化的色彩符号”的观点。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
孙振华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书是国内首次以综合性视野深入研究公共艺术的专著。本书从公共艺术的概念、特征、范畴、媒介和实践案例入手,在探讨公共艺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明晰公共艺术的学科立场,阐释公共艺术的时代维度,强调公共艺术在观念与方法上的自觉意识。本书明确提出了“做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怎么做公共艺术”等重要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公共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紧密联系。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汇集了尹吉男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此前积累的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作者追问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关于风格的类型标尺等问题,从图像的视角观照历史,引领艺术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风格研究与主题研究之外,讨论了图像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由此带出了他对中国古代图像史的总体思考,即要“超越审美”“超越真伪”,尊重“物”的独特性,并且努力思考“物”的意义,别具方法论创见。
《艺术第一眼》
徐佳和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书是沪上文艺评论人徐佳和的当代艺术评论集,书中勾勒了当代众多有影响的东西方艺术家、画家、摄影大师、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的上海之行以及他们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勾勒了上海艺术家在异乡对于艺术的艰苦探索、对于家乡的深情回望。从中可以了解这些当代艺术大家最主要的思想、成就和贡献,也更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与神韵。
《也错过,也相遇: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
徐秀丽著,壹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对作者已发表成果中关于个人、家庭、群体内容的重新整合。“个人”方面包括卢作孚、晏阳初、郑天挺、赵宝煦;“家庭”方面包括八路军婚恋、1949年后一个家庭的饮食儿女生活日常;“群体”方面包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扫盲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员、北大清华的教授治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