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9月24日,2022年第一期SEA-Hi!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行。论坛以“一起创未来”为主题,与会嘉宾探讨了在新兴技术为城市所带来的智能化的“未来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表示,在技术上,明天的技术一定是过去不曾有过的,但城市规划的原点是对社会的理想,人和人的温暖是初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则讲述了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城市规划与运营管理。
SEA-Hi!论坛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
吴志强以未来城市·智慧规划为演讲话题,他说,“未来城市”这个问题在2000年的时候就被真正地问到了。“当时是在一个世界级的大会上展望21世纪的城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起一本写于1883年的书《从2000年回来》。这本书是1883年的美国人写2000年的城市,称自己从2000年的城市回到1883年,并以2000年人的眼光批判1883年的美国生活。作者批判1883年,就是批判城市今天的社会问题,本应是理想社会状态的2000年的社会问题依旧存在。这里指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没有完成。但是,另外一面,书中所描写的未来生活中的技术革命,几乎全完成了。例如,书中说2000年的人回看1883年的人是愚蠢的,后者还在用现钱,而未来是一张卡就能解决(支付)。未来人家里挂的油画是会动的。真准呀。”
吴志强
吴志强说,在做城市规划时,人和人的温暖是初心,对社会的理想是原点,这也是规划师要去追逐的。而在技术上,明天的技术一定是过去不曾有过的。
谈及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师的经历,吴志强回忆了自己于1988年在巴黎时调研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重新认识。“当时正逢祖国高速发展时期,而巴黎让我重新认识了城市规划。在那里,我们为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层面建立了‘病历卡’,就像人的病历卡一样。这其实就是‘房历卡’,是城市生命旅程的记录。后来,我把这一功能用在世博会旧城改建上,给世博会的每一个房屋建‘房历卡’。”
奥斯曼开辟的巴黎道路示意图
巴黎城区
“此外,我同事做的另外一个区是柏林36邮政区,那是土耳其人最最密集的区,在这两个区所对比下的城市研究,让我对城市改建、城市生命的维护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识。设计新房屋就像是一个新生儿的诞生,但城市里依然有大量的老房屋。今天所说的城市更新是指两者,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时间长度,是规划师真正要做的事情。城市是个生命体,这点非常重要。在西方有一句话,变成爸爸很容易,但是要当好爸爸很难。”
同时,吴志强以其iSpace 001项目为例,强调了当下社会应关心平时关注不到的人物。他说,中国有那么多老年人,他们都是孤寡老人,孩子都不在,而iSpace 001项目就是将为宇航员服务的设施运用到老年住宅中,用以便利他们的日常生活。据悉,这一试验场所落在上海同济新村的老住房里,并进行了精准测试。
“福元宇宙”数字交互项目
“福元宇宙”数字交互项目
此外,吴志强还谈及了元宇宙、数字技术。他说,因为有了Vision,所以人类与动物不一样,有宗教,有思想理念,有艺术,有一种理想的社会装在心里。“大家不要觉得元宇宙是很不一样的世界,这只是人类有了数字社会后本能的共同建构。Vision就是虚拟世界的源头,元宇宙源自内心的梦想。”
他以7月在福州召开的“数字中国”大会为例,其团队以 “福元宇宙” 为主题的数字交互项目点亮了“数字中国”大会。该项目选择福州闽江两岸以及会展岛的特色三处典型区域,展开的一次“R真实场景+AR技术”现场数字灯光数字与虚拟艺术相结合,融入中国文化、科技及“龙、鱼”、展会吉祥物等形象,以构建数字世界下的人类新家园为核心,通过手机,给现场市民带来沉浸式的超视觉体验。同时,其团队建立了大城市数库,基于高精度、高频度、高广度的城市大数据,通过对城市发展历史规律的机器学习,对城市空间及其之上的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系统的目标选择提供多可能和多方案的比较,帮助决策者和规划师预见未来趋势。
吴志强说,规划师不需要惧怕未来。“未来城市永远站在初心的原点,不要忘记‘人的美好生活’永远是我们的初始点,不管走多远,都要回归。‘虚’和‘实’都一样,都是为城市人们的基本生活服务。”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
那么,在城市规划之后,运行管理又如何与之相辅相成?徐惠丽以数实互映下的规划与运管为演讲话题,讲述了数字化管理是如何在日常管理中落地的。她说,从“相辅相成”的角度看,城市规划是城市运行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盘,是一切城市运行的出发点。而将规划时的科学预测、对未来的畅想,充满艺术气息和想象空间的城市真正变成生活,则离不开城市运行。“上海在城市数字底座建设的过程中,已摒弃了传统的建一张图的概念,而是在做一个‘汽车底盘’,甚至包含了‘发动机’。这个底盘构建,更多的是基于未来实体城市的虚拟映射,来看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的关系。在这个巨系统中,会形成虚实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关系。”
