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展现与世界交往的格局

7月2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发布座谈会,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行。

7月2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发布座谈会,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行。

《明清官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所辑档案,均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两朝原始档案。课题组依据所辑档案涉及的国家(地区),分为陆上丝绸之路编与海上丝绸之路编。陆上丝绸之路编分为四卷,分别是:过江之路卷、高山之路卷、沙漠之路卷、草原之路卷;海上丝绸之路编分为四卷,分别为:东洋之路卷、南洋之路卷、西洋之路卷、美洲之路卷。

书影

书影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魏洪涛介绍,《图典》由国内档案界、学术界、出版界联手推出,课题组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支撑。

据了解,书中所辑的档案,大抵按照档案文件形成时间依次编排。部分关于同一事件或主题的多件档案,编为一组,以最早时间进行排序。彩色印刷记录了档案本来的样貌与状态,但因版面有限,这套书以展示交流为主,从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7万余件档案中,辑录涉及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档案,从中进行甄选考证,梳理重要历史节点和相关史实。

以第一卷“过江之路卷”为例,该卷主要涉及横跨鸭绿江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所涉及的档案材料包括现存由中国人绘制的时间最早、尺寸最大的彩绘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有保存在我国的朝鲜王朝仪轨孤本《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等等。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展的《大明混一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展的《大明混一图》

“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课题首席专家李国荣介绍了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他表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共同选派18名专业人员组成专项课题组,工作历时6年。课题组介绍,2016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共同策划该课题,旨在从历史档案中寻根找据,通过对明清两朝中央政府所藏丝绸之路档案的系统整理,阐释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实况,《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图典》作为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共同编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这套书中涉及档案400余组,从中梳理出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八条线路,配以相关舆图、文物、历史图片及典籍记载。从档案文献的独特视角,对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进行全面的历史阐释。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文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杨艳秋等在学术研讨环节对“明清宫藏丝绸之路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课题进行评论,并指出:

该课题旨在解决明清时期是否仍然存在丝绸之路的历史悬疑问题。以往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大多关注汉唐时期,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被严重忽视和扭曲,甚至在清朝闭关锁国的传统认知影响下,不认可明清丝路的存在。课题成果通过巨量档案揭示,丝绸之路在明清时期并没有中断,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直在延续和伸展。

《图典》成果推出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八条线路的学术新说,是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创新。对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以往大多认为只是自新疆西行的陆上丝路和自南海下西洋的海上丝路。课题成果表明,随着工业时代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明清时期海陆丝绸之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八条线路,展现的是15-19世纪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格局。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指出,研究和总结古丝绸之路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和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图典》在丝绸之路文献整理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国家图书馆也发挥自身优势,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设立“一带一路文献整理研究专项”,不断推出重要出版成果。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