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饮食美学和科学的结合

《吃对了吗》,林卫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食在广州”。


《吃对了吗》,林卫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

《吃对了吗》,林卫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

“食在广州”。我祖籍新会,世居广州西关,是纯正的粤人,也是地道的广州人。但是,我对“食”全不理解,平常吃饭,囫囵吞枣,只求填饱肚子。有时和亲朋上馆子小叙,又只顾高谈阔论。即使摆上美馔珍馐,也像“牛嚼牡丹”,食而不知其味。

前两年,央视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看到了祖国各处有那么多美食,五花八门,色彩缤纷,虽然视觉上得到享受,但味觉却没有感觉,白流口水而已。最近,拜读了林卫辉君所著的几部有关饮食的著作,特别读了他的近著《吃对了吗》,让我懂得了“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饮食美学和科学结合的学问。

吃,是动物生存的第一要义。孟老夫子说:“食色性也。”对人类来说,食,是为了生存;色,是为了发展。这两者,是人类的根本问题。而“食”,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没有食物,不能生存,也谈不上生儿育女和人类的发展问题。

汉代的郦食其说得最坦率:“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老百姓就没有生存的可能,其他一切免谈。因此,在我国远古的神话中,就把对“食”有贡献者视为祖先或偶像,像“庖牺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为炎黄子孙,《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炎从火,黄从田,都和食物烹饪和获得有关。可见,我们祖先最重视的从来是“吃”亦即生存问题。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为祈求上天亦即自然界“风调雨顺”,给予人类丰厚的饮食物资,才能确保社会安定。因此,当时统治者和家家户户的百姓,都要向上天和祖先致祭。而“祭”字,上边从手从肉;下边的“示”,就是天神的意思。可见,远古的人,是以手拿着肉,亦即以食品拜祀上苍,为的也是希望能得到神明给予更丰厚的食品反馈。这样祭祀,又被视为“禮”(礼)。禮,左边的“示”指神;右边的“豊”,是贵重的盛器,里面盛的应是酒食。我国早期的经典《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犹可以致敬于鬼神”。从以饮食向鬼神献供致祭的做法中,可见食品分明是天人沟通的媒介,这又说明了“吃”的重要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们会把食物的制作精细化,人的味蕾也随着饮食制作而绽放。那“在陈绝粮”的孔夫子,尝过了饿肚子的滋味,不也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见解吗?而且,他老人家还提出“色恶,不食……割不正,不食”。这就是对食品的制作技术有严格的要求了。在文化不断积累向前发展的情况下,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家,对食物的种类越来越挑拣,味蕾越来越发达,烹饪的技巧越来越精致,于是出现了美食家。

有人喜欢吃,既懂得怎样才能吃得好,又能总结经验,写出了“食经”。像明清之际,李渔和袁枚分别在《闲情偶寄·饮馔部》和《随园食单》中,详细撰写了食品制作,还涉及与饮食有关的传说。这两位“吃货”的文章,写的生动有趣,上述两书也不失为我国古代有关饮食方面的名作。但是,它们都无法与卫辉君的《吃对了吗》等饮食著述相比。“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何况李渔和袁枚,而没有像卫辉君那样,具有美学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能把两者交融论述。

