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至28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夏南悉(Nancy S. Steinhardt)教授围绕中国的塔展开系列演讲,全面梳理塔由一外来建筑蜕变为中国古典建筑之代表的全过程。讲座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主任谢一峰副教授筹划和主持。夏南悉教授是享有国际盛誉的中国建筑史家,数十年来致力于此,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她对各个时段的中国古代建筑均有细致研究,并将其置于东亚乃至全球史的语境中加以分析和考量,特别注重中亚、东北亚、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古代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的交涉和比较,体现出极为宏阔的视野。
印度桑奇大塔
在11月7日的第一讲中,夏南悉教授从塔这一宗教建筑的起源开始,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公元前后出现在印度本土的早期窣堵坡式佛塔(如桑奇大塔),对其材质、空间、装饰和礼敬方式等展开分析。而后,佛教传播到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受希腊化艺术的影响,形成新的“象教”(偶像崇拜)传统,凝聚为犍陀罗和马图拉两大艺术中心。佛塔的形式也随之发生蜕变,拥有了更为高大的方形台基。佛教艺术在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并非以高大佛塔的方式呈现,而是出现在如乐山麻浩崖墓等世俗墓葬之中。部分汉晋世俗墓葬墓室中央出现的石柱,与印度本土阿旃陀石窟中的支提窟中央的佛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或可视为中心塔柱窟的先声。及至北魏时代,在云冈等地的佛教石窟中,中心塔柱窟流行开来,并呈现出上下大小均等和逐次收分两种形态,并与中国本土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所谓的楼阁式塔。北魏时期的永宁寺塔,便是此类佛塔的典型代表。从考古学者所发掘的佛塔遗迹来看,该塔内部拥有巨大的夯土质塔心实体,外围为木结构所环绕,占据了佛寺的核心位置。此种形态的佛教寺院在中古时期甚为常见,并影响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夏南悉教授应用广泛的考古和实测资料,对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中古时期的佛寺平面布局进行了极为系统的分类解析。在她看来,这一时期的佛寺平面布局至少包括了佛塔中心、前塔后堂、一塔二堂、一塔三堂、塔堂相邻并列等多种形态,后期还出现了双塔并列于堂前的形态。佛塔的材质除了典型的土木混合式佛塔外,还有砖塔、石塔等,如嵩岳寺塔、修定寺塔等,逐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态势。在此同时,佛塔也从不可登临和进入的早期形态,变成了可以登临和进入的新形态,使信徒可以入塔礼佛、登塔眺望。印度式的佛塔在进入中国之后的数百年间发生了显著而丰富的嬗变。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在11月14日的第二讲中,夏南悉教授将关注的重心置于唐辽时代的佛塔。她首先提及的,是闻名中外的西安大雁塔。这座初建于唐高宗时期,后在武周时期复建的著名佛塔,是唐代楼阁式砖石塔的典型代表。而后,夏南悉教授又将目光投向小雁塔、玄奘塔等,着重探讨其对于木结构建筑的模仿。唐代佛塔主要为方塔,仅极少数为多边形或圆形;其具体形态,又可分为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类。而在分布范围方面,现存之唐代佛塔不仅在北方地区多有发现,亦见于浙江宁波和云南大理。及至辽代,佛塔的形态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八角形佛塔的大规模流行,密檐式佛塔的流行和第一层高度的增加与立面装饰的丰富等。在辽塔的形态来源方面,夏南悉教授注意到了其与山东地区佛塔(如神通寺龙虎塔等)的关系,认为前者有受到后者影响的可能性。而在有关朝阳北塔的分析中,夏南悉教授也注意到该塔之四面形态与唐塔之间的延续性。在立面装饰和内部的空间布置方面,辽塔还受到了密教尤其是曼陀罗观念的影响。在此方面,山东历城神通寺龙虎塔可谓其先声,四面分别配置密教的四方佛,合塔体所象征的中央之佛是为五方。辽塔中无论是朝阳北塔,还是北京天宁寺塔、中京大明塔等,都延续了这一图像程序的基本逻辑,将佛塔视为密教之曼陀罗。而在辽代的楼阁式塔方面,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应县木塔和庆州白塔。应县木塔各层内部均有巨大空间,除第一层外,多为四方安置佛像,体现出密教观念的影响。该讲最后,夏南悉教授还与在线听众和主持人谢一峰副教授展开讨论和互动,就邺城北吴庄出土佛龛是否应界定为佛塔,辽南京(今北京)花塔,以及西京大同是否存在佛塔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
辽宁朝阳北塔
11月21日的第三讲,夏南悉教授继续探讨辽、宋、元代的佛塔。辽代佛塔除楼阁式和密檐式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形式,即花塔。夏南悉教授由此类佛塔的代表性塔——北京房山花塔入手,分析此一特殊的佛塔形式;又延续上讲主持人谢一峰的关切,谈及近年来辽上京所发掘的西山坡佛寺三塔遗址。由此,夏南悉教授遂将对于单体佛塔的分析引向整个佛寺乃至更大空间的分析方面,并提出辽宋时代的佛寺中是否一定需要大型佛塔或多层高阁,以及此类大型佛塔同重要佛寺在更广泛空间中的位置关系问题。通过对于辽代所建独乐寺观音阁的分析,夏南悉教授指出其南面开窗如果从外向内观之,正对应观音像之面部;若由内向外观之,则与之相距一公里左右的白塔寺塔正位于其中心位置,形成寺院内外空间的景观互动。而在辽宁义县奉国寺和河北正定隆兴寺等宋辽名刹中,虽有气势。恢宏的大殿,却并未发现高耸之佛塔。隆兴寺等尚有大悲阁,而一些宋代名刹内部已无佛塔。