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进博会“上海非遗客厅”:沉香,抵达清雅生活的角落

每年进博会期间,设在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都会如约而至,以场景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上海非遗的光彩

每年进博会期间,设在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都会如约而至,以场景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上海非遗的光彩。

今年,第五届进博会将于11月4日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已经陈列完毕,静待观众。走进今年的“非遗客厅”,目之所及,皆是非遗。7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共计50余件展品错落有致地陈列其中。

其中,博古架上的沉香摆件“猴王出世”虽是一个小件,却气韵生动,猴王横空出世、冲天一吼的瞬间,被雕工凝刻在一方沉香木中。观者低头仔细端详,厚重馥郁的香气又逸散而来,带来视觉之外的又一重体验。

进博会前夕,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沉香香品制作技艺”传承人任刚,他讲述了这件藏品以及沉香香品制作技艺背后的故事。

陈翔摆件“猴王出世”。


沉香雕刻“先秉天意,再续人情”

“猴王出世”长14cm、宽10cm、高7cm,摆在案头赏玩大小适宜,并不夺目。但沉香木料珍贵,这样规格的摆件,已经算比较大的作品。

雕件虽小,气韵却不弱。整件作品线条流畅,毫无凝塞。猴王双目有神,长而密的绒毛炸起,一双大手筋脉爆出,抱紧仙桃,跃然从山洞里腾出。精巧的雕工捕捉到了这生动的一瞬。

在沉香雕刻中,难点不仅仅在于创意,更在于“因势就形”,这与沉香形成的机制有关。“沉香是瑞香科的树因外力受创后,其分泌物受到当地一种细菌的醇化侵蚀之后所形成的醇化物。它的形成是非常偶然的,从这个角度说,沉香是天地造化的产物。”任刚说。

经过醇化作用的沉香千年不腐,而树木的其他木制部分却在自然界中逐渐腐烂、消失。最终形成的沉香形状千奇百怪,大的材料很少,形状规整的就更少。

“猴王出世”的原材料就是一件形状特别的沉香。木料烂成中空的形状,中间又蕴藏着一块比较完整的“肉”。

《猴王出世》沉香雕件。


任刚和雕刻大师吴元星等人对着木料几番思考设计,最后决定将其雕刻成猴王跃出山洞的样子。木料中间的“肉”成了猴子的身体以及它手中抱着的蟠桃。“猴子有所收获,中国人的寓意就是‘丰收’,有‘封侯’之意。”而下面中空部分的木料,被依据形状设计成了山石云海,在方寸之间,有流畅而气势恢宏之感。

“沉香是一种比较难雕刻的艺术品。其它木雕可以参照古代艺术品设计,或是设计师依据自己的灵感发挥。但雕刻沉香首先要考虑它本身的形状,而且料子里面的情况也是不可测的,开始雕刻后可能会发现里面有空洞、虫蛀。”任刚说。

因此,设计雕刻沉香雕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一边雕刻,一边随时根据材料出现的状况去做出及时调整。任刚将这一过程形容为“先秉天意,再续人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此外,因为沉香木料本身价值就很高,如果做出的雕件是失败的,“反而会破坏它本身的价值。”

这件“猴王出世”的原材料是任刚十几年前从新加坡收来的一件印尼马老奇沉香,不是最顶级的材料,却因为形状特别,成就了一件生动的雕件作品。

材料在仓库中放了好几年,任刚才想到雕刻的方式。吴元星经过几个月时间打磨出这件作品,遇到沉香料子与最初构思有差别的情况,就将作品放到一边,等想清楚处理方式再继续下刀。断断续续,大多数沉香雕件虽然体积不大,却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反复思考、打磨。

“猴王出世”雕刻好之后,由于神态传神、气韵生动,多次登上收藏杂志的封面。此次参加“上海非遗客厅”,任刚也首先就想到了这件藏品,“对于大众而言,沉香的香气区别并没有那么明显,大家观赏一件沉香作品,更多是着眼于外在的表现力和雕工。‘猴王出世’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作品。”