食品好吃或不好吃,主要是依靠人的味蕾来辨别。人,作为审美主体,具有味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当审美客体通过不同方式进入人的大脑皮质细胞中的不同区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从而对事物有不同的评价。当然,人类产生审美的渠道,是不同的,例如,看美术作品或书法,靠的是视觉;听音乐,靠的是听觉;观赏电影或舞台演出,靠的是视觉和听觉。至于食品好吃不好吃,主要则是通过味蕾产生的味觉进行判断,而不能“中看不中吃”。所以,“味”字,由从“口”的象形和从“未”的形声构成。当然,如果要让人胃口大开,当食物被捧上桌,即让审美主体垂涎三尺,那就要靠色、香、味三者俱全了。换言之,亦即要让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同时在大脑细胞不同区域产生强烈的刺激。就这一点来说,如果能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食品,那么,它触发味觉、嗅觉、视觉同时起动的审美过程,甚至要比其他艺术品种更为复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如何制作珍馐,备受重视。人们不是说,政治首脑要“调和鼎鼐”么?这就是把管治社会和处理自然界的能力,和烹饪的能力,作为比喻。自然界、社会和人、个人的关系,是存在矛盾的,这需要调和;同样,在食物中,有“甘、酸、苦、辣、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它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烹饪者也需要使它们调和,才能统一炮制出美味佳肴。正如《吕氏春秋》所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这是认为,食品本身各有不同的自然存在的滋味,要让它们齐一地综合调和起来,机会虽然很微小,但是,善于烹饪的厨师,又必须能够把不同物质的滋味调和起来。

“和”即和谐。按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存在矛盾统一的辩证特性,能够把矛盾或差异融合在一起,调和在一起,这就是“和”,就是美。所以,广州人也称美味为“和味”。如果事物只把同一的声音、同一的颜色、同一的味道,齐一地合在一起,这称之为“同”,同就是单调,它是不能产生美感的。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道理,《国语》一书,在“郑语”中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进一步,它还强调:“味一无果。”这就清楚地指出,要让食品具有美的滋味,需要把不同食品的不同性质,以及不同的烹煮手法,认真、仔细地调和起来。袁枚经常和厨师研究食物制作的方法,他说:“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厨师王小余也告诉他:“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

从孔夫子对美食的重视,到李渔、袁枚和诸多厨师不断记录和研究如何制作美味佳肴的方法,以及记录种种掌故的情况看,我们的先辈对“吃”的有关看法,已经超越把饮食仅仅作为维持生命的手段,而升华为属于哲学范畴的审美观问题。

有意思的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已把“味”不仅视为饮食审美的重要方面,而且把文学作品有没有“味”,视为它能否达到高层次水平的标尺。唐代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他们都把“味”作为诗文的审美要素。

本来,味觉主要是通过舌上味蕾来辨别食品的美味,但是,味又可以引申为产生旨趣的意思。蔡邕说:“味道守真。”这里,“味”作动词用,有品尝之义。“品”字从口,当然和“食”有关。所以,司空图和刘勰,从“味”的角度来评价诗文,分明是把美好的文学作品,视为“食粮”,它不是物质的,却是对人们有重要意义的精神食粮。

确实,诗文铿锵的声韵,优美的文采,加以更为重要的题旨,这些方面融为精神食粮,同样能够刺激人在大脑中贮存满足感觉的皮质细胞。在这里,以“味”或“滋味”的用词,来表现对精神食粮的审美感受,说明了它能让作为审美受体的读者,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正好清楚地表明,人们已经把饮食的“味”,进一步升华为属于文学中审美的标准。

其实,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在不同的阶段是会发展和演变的。不同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不同的宗教信仰,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都会让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不同的味觉,形成不同的饮食特色,这就出现了法国菜、俄罗斯菜、印度菜,以及中国菜中的粤菜、川菜、晋菜等八大菜系的区别。我特别注意到,卫辉君在他的大著中,在这些方面也有所阐述。

我不是“吃货”,更不会做菜。有几回,在美国,朋友盛情邀请我到他们家里聚会。做饭时,我吃惊地看到,他们竟拿出像辞典般厚厚的菜谱,选定了菜式,然后依样画葫芦,按照书上规定的制作程序烹煎,连调料该用多少克,计算火候的时间分秒,也按书上的规定进行。我不能不佩服他们在烹调时,也像在化学实验室中工作那样严谨。但我在中国菜馆参观时,从未见过名厨们拿着书本作业。当然,他们也有师傅传授烹饪的技艺,却不会“一部通书睇到老”,而是会按照条件的变化,了解食者的口味,也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趣,进行制作。于是,捧到桌上的食品,俨然是色香味俱全并且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品。以粤菜为例,“无鸡不定宴”,但不同的菜馆,不同的厨师,每店对鸡的烹调,厨师们各有不同的心得,于是就有了“清平鸡”“太爷鸡”“市师鸡”等区别。

