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看待全球变暖亟须历史视角

今夏全球多地爆发的极端高温再一次引起世人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好像总是在不断挑战极端的气候数值。

今夏全球多地爆发的极端高温再一次引起世人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好像总是在不断挑战极端的气候数值。每每此时,人们总是对当下出现的气候现象究竟在长时段的气候变迁中居于何等位置产生超乎寻常的好奇。让我们一次次深切感受到的极端降水、高温事件又究竟与全球变暖是否存在关联,是我们心中急切想知道的问题。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地球温度在2001-2020年较1850-1900年高出0.99℃(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然而,在看似前无古人的增温报道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与当前全球变暖现象作对比的参照时段并非过去2000年甚至更久,而是处于明清小冰期尾声阶段的1850-1900年。这样说并非意味着否定当前全球变暖现象,而是希望引起大家对参照系的关注,从而注意全球变暖问题的时间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全球变暖,亟须一个更长时间尺度的、更准确的多元参考。而且,全球变暖影响的表现也需要分区域来探讨,因为全世界不同自然环境的区域所表现出来的亦不相同。因此,只有拥有对更多不同时空下气候变化“是什么”的认识,才能丰富我们对当前全球变暖的认知。

但众所周知,拥有准确长期气象观测台站的历史在中国并不久远,器测天气是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后才出现的产物。最早有连续温度、降水记录的台站为北京,始于1841年,而上海的龙华台站始于1873年。这对我们认识历史时期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气候变化造成了天然的困难。

好在我国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和足够丰富且绵长的历史文献记载,这让中国在集成文献记载和自然证据重建过去气候变化方面在全世界独具特色。利用历史文献中的天气气候乃至物候记载重建高分辨率气候序列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器测历史较短的不足,让我们能够相对准确的复原历史气候变化。这当中日记因其记载气象信息的高分辨率性和空间信息清晰性的特点,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历史时期的日记现存分散且多数藏于高阁,公开整理出版的仍属少数,想要从中发现并获取有用的历史气候信息更如披沙拣金,实属不易。

唐晶的这部《基于日记资料的19世纪以来上海地区气候变化研究》新著,做的便是这番苦功夫。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全国多家图书馆所藏古代日记进行检索,更对上海图书馆所藏日记进行了地毯式的爬梳。在最后的附录部分作者列出了200余部日记的名称及记载天气信息的具体情况,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尚未出版的日记多达九成。傅斯年认为在考古研究中应“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而作者却完美的将之用于对于馆藏古人日记的搜索当中。在此基础上,“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一分记载,就复原一分。因为如此众多的日记中,真正能用于研究上海19世纪气候变化的只有区区十种而已。

日记得来不易,想用亦不易。古人写日记,虽在天气记载上扯谎的不多,但因是个人随性而记,漏记、缺记的情况却不少。毕竟写日记的是人,微雨、夜雨、骤雨等不易被察觉的气象表现被漏记的可能性高,日记突然中断的情况也有存在。这就要求研究者在使用日记前,需对相同年份、地点的两种或多种日记进行互校,还要将日记记载与同地器测资料进行对比,评估两者的均一性是否满足研究所需。在此基础上,作者发现了能够用于重建上海19世纪降水的宝贵日记记载,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此,才只是有了进行研究的文献支撑,其后的定量化、等级化处理和插补缺失记载以及选择降水日数与降水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才是真正构成重建高分辨率历史气候工作的基础。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枯燥、乏味、烦琐却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之后,作者给出了上海地区1800-2015年降水量的重建结果,这是目前为止上海地区近216年中时间精度最高的降水复原成果。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上海地区过去216年的梅雨和降水量序列做了深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了对两者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阶段性、周期性等特征更为丰富的认识。在梅雨期的各项参数分析中,作者得出从1995年以来入梅和出梅均异常推迟,梅雨量偏丰的结论,并从对梅雨周期的分析中预测未来10年上海地区防洪防涝形势会非常严峻的判断。

上海徐家汇气象台

上海徐家汇气象台

另外,在大家比较关心的暴雨日数和降水强度变化方面,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分析发现,1951-2015年上海地区暴雨日数以增加为主,暴雨频次的增幅高于1874-1950年。在降水强度方面,1951-2015年夏季、冬季、汛期和全年强度的增强趋势非常显著。这也就从更长时间尺度上,印证了上海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降水强度的增强,暴雨、大暴雨级别的降雨可能性呈增加的趋势。这对于未来应对城市洪涝灾害敲响了警钟。

上述结论只是全书给出的众多判断中的一部分,这些建立在扎实科学实证基础上的研究结果值得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这个全球变暖影响日益显现的当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实证性意义的工作,而非哗众取宠的虚无言辞。正如作者在全书最后所说的“如果我们对气候模型的预估结果熟视无睹,没有紧迫感的话,以致认为气候变化已有定论从而忽视对其开展研究,势必是不理性和短视的,一旦气候变化发生不可逆灾难性转变,我们能保证可以应对自如吗?”

唐晶的著作是典型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充分体现了历史地理学研究中词无一字虚的实学治学风格。著名历史学家邹逸麟先生曾说“搞历史地理,学术面比较窄,有兴趣的人也比较少,但它的研究是比较扎实的,走一步是一步。……我们搞历史地理学的学者,心里就是踏实。”我想唐晶的这部著作就是值得学习的踏实之作。

距离竺可桢先生经典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发表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后辈学者在此期间一直沿着竺先生的脚步不断推出新的成果,这些值得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被世人更多的关注。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