如果俯下身近距离观察,也能闻到这件“土沉”特有的香气,这是在印尼土壤中自然形成的沉香木料,任刚形容它的香气不是热烈高昂的味道,而是比较“厚重沉稳”。

“上海非遗客厅”呈现了50余件非遗作品。


一千余件雕件开创“海派沉香”雕刻技艺

沉香最早由印度传入我国,汉武帝时期,沉香作为一种名贵香料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很快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焚香品香是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煎茶、插花、挂画一起被称为文人“四事”。许多文人雅士都喜爱沉香,并在诗词中吟咏。苏东坡写过“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沉烟袅”,李清照也写下“沉水卧烧时,香清酒未消”, 陆游在《夏日杂题》中,曾以“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来表达自己对海南沉香的喜爱。

然而,一直以来,沉香主要还是作为一种焚烧熏香的香品,用来制作摆件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整个市场当中的沉香99.7%都是碎片或者是质量不好的,能够做艺术品的材料大概在只有千分之三。”任刚认为,沉香艺术品的稀少与沉香木料难得有很大关系。

如今能见到的古代沉香摆件,主要是清宫皇家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举办“天香茄楠”特展,集中展示大清宫廷的香玩文化,其中有不少沉香大件。但即使皇家用香,控管也十分严格。

“一段木料制作了多少摆件、珠串都要记录在案,甚至镟刻过程中留下的渣末重量都要详细记载,上交。”任刚说,如此事无巨细,均因沉香材料珍贵。

作为上海市级非遗传承人,任刚主持的雍荷堂有千余件沉香雕刻藏品,均是自己收藏的木料设计雕刻而来,这在全国都是数得上的收藏。

“我非常幸运,进入这一行很早。”任刚初次接触沉香是20余年前。彼时沉香文化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低谷时期,刚刚有复兴之势。因为醉心于沉香宜人的香气,任刚开始主动了解沉香,“开始国内只有中药店有沉香,用来入药,材料都是比较碎比较差的。”慢慢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在拍卖场和国际藏家手中收回大量沉香材料。

初期沉香价格较低时收来的大量材料,成了任刚发展沉香木雕制作技艺的最大底气。因为材料珍稀,擅长沉香雕刻的艺人并不多,任刚与许多木雕、竹刻大师合作过,最后选定了竹刻大师吴元星长期合作。

“吴元星涉猎广泛,非常认真负责。”任刚并不希望他的沉香雕件中,某一个派别的技法过于明显,他希望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吴元星在艺术上是博取众长的,“猴王出世”就兼具闽派、浙派、徽派等流派的特点。沉香材料珍贵、木制枯朽,极难动刀,吴元星还特意经过研究,制作出各种特殊刀具来应对材料特殊质地。

“我们的沉香雕件,和纯传统的东西都有一些差异。”任刚一直认为,艺术品必须要融入当下的审美观,如果永远停留在过去的视角,总会审美疲劳。如今雍荷堂融合多个流派、并兼顾当代审美的沉香雕刻,在他看来,正是海派艺术“兼容并包”风格的体现。

进博会“上海非遗客厅”。


非遗要“继承”也要“创新”

任刚是上海唯一的“沉香香品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虽然手中积淀深厚,但在沉香这一领域,他并未守成,而是更喜欢做创新的尝试。

沉香线香在明朝才开始流行,大多是用比较差的沉香材料制作。但后来,对好香的需求越来越高,线香的制作也开始使用好的沉香材料。由此带来了一个问题,结香程度越好的沉香材料木制成分越少,在线香中反而无法燃烧。古人因此开始尝试在沉香线香中加入芒硝等助燃剂。这类助燃剂不但会影响沉香的味道,在当下还会因为含有二氧化硫,进出口时受到检验限制。

任刚所制的线香,继承了古法,选取全世界各产地的沉香材料按照香味的特点进行拼配,使产品的香味达到最佳,同时又改良了助燃剂,以“炭精”替代,既不影响香味,又天然无害。