总之,烹调之法,也像岳飞用兵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名厨在制作食品时,也和诗人一样,把不同的动植物、佐料,以及环境气氛,作为审美客体;厨师自己,是审美主体。制成的食品是审美载体;食客是审美受体。当食客咀嚼食物的时候,又会根据自己的嗜好,味蕾上会感受到不同的滋味。在这方面,“吃”的审美过程,与诗词的艺术创造,是相通的。显然,刘勰、司空图等评论家,把“味”这难以言传而更多属于主观感受方面的“虚”,和食物材料本身存在化学分子结构的“实”,相互结合,用以说明传统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艺术风格,这很能展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据我所知,卫辉君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这位研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校友,把食品“吃”的滋味,能运用生动流畅像平常说话一样又富有趣味的语言,传达出美味佳肴的“诗意”,这实在很不简单。有些著述中还带有彩照插图,那烧鹅、东坡肉的图片,让读者看得垂涎欲滴,而《吃对了吗》,即使不看插图,在作者生动的描写和叙论中,牵带出了不少与饮食有关的故事传闻,也能让读者感到趣味盎然。

作者这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主要论叙食品的原料,第二篇主要论叙配料的作用,第三篇主要论叙海鲜的特色,第四篇主要论叙食品的地方风味。就全书格局而言,它是一本具有学术性的论著。但是,作者把它分为四篇,分开为四十七个小节,每节冠以趣味性的小标题,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爱之深恨之切的香菜”等等,系统而又生动的描写,让人如读一篇篇悦目的散文,于是,食品的吃之滋味,也从作者的笔下溢出。卫辉君一方面查阅历史文献,描述我国有关饮食的资料,更重要的是,他根据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和食品工程学等科学原理,分析食品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味,以及食品为什么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利或有害的科学性问题。

老实说,我在吃东西时,只知道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读了《吃对了吗》,才知道是物理原理和化学的分子式等,在我的肚子里起着作用。像煮饭,卫辉君指出,用浅底锅与用深凹锅的效果,完全不同,若用深凹的锅,热气不是直接蒸发,而是以螺旋型转动或停留,这就能把米粒煮透煮熟,饭做出来,米香外溢,分外好吃。在端午节,广州人分外喜欢吃用糯米蒸成软中有韧的碱水粽。为什么这种食品有如此奥妙的特质?卫辉君告诉读者,原来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中有谷蛋白。谷蛋白有直链和支链两类。而糯米成分是支链淀粉,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分子结构相对不稳定,黏性较大。糯米中还有谷蛋白质,它有许多半胱氨酸,由硫原子和氢原子组成。当在糯米中加入碱,氢原子被调走,剩下的硫原子成为“二链硫”,糯米中的谷蛋白,便形成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被外力作用,就产生变形而不易断裂的效果。如果要咬断咀嚼,牙齿必须稍为用力。这就是筋道,亦即有一种粤语所谓“烟烟韧韧”有趣的味觉。又例如说鳝鱼为什么富有营养,于人体有益?是因为它的肉,每1100克有高达11.4克的脂肪;为什么它味道鲜美?是因为它每1100克的肉有高达118克的蛋白质。经过高温烹煮,其大分子发生美拉德反应,分解为呈鲜味的氨基酸;其小分子,则为味蕾所吸收,于是让人的味觉产生甘美的反应。我记得,在小时候,凡是生病后,家里往往给吃黄鳝炆饭,说是可以滋补身体。当时开怀大嚼,嘴巴充分发挥审美味作用,谁知在肠胃里,化学分子在大起科学的作用!

以上,是我拜读了《吃对了吗》后的一点心得。希望卫辉君能继续运用文理交融的本领,把我国的饮食学研究,向前推进。

本文为《吃对了吗》序言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