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流动的不仅是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我们这里且说说汉唐时代传入中原内地的胡人乐器,比如箜篌、琵琶、觱篥、胡角、胡笳、胡笛等等。
箜篌原为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 年创制,以后陆续传入中亚和印度,并从三弦竖箜篌逐渐发展为11~15 根弦的弓形卧箜篌。汉武帝征服南越后,箜篌自南亚传入中国。辞典《释名》解释“箜篌”之名时,称这种乐器是印度西南部的一个小国空国的贵族所常用,所以又叫“空侯”,这正说明了此乐器来到中国的直接途径。
中国乐师将箜篌稍加改进,成为一种类似瑟的小型弦乐器,风行一时,并在西汉时已经和钟、磬等中国传统乐器相并列,东汉的中国乐师还专门创作《箜篌引》乐曲。箜篌至隋唐已成为传统燕乐调中常用的弦乐器。
琵琶也是汉代自西方传入,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而“琵琶”一词大概来自波斯语中的Bar bāt ,汉代一度译称“批把”、“枇杷”,晋以后改“琵琶”。传入中国的四弦琵琶直接来自龟兹,所以又称龟兹琵琶。龟兹改进西亚两弦琵琶,成五弦曲颈,不过传入中原后又被改为四弦,据宋代《乐书》称,是以法四时天地。
四弦曲颈琵琶在汉代已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东汉灵帝时进入宫廷乐队。秦汉时期陕西地区还有一种称为“秦琵琶”或“秦汉子”的三弦琵琶,也是原产西亚而经汉人改造的乐器,公元前二世纪末汉公主嫁于乌孙昆弥时,所带嫁妆即有此种琵琶,俨然已作为中国特产。
传入中原的簧管乐器有多种。觱篥,又称“必栗”、“筚篥”等,唐中期以后固定为“觱篥”。这是一种簧管乐器,也可称为竖笛,由西亚或印度传入中亚,汉代传入中国,东汉已被民间普遍使用,隋唐时期更频繁用于隋九部乐、唐十部乐。
胡笳,似觱篥而无孔,有大小之分,传说是张骞自西域带回。东汉时还有《胡笳调》《胡笳录》各一卷,专门编集胡笳曲。流传至今,最著名的当属据传是蔡文姬所作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图片来自网络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是饱读史书的才女。遭战争不幸,流落到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还生下了两个儿子。《胡笳十八拍》(郭沫若说,十八拍即胡语十八首之意)描写了蔡文姬在胡地的生活,以及曹操派人把蔡文姬赎回时,她与儿子的生离死别。唐代著名诗人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云:“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这里的董大,就是唐代著名音乐家董庭兰。
又有吹鞭,也属于笳之类,状如鞭。原是匈奴、楼烦牧马之号,长期作为军乐的主要乐器。一种说法称吹鞭即胡笳。胡角,又名“横吹”,亦是来自西域的乐器,与鼓一起组成西汉的另一类军乐横吹乐的主乐器,被认为有惊退敌军的作用。李延年等人曾据胡角原曲改编出配乐“鼓角横吹”。隋唐时期的高昌乐中,胡角成了牛角形的铜角,宋代改用皮革、竹木制成,在民间则逐渐演变成鼓吹乐中的大喇叭,又称号筒。有种说法称“横吹”即为横笛。
汉唐时期西域音乐能够大规模传入中原,也同西方乐人大批入华密不可分。北魏以后的文献中就有西域乐人来中原的大量记载,并以“好歌舞于道”的昭武九姓粟特人最多。唐代粟特乐人仅见于段安节(著名诗人温庭筠之女婿)《乐府杂录》者就有十几人。其中许多人都得到唐代诗人的赞咏。粟特艺人大多技艺精湛,并好在市中较量技艺,也成为长安街市一道盛景,充分体现出唐代文艺兴盛之况。
玄宗时期取消了十部乐的名称,代之以“坐部伎”与“立部伎”两类,这标志着胡族音乐已经融入华乐。即使是作为政治象征的雅乐,在唐代也渗入了胡乐成份。所谓“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朝廷的音乐官员只好“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乐”。《旧唐书·舆服志》则载,开元以来甚至“太常乐尚胡曲”。可见,唐代无论雅乐还是俗乐,都受到了胡乐的普遍影响。(文/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