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宋皇陵一在绍兴,一在巩义,相距千余里,守望千余年,终于在昨日相逢。
11月30日,由绍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在绍兴博物馆开展。这是绍兴南宋皇陵(宋六陵)与巩义北宋皇陵考古出土文物的首次联展。
展览以一脉相承的两宋陵寝制度为主线,以考古时间为顺序,以文物类型作为单元标识,分为“规制承继”“刻度承合”“匠心承韵”“护陵承继”4个部分11个单元,系统展示了一幅宋代皇陵营建、规制、陪葬品、保护修缮的全景图。
展览共展出两宋皇陵考古出土文物371件/套(其中,首次对外公开展出宋六陵三号和四号陵园最新考古发掘文物13件/套),再现了大宋皇陵的布局、形制和埋葬制度,揭开了两宋皇陵不为大众熟知的陵寝制度。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现场
皇陵是一个朝代留在大地上最为核心、最为隐秘的历史见证。宋室帝陵尊奉“五音姓利”的堪舆理论,皇陵择东南仰高、西北地垂之地,于巩义营建北宋皇陵,绍兴建南宋皇陵攒宫。两宋皇陵,一脉相承,蕴含了那个时代丰富的典章制度和文物遗存,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宝藏。
北宋皇陵 永昭陵
南宋皇陵(宋六陵)
“七帝七后”的宋六陵自2012年启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以来,取得了大量阶段性成果,为宋六陵的保护与展示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七帝八陵”的巩义北宋皇陵,是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出文物 北宋 白底黑花梅瓶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开幕现场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浙江和河南是两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两地虽相隔千里,但渊源深厚,来往密切。巩义是北宋皇陵所在地,拥有七帝八陵,另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300余座。“今年9月我曾专门去参观、考察了一次,非常震撼,让人印象深刻。绍兴是南宋帝、后陵园所在,共有7座帝陵。近年来,绍兴持续做好宋六陵这篇大文章,考古发掘连续取得重大发现,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启动,可以说亮点纷呈,成果显著。今天,绍兴市联合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巩义市等有关单位,举办这样一场汇聚南北两宋皇陵出土文物的展览,以皇陵这种特殊的媒介将北宋和南宋连接起来,用文物说宋韵,集中展示绍兴宋六陵和巩义北宋皇陵考古成果,探秘两宋皇陵制度,展示两宋皇陵文化。这对于激活文物资源,传播宋韵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杨建武说。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现场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现场
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国家文物局已同意立项宋六陵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宋六陵’是南宋的精神之都,寄托了绍兴人民的千年情韵。宋六陵既是辉煌历史的标志,又是南宋的地理标志,是中华文脉在南方地区的延续传承。我们在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三个月,策划了这次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力图通过文物的‘对话’,展示中国宋韵的文化精华和历史深致。”何俊杰说,“我们将以本次考古成果展为新的契机,进一步传承创新宋韵文化,重塑好历史经典辉煌,让宋韵文化成为绍兴传承历史经典的金名片、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风景线、成为振兴文旅产业的催化剂、成为彰显精神品格的新风尚。”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现场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分为“规制承继”“刻度承合”“匠心承韵”“护陵承继”4个部分11个单元,系统展示了一幅宋代皇陵营建、规制、陪葬品、保护修缮的全景图。展出重点文物包括帝陵碑、北宋石雕客使头像、北宋石雕文臣头像、狮形石构件、迦陵嫔伽 、龙泉窑香炉、吉州窑褐彩白花梅瓶残件等。
石雕客使头像 北宋 高44厘米,宽30厘米,厚30厘米 巩义市永裕陵采集 巩义市博物馆藏
其中北宋石雕客使头像作夷族装扮,神态虔恭,形貌、服饰具有异域特色。北宋皇陵神道石像生排列里,有三对客使,形象多为深目高鼻、须发卷曲,着本民族服装,大都手捧犀牛角、珊瑚、象牙、珠宝等宝物,做进贡状。每尊客使均以现实人物为基础,在服装、容貌上有很大差别。
客使反映的是当时中外交往的频繁和统治阶级使“四夷来服”的主观愿望。雕刻上刀法细密,写实性强,个性刻画突出。
石雕文臣头像 北宋 高66.5厘米,宽33厘米,厚33.5厘米 巩义市永昌陵采集 巩义市博物馆藏
北宋石雕文臣头像头戴五梁冠,冠前饰额花,贯笄,身穿朝服,面容和善,温文儒雅。北宋每座帝陵都置石雕文武臣八尊,东西两侧相对而立,象征着宫廷百官朝仪。文武臣冠服相同,都戴三梁冠或五梁冠,冠缨系于颌下,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区别只在武臣拄剑,文臣执笏。
文武臣和客使这些人像的表情刻画,强调了文武臣僚以及使者们对于墓主人去世的哀伤之感,真实而生动。
展出的狮形石构件
展出的狮形石构件,考古专家推测是柱头上的狮形石构件。在宋代,石栏杆望柱较稀疏,两柱间距较大,两片钩阑对接需用榫卯结合,而栏板固定于地面则主要依靠下面螭子石的承托。
《营造法式》卷三载有石作栏杆的具体尺度及构造做法,在《法式》卷三十二中有单撮项钩阑和重台瘿项钩阑的图示,根据图示及同时期绍兴兰若寺大墓出土的陶制钩阑构件以及石望柱,大致可复原宋六陵遗址出土的钩阑尺度及式样。但若将目前宋六陵遗址出土的石望柱构件与兰若寺大墓出土的石望柱相比,明显造型及雕饰要简朴得多。
南宋 迦陵嫔伽
嫔伽,梵语“迦陵嫔伽”的简称,佛经中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嫔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意译为妙音鸟或美音鸟,在宋代一般置于建筑屋角角脊之端,作人首鸟身站立状。《营造法式》中称“嫔伽”,在明代的建筑中嫔伽的形象就有“仙官驭凤”的形式了,从佛教含义转为道教含义。明后期至清代,又改作“仙人骑鸟”。
龙泉窑香炉
此次展览唯一一件经考古修复完整的龙泉窑香炉,为绍兴宋六陵二号陵园遗址出土。此炉筒形,直壁较短,平底之下三足,系龙泉窑生产。宋人常称之为“奁”“小奁”“奁炉”。宋廷南渡后,受两宋之际的复古运动影响,仿古香炉较多出现并日趋小型化。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仿古炉产量大、品质优,且新式迭出,不仅畅销国内,还运输朝鲜、日本。它以温润如玉的粉青、梅子青等厚釉青瓷,将青瓷的釉色之美推向极致。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现场
据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工作,展览中还展示了考古人使用的考古工具,有传统使用工具,也有现代化高科技工具。此外,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主办方从两宋皇陵文物中提取元素,设计了各种绘画折页。观众在参观之余,可以发挥个人想象,创作与文物有关的现代绘画作品,以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