在南宋时人对于大型佛寺(五山十刹)平面布局的相关记载中,此类大型佛寺虽拥有大殿、讲堂、食堂、经堂、浴室等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建筑,却无大型佛塔,据此可以窥见中古至近世佛寺空间重心的嬗变。而在中国西北,与辽、宋政权并立的西夏王朝也兴建了一系列佛塔,如海宝塔、青铜峡一百零八塔等。夏南悉教授将形制极为特殊的一百零八塔同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婆罗浮屠进行了对比。但她更关注的是西夏王陵之主体建筑形态与佛塔的关系。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在此主体建筑前有八角形佛塔基址,又其与王陵主体建筑呈现出线性空间组合关系。宋塔方面,江南佛塔是夏南悉教授阐述的重点,涉及苏州虎丘塔、瑞光塔、上海龙华塔等,主要呈现出楼阁式塔的特征,可以登临,拥有天宫或多层塔心室等丰富的内部空间。在夏南悉教授看来,宋辽时期的佛塔奠定了其后佛塔的基本形态。金代之佛塔存世数量较少,但其塔林形式颇为值得关注,其中最为典型之案例当属北京昌平银山塔林和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中的金塔,规模有限但胜在群组方式的凸显。及至元代,受藏传佛教影响,佛塔的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形成覆钵式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塔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乃居庸关之过街塔,在塔下设立可以通行之门洞。此种形式之佛塔亦见于海外,如缅甸等处,但其溯源应推至元代。
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
北京妙应寺白塔
11月28日的第四讲,夏南悉教授围绕“环球之塔:从十五世纪至今”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讲座从始建于明成祖洪武年间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开始讲起,对南京大报恩寺、山西洪洞广胜寺、青海乐都瞿昙寺等明代修建的塔寺做了详细的介绍,从西方图像和考古发掘所揭示之南京大报恩寺的平面布局来看,九层的琉璃塔位于其寺内庭院的核心位置,与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同位于寺院的中轴线上。这一布局方式,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北魏永宁寺塔和唐长安大慈恩寺塔的布局特征。洪洞广胜上寺的飞虹塔,则位于整个寺院轴线偏前的位置,其后布列其他主要佛殿。随后,夏南悉教授将重点转向一种特殊形态的佛塔——金刚宝座塔。
山西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
此类佛塔一般由中心的一座高塔和周围的四座稍矮的佛塔组成,在中国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山东济南的九顶塔,甚至与六朝时期流行于中国南方的魂瓶相类。而在印度,此类佛塔亦见于重要的佛教圣地——菩提伽耶。其后,夏南悉教授对中国现存的金刚宝座塔,如北京真觉寺塔、北京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北京西黄寺塔、内蒙古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舍利塔、云南官渡金刚塔等一一进行解说,探讨其形态的共性和个性特征。除此之外,夏南悉教授还对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具有南传佛教风格的佛塔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缅甸等地的佛塔对照。在介绍明清时期佛塔建筑的同时,夏南悉教授还探讨了17、18世纪的欧洲的传教士等对于中国建筑的记录、观察、想象,以及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等对于中国之佛塔建筑的模仿和其在西方的创作实践。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上海,土山湾的孩子们制作了著名的中国百塔模型,并参加了当时的国际性大展而风靡海外,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佛塔艺术提供了重要津梁。而在佛塔之外,夏南悉教授还发散性地谈到了此类建筑对于民族地区建筑形式的影响,如贵州一带的侗族塔楼等。这种塔型的建筑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今日高耸的摩天大厦中听到回声——如位于上海陆家嘴的金茂大厦。在讲座结束之后,主持人谢一峰提到佛塔是如何从一外来之建筑转变为中国传统建筑之象征的时间节点问题,并询问夏南悉教授是否就是在明朝。夏教授报以肯定的答复,并对其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随后,她还就多位现场听众所关心的花塔问题、西双版纳佛塔问题等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在最终评论环节中,系列讲座活动的策划人兼主持人谢一峰总结道:第一,夏南悉教授系列讲座的主题虽然是中国的塔,却体现出高度的国际性特征,在地域范围上横跨印度、中亚、中国、蒙古、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甚至近代的欧洲,体现出全球化的视野;第二,这一系列讲座呈现跨学科特征,体现出建筑学、考古学、艺术史等多元学科的深度融合和交叉互动;第三,夏南悉教授之所以能够奉献如此精彩的演讲,离不开她数十年来对于中国建筑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我们真诚地希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夏南悉教授能够再次来访中国,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探索,开拓新的研究。
南京新建之大报恩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