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7月7日至7月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然小暑“热气犹小”,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就气温而言,酷热使人难熬。但我国大部分疆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小暑期间,阳光和降水都很猛烈,对于农作物生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
莲叶间嬉戏的鱼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暑时节有两个重要的气候特征,一个是“出梅”,一个是“入伏”。阴雨不断的梅雨天气在小暑前后结束,如苏轼在《舶棹风》中说:“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三时,为夏至后半月,舶棹风指的是东南季风。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在夏至之后半个月左右,东南季风盛行时,梅雨期结束。此时正是小暑时节。
小暑和大暑这两个节气之间,我们会迎来“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上,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通常被人们称之为“酷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民间谚语生动地形容了这段时间的难熬。此时气温高、降水多,水汽蒸腾,人仿佛坐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宋代诗人陆游都曾感慨,“坐觉蒸炊釜甑中”,可见小暑难耐,古今亦然。但如果缺乏降水,造成伏旱,也不是农人愿意看到的。
小暑“三候”生动地以自然物象描绘了这一时期的酷热:“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这三候无一不体现了“热”。小暑时节即使有风吹过,也不能带来丝毫凉意,而是“温风”;蟋蟀也受不了酷热天气,躲到人们居住的房间中乘凉;鹰等猛禽哺育出的幼鸟也飞出巢穴,到空气相对清凉的空中开始练习捕食。
“小暑时,许多农作物和蔬菜瓜果已经成熟,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小暑‘食新’的习俗。”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对于农人,小暑也是收获的喜悦时节。由于小暑气候酷热难耐,这一节气也发展出许多“食补”的习俗,“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多、消耗大、湿气重,容易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和、手足水肿等症状。所以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解暑、健脾的食物。”
在上海庄行,有“伏羊节”,在小暑入伏左右开始,吃白切羊肉、喝烧酒是传统食俗。传统中医认为,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养生之道,符合“冬病夏治”“治未病”的辨证诊疗之道,民间一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养生经验。庄行的伏羊加烧酒,是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无数本地食客前往。
伏天吃羊肉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汉书》记载,皇帝“ 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天,皇帝与大臣们会共享羊肉。《汉书》中也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类似的“伏天吃羊”习俗,江苏徐州、安徽萧县也有吃伏羊的习俗,且也是两个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暑也是黄鳝最为肥美、营养价值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一些地方还有吃藕的习俗。” 程鹏说。
在水上乐园消暑的市民 视觉中国 图
小暑期间,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天贶节。天贶节在农历“六月六”,亦称“洗晒节、清暑节”等。“天贶节就在小暑左右,其中观莲、消暑、食俗和小暑期间的民俗都是近似的。”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民俗学博士方云说。
小暑之后出梅,天晴时光照强烈,是一年中最适合“晒”的时节。在六月,无处不“晒”。 皇室宫廷要晒銮驾与龙袍,佛宇禅宫则晒贝叶经书,文人墨客晒书画,民间则晒衣裳……热天晒过,可使之不生虫蠹。
小暑荷花盛开,是赏荷的最佳时机。伏日游于水滨,也有助于消暑。清人张英、王士祯编撰的《渊鉴类函》中记:“唐时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并无时节,故于伏日往来风亭水榭,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新荷苞酢,曲水流杯,笙歌通宵而罢。”
“六月六就在小暑前后,很多习俗都是相通的,很多民谚里的六月六也并非明确指定那一天,而是前后那段时间。”程鹏说,六月节也有“尝新”的习俗,比如在鲁南苏北等地,有“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馍馍羊肉汤”的谚语,就是讲这时候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正值夏收过后,可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
“民间斗蟋蟀的习俗,跟小暑也有些关联。”方云提到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斗蟋蟀是我国传统民俗游乐活动,‘小暑小捉,大暑大捉,立秋乱捉’,说的就是善斗值钱的大蟋蟀多在立夏后长成,小暑也是捉蟋蟀的好时机。”
“上海人旧称蟋蟀为‘财即’,寓意美好,故民间有捉蟋蟀之风俗。”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游红霞提及,斗蟋蟀也是上海历史悠久的民俗。旧时,人们习惯去闵行七宝一带(当时还是郊野农村地区)捉蟋蟀。至今,七宝古镇一带依旧传承和保护着相关民俗,“蟋蟀文化”不仅成为了七宝的文化名片,也寄托了上海都市人的民俗文化记忆。
“现代都市的人们距大自然愈行愈远,车水马龙的喧闹,让久居城市的我们难听到在乡间才能享受到的虫声、蛙声甚至蟋蟀的鸣叫声。先民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呈现出天籁和谐的景象,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心存美好向往的根本。”方云认为,经过二十四节气生产与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而产生的民间信俗、食俗、娱俗等,都是通过个人身体的感悟与力行,来应节而为、应时而为,这些才是二十四节气为我们塑造的中国时序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