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1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敦刻尔克》上映。这部有关二战初期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电影,上映第一周就获得超过5050万美元票房,IMDb评分高达8.7,烂番茄新鲜度更是达到了92%。而这部新片广受关注的原因,除了它出自诺兰之手外,更因为它刻画的是二十世纪一次伟大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少有的一次“失败者的胜利”,至今在英国乃至欧洲人心中保有特殊的地位。而最近一期的《时代》周刊也把封面给了诺兰的这部电影以及成为历史的敦刻尔克,本文编译自该专题部分内容。
《敦刻尔克》剧照
1940年5月,英法盟军防线在纳粹德国的强劲攻势下迅速崩溃。盟军撤至法国东北部小城敦刻尔克后,英国决定将军队全部撤出法国,进行了二战期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撤退行动。这次撤退看似是一场失败的行动,却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物力,为英国保留了欧洲最精锐的部队,并为日后的战略反攻埋下了伏笔,是一次以退为进的战略行动。在超过八天的时间里,成千上万名士兵乘船退回了英国。军舰带走了一部分人,另一些则站在水中肩并肩,等待匆忙分配的渔船、救生艇和民用帆船把他们接回英国本土。这一艰难而冒险的撤退行动已然成为了英国传奇的一部分。至今,英国人仍然对他们的“敦刻尔克精神”津津乐道。
《敦刻尔克》剧照
然而“敦刻尔克精神”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同字典之间有细微的差别:麦克米伦字典定义“敦刻尔克精神”为“逆境中坚强不服输的态度”;而剑桥字典的定义则是“一群人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敦刻尔克精神”一词确切的源头依然不明。很少人关心“敦刻尔克精神”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有记载的使用记录之一出现于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仅仅一年,政治家约翰·沃德洛-米尔恩爵士在英国议会的一次讲话中使用了这一词汇,据《曼彻斯特卫报》1941年7月11日报道,他说:“我们不能指望工人抱着敦刻尔克精神工作。”
如今,英国的社交媒体用户经常使用这一词汇来形容逆境中的勇者,例如一个被公车撞了还坚持泡吧的人,或者一个街道被大水淹了还坚持出门买牛奶的人,抑或一列瘫痪的火车。
剑桥字典对“敦刻尔克精神”的定义是“一群人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也有人对这一精神的根源争论不休。曼彻斯特大学的历史学者佩妮·萨默菲尔德2010年在《当代史期刊》上发表《敦刻尔克和英国战时记忆》一文,主张说“敦刻尔克精神”的说法在敦刻尔克战役之前就已存在,只是三十万盟军士兵成功撤退一事使这一表达成为了国家记忆的重要部分。她还认为这一词组后来被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和玛格丽特·撒切尔利用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有些当代政治评论家批评这个词是极端爱国主义的体现,它太过“小英格兰主义”,甚至导致了多数英国人在公投中支持脱欧的结果。苏格兰报纸《国家报》的专栏作者帕特·凯恩说,这一用以比喻孤军奋战的英国人的用词不断被民族主义政治家利用,而电影《敦刻尔克》就强化了这一趋势。
若真是如此,“敦刻尔克精神”的支持者倒也不止政治家。现居美国旧金山的英国人吉姆·奥尔索普甚至生产了一种名为“敦刻尔克精神”的杜松子酒,并表示他将一部分收入捐给了退伍军人慈善机构。这款杜松子酒在美国加州卵石滩和旧金山费尔蒙特酒店均有销售,奥尔索普希望人们在饮用时,能感受到他对敦刻尔克的敬意。
“敦刻尔克精神”杜松子酒
“这是对闪电战中伦敦地下防空洞精神的怀念,” 吉姆·奥尔索普说,“它蕴含着一种积极乐观、以及独特的英国式韧性与幽默。这也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精神,用以赞扬那些从逆境中顺利走出的人们。看看9·11的灾难后那些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人吧,你能看到人性的光辉,那就是敦刻尔克精神。”(文/程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