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张弘:半个世纪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在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中,无论是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所采取的都是较为理性和温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了从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变革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

文/张弘

私塾与学堂之争,实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一书,试图摒弃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的简单化评判,致力于史实勾勒,重建私塾学堂之争史实。其间,既能见到传统私塾在民间社会的根深蒂固,又可见到教育变革的曲折历程。

张弘:半个世纪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左松涛 著,北京三联书店 2017-4

晚清时期:私塾VS学堂

私塾处于民间基层,与古代皇权专制制度下的科举制息息相关。在传统中国的宗法社会之下,民间私塾具有多种功能。左松涛认为,私塾首先是教学场所,还可能具备提供有关文字、礼仪等服务功能;其次,私塾可能是地方乡里的“娱乐”与“信息”中心;第三,私塾还可能是当地医疗场所;第四,私塾还可能是当地民众的利益代理机构与调解处所。

近代之后,中国遭遇现代化的冲击,被统治者强行封闭的国门被迫打开。由此,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转型。筑基于皇权专制制度下,以科举制为核心所建立的教育制度,也面临着根本性的改革。晚清时期,清廷被外敌一败再败,中国的知识精英开始睁眼看世界,很快意识到器物层面的模仿西方列强仅为皮毛,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层面的变革才是关键。1901年清廷发布改革诏书,称“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迂儒谈正学,又往往不达事情”,朝廷要求官员“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各举所知、各抒己见”,由此进入清末10年新政。在此期间,1905年停废科举,兴办学堂成为诸多变革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而新式学校开始快速发展。

张弘:半个世纪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慈禧太后默许下的清末十年新政

1905年,全国小学堂近6241所,一年后激增为22328所,并不断增多。由此,对私塾形成了巨大冲击。山西一些乡塾的塾生因盗匪骚扰,转往更为安全的城内学堂。部分家塾、族塾及若干同业公会所办学塾,或改为学堂,或直接停办。在浙江嘉兴,以识字为主的蒙塾,因为学堂不收费而关门。因学堂兴起,不少塾师下岗又改业乏术,向有关当局请愿成为常见活动。1907年,奉天举办塾师资格认定考试,无法取得资格的塾师聚集在提学司衙门前,再三哀求提学使给予饭碗。一些地区成立讲习所,劝令塾师定期去学习,改良教育方法。相当数量的塾师进入师范学堂,成为各类教习。有的塾师主动将自己的馆地改为学堂。

张弘:半个世纪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私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堂自此一帆风顺,摧枯拉朽。在湖北黄陂,一些乡民视学堂为平学校,“多不肯入”。由于课程混乱,以及教师素质太差,先读家塾,后入学堂的郭沫若对学堂印象极坏。私塾改良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揭示,尽管有着政府层面的强力推进,私塾仍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首先,因为财力、人力资源有限,学堂一时无法在城乡普及推广;第二,推广新式学堂将导致原有的塾师失业,他们势必会反对;其三,学堂乃新生事物,民众需要一个接受过程,若一味用强,则可能引发民众反对。因此,私塾改良就必不可少。1911年7月,清廷召开学部会议,通过的《义务教育章程》给私塾留下了改良的空间,但其合法性深受质疑。此前,一些省都由民间自发成立了私塾改良会,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联络官方,“强迫改良”。1906年到1911年,清廷在22个行省共任命了51名提学使,发展新式教育。一些省成立了劝学所,负责私塾改良。但是,直到清廷灭亡,学部也没有成立有直接隶属关系、专门负责私塾改良的机构。

民国时期:私塾VS学校

进入北洋时期(1912-1927)之后,私塾改良的步伐更加稳健。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3年3月底,京师学务局动用警方力量,强行解散北京一些不合格的学塾。四个月先后有约150处私塾遭到干涉、解散,学童被分配至附近各公、私立小学读书。奉天、黑龙江、广东等省均稳步推进。各地劝学人员身处地方与政府之间,进退维谷。而通俗教育演讲员、报社记者、学校师生及政党党员都曾加入改良私塾的队伍,宣传学校的好处,私塾的坏处。

张弘:半个世纪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私塾教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国民党人一度推行“私塾党化”,规定各私塾必须开设“三民主义”和“中国革命史”课程等等,但在1930年代初即全面退潮。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1305号训令,命令各省市取缔私塾。1931年,教育部又制定了相对温和的“私塾学校化”政策,但部分省份仍实行激进政策。1935年之后,教育部推行义务教育,短期小学等增长极为迅速。由于很多地方的儿童可以免费入学,进入学校读书的儿童人数大幅增长。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私塾在很多省份依然存在。

从私塾到学校的成功变革

在我看来,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实际是几个层面的问题:1.现代化背景之下,传统的儒家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私学与公学);2.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价值之争;3.固有的儒生集团与新晋五四一代的地位之争、职业之争;4.国家权力对教育的介入与基层社会固有的教育模式之争。总体而言,在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中,无论是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所采取的都是较为理性和温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了从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变革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

民国期间,中国的大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学术成就,都很突出。无论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清华、北大等国立大学,圣约翰、燕京等教会大学,南开、复旦等私立大学,均各有特色,且各有成就。而西南联大,更可谓民国教育的硕果。而传统文化,也很好地实现了与时俱进,例如,1920年创办的无锡国专,1918年欧阳竟无和章太炎、陈三立等人在紧靠秦淮河畔的南京半边街创立的支那内学院(佛学院)等,都培养了很多人才。而这一时期,也是国学大师辈出的时代。

张弘:半个世纪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圣约翰大学

从私塾到学校的变革,从清末十年到1949年,这一过程长达半个世纪。无论是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这一变革始终没有停歇,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实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眼光上,《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宏观视野尚不够开阔;在史观上,作者缺乏现代意识;在研究上,缺乏足够的总结和提炼,脉络不够清晰和分明;在写作上,部分章节史料堆积过甚,未能去粗取精。此外,抗战时期这一部分基本处于空白。当然,这是更高的评判标准。而这一领域,也有待于后来的研究者深入耕耘。(文/张弘。本文系腾讯文化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