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最近,“在细腻的思绪中寻找自我——‘韩国文学大奖作品’品读会暨《愿》新书发布会”在韩国文化院举办,活动介绍了多本韩国小说,包括白温柔的成长小说《愿》、赵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及其成名作《晚安,高漫妮》,以及豆瓣9.1分韩剧《我是遗物整理师》同名原著。
活动以三幕剧的形式进行,分为青春的蜕变,中年的反思,圆满的离场三幕,每一幕推荐一部作品。
《愿》:年轻的生命总是背负着沉重的恩赐
接力出版社于今年十月推出的新书《愿》在韩国曾获得多个奖项,《愿》是作者白温柔的处女作,在韩国上市两年,销量突破70000册,由《愿》改编的舞台剧在韩国热映。
《愿》的故事中,主人公刘愿被锁在了“幸存者牢笼”里。同在“笼”中的还有父母、路人、邻居、同学。父母从不对她发脾气,不说半句重话,客气得像是陌生人;路人无论推销什么,她一概全部买下;邻居随口一句抱怨,也被她理解为指责;开学季,同学们见到她都紧张兮兮的。所有一切都源自那场大火。浓烟里,姐姐救出刘愿自己却永远地离开,在楼下接住刘愿的那位叔叔,被砸成终身残疾,只有刘愿毫发无伤。因此,她不再只是自己,而是妈妈仅有的女儿和见证姐姐、叔叔壮举的证物,因此刘愿也背负着沉重的“成长枷锁”。
嘉宾们在分享中认为,刘愿的困境也是每个人青春中的普遍困境:和父母、同学、朋友的关系总是会出现裂痕;总是用别人的评价定义自己,一旦和评价自己的人,比如父母,产生矛盾,被父母骂,不仅受伤害,还会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动摇;并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什么叛逆之处,但却总是和家长寄予的期待相悖,那些看似合理的愿望对于青少年反而成为牢笼……
作家笛安认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类似的负罪感——我好像得到了我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每一个小孩,在成长中有时会面临一些非常沉重的东西,比如家里大人会说,为了你我做了哪些牺牲。年轻的生命背负了非常重的恩赐。”
笛安从作者视角分析了《愿》的作者白温柔的写作初衷。
作者在后记里认为,年轻的她是在非常厌恶一个人的情况下创作出书中的“叔叔”的角色然后展开整个故事的。笛安说:“不是每个作者都能这么坦诚,这是非常吸引我的一点。当我们长大后,会发现年轻时让我们喜悦或痛苦的事,很多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一个说出来都觉得好笑的事,但对一个少年人的精神世界足够形成强刺激,这个强刺激可能会动摇一个孩子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非常旺盛的表达欲,而这一切只有青春期才会有。”
《愿》的故事中,读者可以在故事营造的极端情况里,体会到共有的成长压力,这是很考验作者编故事基本功的,《愿》就是提取很多人日常生活经验的最大公约数,再用具象的极端故事设定和读者共振。
《晚安,高漫妮》:被文学“照顾”的失败者们
《晚安,高漫妮》
分享会的第二部分推荐的是韩国畅销书《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的成名作《晚安,高漫妮》。
小说通篇以主人公高漫妮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她以及她的家庭在韩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汉江奇迹”30年中所经历的人生。曾经梦想成为体操选手的高漫妮在36岁这一年被公司解雇,又因为未婚、无存款、无房,和生活在首尔平民区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无业的日子里,高漫妮在家中和父母产生摩擦、冲突,在街上无所事事地闲逛;又遭遇房子拆迁,全家卖掉房子搬离首尔住到临近的乡下等平凡人的琐碎小事。
“比起《82年生的金智英》,我更喜欢这位作家写的《晚安,高漫妮》,我喜欢更加强烈的文学性。我一直相信,大部分好的文学作品讲的都是失败者,或者在日常生活里有挫败感的人,文学是天生照顾失败者,关照失落者的。”笛安说,“尽管我很希望高漫妮能获得幸福,但她如果是幸福结局,这个小说就难看了,所以看到结尾我松了一口气,高漫妮还是一个失败者,运气没有降临到她身上,但你会相信未来会有幸福在等着她。”
公众号GoodbyeLibrary主理人叶叶分享:“高漫妮遭遇的很多困境和当下年轻人是相通的,她刚失业那天,晚上还是安稳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骗家人装作没有失业,上班时间正常出门,整个人物形象立体起来,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漫妮的其他生活和我自己的很多经历是重叠的,让我跟她亲近起来,好像自己也生活在她的故事里,让我关心她的命运。”
记者孙若茜曾采访过作者赵南柱。她注意到韩国文学作品中关注30岁以上女性的不在少数,金智英、高漫妮,还比如《素食者》中的英惠,她们的困境如出一辙,但作品中金智英妈妈、高漫妮妈妈,她们遇到的问题好像并没有这些“80后”“90后”严重。赵南柱对此的回答是:“因为‘80后’‘90后’身处的时代对于争取性别平等有了更完善的制度,也让女性认为自己在社会或家庭中努力奋斗十几年,就会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但现实是,金智英、高漫妮和她们妈妈辈的实际情况一样的,在更高的预期之下,导致了更大的痛苦。”
笛安认为,由高漫妮、金智英等群像组成的现代人生活中,真正的冲突来自价值标准的尖锐对立。“高漫妮很难和她爱的父母说到一起去,想想我们过年的时候,和家人坐在一桌聊天,也都没法避免价值观冲突。在这种价值观对立的情况下,如果足够幸运,可以和有相同价值观的朋友分享观点,我认为这很重要,可以抵御很多外界的侵扰。在赵南柱的作品里,无论是金智英还是高漫妮,都没有这种幸运,所以她们陷入了各自的困苦里。好在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里遇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时代需要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我是遗物整理师》:站在生死交界线凝视生命
《我是遗物整理师》
分享会的第三部分介绍了《我是遗物整理师》。这本书的第一作者金玺别是韩国第一位遗物整理师,从业已14年。年轻时,他曾因无业穷困潦倒,在寻找人生方向的时候,好友因意外去世,他在好友的葬礼现场“除了哭什么都做不了,反而是入殓师把好友体体面面地送走”,因此他成了一名入殓师。
某一天,一位遗属因为“患重病的父亲不想拖累自己,独自一人病故于出租屋”,使她有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她拜托金玺别做遗物整理。此后,类似的请求接二连三,金玺别因此转行做了遗物整理师,并开设韩国第一家遗物整理公司。在过去14年中,金玺别亲身经历1000余个死亡现场,通过遗物讲述人生故事。
《我是遗物整理师》一书中有许多突破人认知的案例,比如老人因腿疾无法正常工作,自己搬出来独居,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不仅只顾饮酒不治疗腿疾,居所的厕所坏了也不报修。老人身体衰竭病亡后,遗物整理师在他的家里发现了数十个盛满尿液的酒瓶,还有粪便堆积如山的马桶。
“日本电影《入殓师》很红的时候,我们也曾积极讨论过今天的话题。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提示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待死亡,看待生命的终结。”笛安谈道。
据悉,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韩国文学大奖作品”系列在2023年将继续扩充,韩剧《安娜》同名原著、《小书厨房》(暂定名)也将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