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尹继武:为什么盟友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声誉?

当前越来越注重将心理学研究的一些前沿理论应用到威慑理论研究中,讨论国家采取何种战略手段实施威慑、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威慑效果及过程等。

战略威慑一直是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内容。从理论路径来看,占据主流地位的理性选择理论,往往将行为主体看作是理性单一的,具有稳定的偏好,战略信息的传递也是可预期的。但是,心理学路径往往挑战理性威慑理论的前提,认为行为主体要么是不可能完全的理性,要么威慑的效果不是纯粹的理性效用分析,要么心理因素成为理性威慑的基本构成成分。总体来说,当前越来越注重将心理学研究的一些前沿理论应用到威慑理论研究中,讨论国家采取何种战略手段实施威慑、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威慑效果及过程等。

尹继武:为什么盟友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声誉?

丹尼尔·卡尼曼,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由于将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成为了行为经济学的先驱,并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首先,前景理论与威慑。前景理论是近些年来,在政治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得较多的理论之一。作者之一卡尼曼因为这一重要的行为心理学发现,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景理论的基本理论逻辑是,人们对于同一问题,由于不同的框定(frame),从而导致不同的偏好和行为方式。比如,将事件框定为收益的话,那么就会是风险厌恶的心理;将事件框定为损失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冒险的心理。理性选择理论的逻辑看重具体的绝对数值,不同的人对于相同数值,其偏好和选择是一样的。前景理论更为看重的是人的价值选择性,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心理机制影响下,损失规避带来的冒险心理更为突出。比如,沉没成本会加重人们对于损失的不可接受性;禀赋效应是指人们会喜欢已经获得的事物,从而增加对其的偏好。前景理论对于行为体决策心理的重新建构,为其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应用打下了基础。

对于威慑策略而言,传统的威慑理论一般认为,我们如果想迫使对手或另一方不敢做某事,那么,最为合适的手段选择就是使用军事或政治经济的威慑或强迫手段,由此才能震慑对手,使其放弃挑战现状、追求收益的举动。细致探究,这种传统的理性威慑观念,是建立在对手挑战现状、打破均衡的动机是追求收益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由客观的物质利益偏好所决定的。但是,在前景理论看来,必须细致区分对手挑战现状的基本动机,如果对手的动机是追求收益,那么最为合适的首选就是进行威慑,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经济威慑;如果对手的动机是防止损失,那么合适的手段就是作保证,反之,则会让对手陷入损失心理,从而导致冒险行为。这种动机的二分区分,为威慑理论的手段选择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尹继武:为什么盟友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声誉?

《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尹继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二,威慑与情感。传统的威慑理论均是从理性行为体的假定出发,认为理性的威慑是不需要考虑行为体的情感因素的。但是,随着理性行为体假定的逐步去黑箱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揭示,行为体的情感因素是如何影响到战略威慑的过程及效果。比如,情感会影响行为体对于威胁的判断和认知,无论是领导人个体的情感和经历,还是国家的民族情感,都会对敌人和朋友的战略判断产生影响。同时,情感也会影响到战略互动过程中对于信息的选择和吸收。在朝鲜战争过程中,麦克阿瑟等人对于中国战略威慑的忽视,也是受到自身的情感(或愿望)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情感和情绪其实可以起到战略性的作用,比如,传统理性威慑和战略理论认为,行为体的偏好是既定的,言下之意就是我们都彼此知道对方的偏好是什么,我们也明白各自的利益及其敏感点。但是,心理学的路径则认为,理性偏好假定是错误的,在很多情况下,情感和情绪起着传递战略敏感性及其偏好的作用。无论在威慑还是强迫的战略互动中,情感和情绪可以起到战略性的功能,是理性行为体之间战略信息沟通的一种常见方式。

尹继武:为什么盟友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声誉?

资料图:麦克阿瑟战时照片

第三,威慑及其声誉。声誉问题对于国家的对外战略和互动至关重要,它与战略行为,比如联盟、危机管理等紧密相关。威慑理论事实上具有一种潜在的声誉逻辑,比如,要使我们对于对手的威慑是可信的,即具有威慑声誉的话,那么就得坚持良好的威慑记录,而且使用必需的军事和政治经济等威慑手段。反过来,在盟友关系的管理过程中,如果我们要使自己对于盟友的承诺是可信的,那么,就得坚持做盟友希望我们做的事情,即不断加强承诺并付诸实践。但是,理性威慑理论对于战略对手之间的威慑逻辑和盟友之间的承诺逻辑,缺乏对相关行为体之间互动的分析,特别是认知和心理互动的分析。

比如,在归因理论看来,即使我们对对手实施各种严厉的威慑手段,但是由于一些根本性的认知偏差,比如基本归因错误、错误知觉以及情感等因素的干扰,威慑的效果会事与愿违。而在盟友的承诺来看,威慑理论认为,只要我们积极实践自己的承诺,那么,就可以获得盟友的感激,就能够获得较好的声誉。但是,在政治心理学的视角下,盟友的承诺实践是无法获得声誉的。这是因为,我们一般将联盟看做是战略性的群体组织,因此这是一种外群体的身份认同,而不是自己人的内群认同。在归因理论的逻辑下,我们对外群体的盟友做出了积极的、符合对方期望的行为,那么对方也是将其归因为情境因素,而不是内在的特质所为。因此,这将无法产生良好的声誉。当然,这种从归因理论讨论声誉形成的逻辑,遭受到了结构主义逻辑的批评。唐世平吸收了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提出之所以盟友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声誉,这是因为无政府状态下意图无法确定所致。

(本文摘选自《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尹继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经出版社授权刊发,有删减,标题图片为编者所加,编辑:豆姑娘,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尹继武:为什么盟友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声誉?

尹继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外交评论》杂志编委、《政治心理学前沿译丛》和《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丛》主编。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国际安全和中国外交。著有《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主编《政治心理学》,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心理科学进展》等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青年教师支持计划。

《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聚焦于战略心理的国际政治分析,是关于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心理学研究之作。理论逻辑总结了国际政治中心理学研究的知识谱系、研究进展以及文化心理创新国际关系理论的思辨;经验研究围绕系列核心概念和命题而开展,如关系层次的认知结构、和谐秩序、关系信任和虚假共识,信号层次的诚意信号和身份管理的理论与中国经验探讨。本书遵循从理论到经验、从关系到属性和从政治心理到战略心理的逻辑分析,集中于中国对外关系的案例研究,从战略心理学路径解析国际政治和中国对外关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