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画院与上海油画雕塑院皆为沪上历史悠久的艺术创作单位。那么,在当前的文化艺术语境下,青年画师们又是如何从个人视角认识传统、自然、以及日常生活的?
9月1日,由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联合主办的“界限之上学术对话展·2022——轻写实”在程十发美术馆开幕。展厅中,青年艺术家通过不同门类的艺术表达,阐释着各自探索的当代语境。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集结了来自上海中国画院与上海油画雕塑院的8位艺术家的八十余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雕塑、艺术装置等门类。与以往展览不同,此次展览以界限为学术对话的出发点,以“轻写实”为主题,关注学术,也看重趣味,强调交融与碰撞。主办方将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对话与不同艺术语境并置体现,如国画与油画、雕塑的界限,写实与抽象的界限,传统与当代的界限,中西艺术的界限。
展览现场
何为“轻写实”?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现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馆长的陈翔也是该展览的发起人,他解释道:“轻写实是一种适度的写实,它不同于写实主义的纯客观,也不同于超级写实的纯技巧或超现实主义的先验性。轻写实用写实的手法创作艺术品,并且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而这种融入既不淡化、也不强化。”
谈及举办“轻写实”展的初衷,陈翔告诉记者,“这一展览缘起于对青年一代艺术家创作的观察和思考。在体制内,写实依旧是一种主流,而今天这一代艺术家的写实跟过去的写实其实是不一样的。展览也是一种尝试,希望大家来关注这代艺术家的风格和其创作的意义。”同时,他也强调了展览所带有的研究倾向,即探讨这批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思想内涵。
展览现场
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江梅表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院的水墨画、油画与雕塑创作构成了上海主流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其反映国家叙事和现实题材的创作,还是注重艺术本体语言研究与个人经验表述的实践,兼容与创新的海派文化精神都得到非常鲜明的体现。
展览中,艺术样式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而门类的突破与沟通则成为另一大亮点。其中,来自上海中国画院的艺术家洪健、鲍莺都突破了中国画的界限,在视觉传达和人文互动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洪健《仿赵佶〈祥龙石图〉》
洪健将中国画作品《仿赵佶〈祥龙石图〉》翻做成艺术装置,把画中的施工栅栏与“祥龙石”搬到了现场,让艺术语境从二维扩大至三维空间。另一边,则是他对李公麟《五马图》的当代表达。其作品《甲午传统研习之一》以当代艺术观念为基础,重构了李公麟笔下的马匹“满川花”,将白描“满川花”及汉人奚官重置于一个三维空间里,赋予其新的色彩。他更多思考的是传统的笔墨语言、传统的符号如何运用于当代艺术语境与审美环境中。
洪健《甲午传统研习之一》
在转角处,鲍莺的互动装置作品《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则将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制作,使作品成像在屏幕中,观众在前拍手,通过声控呈现“聚集与分散”的效果,并随着不断的掌声在屏幕里还原作品。
在学生时代,鲍莺的绘画集中在人物画题材上,花卉与风景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存在。进入画院后,在与前辈、同行的长期互动中,她发现这些画科之间的界限存在着打通的可能。另外,她也发现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并非绝对隔离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之间的渗透。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鲍莺将日常生活的场景编织进画面中,这些有着朦胧背景的生活景象也呈现出独特的意向。
鲍莺《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鲍莺《隔》之一 隔音墙 纸本水墨
另一位关注日常生活的画师是周全,其绘画的题材通常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或者是其喜欢的事物。周全表示,“我通常加之以想象,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用最传统的手法和材料,诠释我对世界的理解与感受。比如猫是我这几年经常画的对象,我着迷于它们的复杂多变。我把它们当做人来描绘,我观察它们的在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它们的性格和心情。”
周全说,给动物画像的同时也是表达自己的内心,“通过拉低背景色调来营造一种内敛的视觉张力,希望观者可在这种私密而宁静的画面氛围中欣赏和感受,感受我的用心也行,感受自己的内心也行。”
周全《有猫的台面》
周全《猫蝶花图》 绢本设色
展厅中,观众除了可以看到中国画对西方艺术的借鉴与学习,同样也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向中国画意境的靠拢。其中,艺术家石至莹、鲁丹的油画布景中更多地加入了中国画诗词意境的表达。如《海浪系列》《云淡系列》等作品在油画的笔调中凸显空灵简淡的中国画境界。
展览现场
石至莹的作品大多是描绘石头、水波的质感。对于这些作品的创作经历,她表示,这些系列有意无意地对应着卡尔维诺所写的小说《帕洛马尔》,“小说的内容就是在描写这位帕先生从观察自然界到观察作为物质基础的城市生活,再到观察自己内心意识中去寻找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的关系。其实就像中国古代画谱中的各种山石法,树法,花鸟鱼虫画法,其实都是把对象的不同形态和质感转移成绘画语言,自然界有多丰富,绘画里就有多丰富的可能性。”
石至莹《海浪1,2》
石至莹《石头18-5(Stone 18-5)》
鲁丹所描绘的物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枕头、天上的云。鲁丹说:“人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呆久了,容易对身旁的事物产生一种认同感。当你孤独或者人安静下来的时候,你对这些你关注的物直接产生一种交流。尽管物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比如枕头它是无机物,但还是会产生一种认同感。而那组云,表现云浮动变幻的过程:一朵云从开始出现,到它逐渐飘近,到它最后又消散。而云的变化过程变成可逆的。”
鲁丹《凹》
鲁丹《一朵云的消亡史》
另外,展览也因雕塑的介入增加了趣味性与话题性。雕塑家林森的系列作品细腻、精巧,试图表现人与周遭发生共鸣的微小瞬间;而朱勇的作品也是对于人物的描绘,但更练达、充满力量。他采用裂的方式对塑造好的形象进行打碎、解构和重建,期望能够发掘艺术造型的新可能以及作品本身能够承载它的新涵义。
林森《天台》
林森《水月志》
朱勇《静思》
而李淜的《嗅汗》系列则是把与雕塑制作加工相关的场景创作成油画作品,将雕塑的三维空间置与绘画的平面画布上,在空间转换中追寻与探究艺术生产中劳作的气息。
李淜《嗅汗-4》
李淜《嗅汗-13》
对于这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表达,江梅说,“新一代的油雕院艺术家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跟过去老一代艺术家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生活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密集,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艺术表现上更加多元的时代。因此,在个人创作上,他们对于媒介材料的认识,相较而言,观念上更加开放,更多基于自身的创作需求,比较少受到某一种艺术样式或语言的限定。所以,他们的作品在形态上、语言上会显得更具有个人风格特点,更有当代感。”
陈翔则表示,“看他们的绘画,不仅仅要看他们在技术、工具上的探索,更主要的是看他们这些创新背后的思想根源。要了解他们的动力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依循的是怎样的思维逻辑?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关心和探讨的。”
“艺术家应该有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理念,全面的综合素养,这些是支撑其绘画的重要基石。也只有这样,其作品才会更加耐人寻味。”陈翔说。
据主办方介绍,未来上海的这两院还将继续保持学术上的联动与合作,举办类似的“学术对话”展示。此外,主办方也可以开展其它不同形式的“学术对话”活动。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