在沉香雕件方面,除了雕工,任刚还做了更多“现代化”的尝试,比如用某奢侈品牌的皮具编织绳挂上小的沉香把件作为手机挂件,效果很好。

他还在研发沉香熏香的电子香炉,熏香有严格的温度要求,温度过高会出现焦味,掩盖沉香的香气,有了电子香炉,只需简单按键,就能调到适宜的温度。

有些人不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样过于现代化的做法不符合沉香传承千年的文化特质。任刚有不同看法,他觉得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非遗最后只能深藏于博物馆里。作为传承人,追求的不应该只有“承”,更要“传”,让这一古老文化流传下来,就必须有进步、有创新,“在这个时代,也应该创造适合这个时代的精品,留诸后世。”

沉香茶、沉香插花、沉香酒……在任刚的版图里,沉香可以抵达清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非常看好沉香的未来。在他看来,沉香不单单是古代文化在现代的一种表现,它最重要的特点是香气可以安心。古人使用沉香也是看重它静心的作用。现在社会最大的弊病就是浮躁,能够让人取得片刻安心是当代的最大的奢侈品。现在有爱好茶的、爱好香的、也有爱好写字、高尔夫球的,但所有人的最终目的,都不过为了求得片刻安宁而已。

非遗客厅呈现50余件展品及丰富体验活动

除了“猴王出世”,在进博会“上海非遗客厅”中,还能看到50余件精美的上海非遗展品。以“海派家具制作技艺”制作的“祥云桌”“丝路椅”构成了主要的互动区域,客厅上方吊置24节气古法造纸灯。

多宝博古架上陈列的上海非遗精品力作,着力体现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成果。有绒线钩编而成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绒耀之花”;有原汁原味的重现了明版孤本套色画的神采的明刻套色《西厢记》;有细致玲珑的琥珀雕刻摆件“仙山福地观云海”;有展现鲜明艺术特色和“木中象牙”艺术价值的黄杨木雕摆件木马之交;有画中有绣、绣中有画的露香园顾绣《鸳鸯戏水》等。

非遗在传承中发展,要走进现代生活。在今年的“非遗客厅”中,非遗来自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体现了非遗跨界与创新转化的成果,带来与众不同的“非遗新体验”。

明代朱致远古琴复制琴在中国传统的古琴斫制技艺和古琴发声原理的充分研究理解与继承基础上,将现代材料作用于传统乐器,为以手工制作为主的传统乐器的量产化、大规模推广带来了可能性;竹立竹丝扣瓷茶具套组将传统非遗瓷胎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柔韧纤细的竹丝缠绕着坚硬温润的陶瓷;珐琅彩首饰海上麒麟系列是上海老凤祥珐琅艺术有限公司运用珐琅器制作技艺制作的传统瑞兽首饰;古建筑通用榫卯积木以古建筑传统的构架方式和榫卯连接为基础制作的拼搭积木,可谓“中国古建筑乐高”。

今年的非遗客厅亦带来较往年更为丰富、多样的互动与体验。两个案几专为互动体验而设,其中一个为中医养生互动“专区”,丁氏推拿疗法、朱氏推拿疗法、石氏伤科、杨氏针灸疗法、海派膏方文化、练功十八法、坐姿八段锦七块海派中医“金字招牌”会在此一一亮相。另一案几则是手工体验“专座”,观众可以在此体验珐琅器制作、朵云轩木版水印、香囊制作、撕纸、京剧名家脸谱画、纸掌画、宋式点茶等传统手工艺。

展示在柜上的非遗美食如药梨膏、和酒昆曲系列黄酒、立丰牛肉干、龙华禅食罗汉饼和绿豆糕、乔家栅糕点、沈大成仙桃贺寿糕点等,均可现场品尝,成为今年非遗客厅的一大亮点。

从精致的工艺品、文创产品,到技艺精湛的中医、丰富的非遗美食,“上海非遗客厅”将为来自各地的媒体观众打造一扇传播上海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窗口。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