徐惠丽
徐惠丽说,在数实互映背景下,线上的城市空间和线下的城市空间其实一直在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从原先考虑的线性的关系正在变成一种立体的、实时的、不断互动的交互、循环的关系。她以南市水厂为例。南市水厂是一座百年老水厂,它是中国人自主建设的一座水厂,也是现在上海三座超过百年历史的水厂之一,至今仍然在为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的市民提供日常饮用水服务。“南市水厂大量建筑物在地下,外在形象更像一个小公园。这样的百年老水厂在城市更新城市发展中,作为一个数字化管理的水厂正在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在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以及应急演练中,运用了数字化技术作为支撑,使得老水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华丽转身。可见,数字化技术在城市的新发展中有无数可以互相融合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在哪里,就需要我们规划设计师们的智慧和想象力了。”此外,徐惠丽以世博文化公园为案例,讲述该公园在设计之初便已进行数字化的运行管理规划,对环境管理、夜间治安、大客流、现场服务等都起到了保障作用。
南市水厂全貌
南市水厂数字化管理
此外,她讲述了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的数字化。“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跟数字化已经深度融合在一起,用数字化的思维,用‘未来城市’的思维在规划五个新城的发展。而在数字化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安全威胁感知、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等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机体,对此,徐惠丽强调了人的参与。“很多资源产生是因为人,很多问题产生还是因为人。所以,我们要让市民最充分地参与到我们的规划、建设和运行中来。”
2019年1月即将全面开工的世博文化公园地块和2021年12月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
在论坛中,科幻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韩松以“城市,让未来生活更美好”为题,探讨未来的城市。提到这一主题,就会让人想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颇具未来感的科技和经济成就展现在浦江之滨,吸引了无数人来现场观看。
韩松表示,未来的城市会如何一直是科幻作家和未来学家们想象的命题。“1860年,法尔纳就曾经想象过20世纪的巴黎人,住在摩天大楼里,用着复印机、打印机,甚至坐上了磁悬浮。还有人设想,地球的资源枯竭,人口膨胀,人类可以搬到地下或海里去生活……”他说,城市概念在拓展:有金涛笔下南极大陆下的城市,以远离资源枯竭的大陆;有航天专家陆季眼中的月球城市,以接待走出地球摇篮的人类;有陈楸帆描写的碳中和实现后的新型城市,以拥抱绿色文明;有刘慈欣描写的建在纳米尺度上的城市,以减少物质消耗;有何夕设想在普朗克空间建造移民城市,用来转移膨胀的人口。
韩松在线上讲述未来城市
“说到城市,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有位叫双翅目的科幻作家写了一个故事:由于人类管理失误,春节来临时,计算机算法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把本来应该在全国各地的人发到了北京。想一想,一夜之间十几亿人聚集在一座城市,是个什么情况?这就提醒人们,在我们的生活日益依靠科技时,城市越是智能越要以人为本。”在他看来,未来城市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基本生存条件和必需品保障,食宿仍然最重要,而电力、芯片、医药、养老设施也都成了必需品;二是人类生存提级,城市要为居民提供更多福利,包括艺术、创造活动、自由及获得尊重;三是生存价值,要回应居民更深切关心的问题,即活着是为了什么目的,给出人生和宇宙的答案,这可能是超乎物质的考虑。
风语筑元宇宙数字艺术馆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说,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在随着新兴技术的进步和交往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作为规划师,我们常常去思考未来城市是怎样的?
据了解,未来SEA-Hi!论坛还将策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气候应对”等诸多城市规划和未来城市发展相关主题,希望以此孵化出更多有前瞻性、符合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