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建军大业》上映以来争议不断,有人炮轰有人力挺?

《建军大业》自7月27日正式上映以来,话题、争议不断。一方面,观众被电影中的英雄热血点燃,感怀先烈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也有专业观众指出片中的历史漏洞。历史题材电影应如何处理引来反思。

《建军大业》上映以来争议不断,有人炮轰有人力挺?

叶挺之孙炮轰何长工后人力挺

对于年轻偶像演员饰演开国将军,原本几场试映观众反响不错,大多认可了演员的演技和努力。7月25日电影上映前夕,叶挺之孙叶大鹰却发微博炮轰《建军大业》“革命历史被严重娱乐化”,再次引发舆论焦点。作为叶挺将军后人,叶大鹰将矛头直指饰演叶挺的欧豪:“这个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演叶挺,你们在羞辱谁呢?”7月27日,叶大鹰又联合烈士后代发出公开信,称拍摄前未与先烈家属沟通,这是“无视烈士家属的存在和情感,把票房和娱乐凌驾在历史真实之上”。他在信中谈到,优秀的青年演员来出演革命先烈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单纯为了追求演员名气和商业利润而选择不适合的年轻演员,让喜剧演员来饰演烈士,甚至把’小鲜肉’饰演革命英烈当成影片宣传的噱头。不仅不利于弘扬正能量,反而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泛滥提供了土壤。”

叶大鹰的炮轰引来部分网友支持,但也有不少观众认为,攻击喜剧演员、年轻偶像不能演革命先烈是双重标准。比如叶大鹰在电影上映前还怒怼由网络喜剧走红却饰演瞿秋白的“王大锤”白客,表示“觉得心在流血”。有网友指出,“白客是网络剧走搞笑恶搞路线出名的,但是他不是演员?他就不能出演历史人物?这分明就是歧视和人生攻击,欧豪也是,作为演员他怎么就不能出演叶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是《建军大业》里的人物,何长工的外孙发长文肯定影片的正能量。很多人并不知道何长工是谁,也不了解他的英雄事迹。当饰演何长工的李易峰帅气出现在屏幕上时,听到身后有年轻观众感叹“真是个元气的少年”,也让这位何长工后人觉得“有点想哭”。有观众认为,启用明星可以促使观众走进影院,“会记住一些战役和先烈的名字,也算功德一件了。 ”

演员在历史片中应该是透明的

猫眼专业版票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建军大业》票房约1.8亿元,与同一天上映的《战狼2》的7.9亿元相比差距悬殊,这也说明,大量启用年轻偶像演员出演,并不是票房的良药。“请明星出演有商业营销的考虑,但这次明星阵容已经没有前两次厉害了,所谓事不过三,这种模式值得反思。”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指出,电影好看要突出主干,留足时间和空间去刻画主要人物,但《建军大业》剧本提炼不够,枝蔓太多,串场人物太杂,主要人物反而被淹没了。

“在历史片里,观众看到的应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而不是一个个演员。”比如陈赫饰演的斯励、鹿晗饰演的联络员出场时,都出现了笑场;一些年轻偶像演员的表演虽然中规中矩,但看到他们,总会让人“出戏”。以前历史片要找特型演员出演历史人物,还要模仿他们说方言,王铁成为了演周恩来的传记片,下了十几年的苦功夫,做到形神兼备。“老一辈人对历史人物还存有记忆,稍微有点不像就接受不了,但现在的80、90后不同,他们没有这样的记忆。虽然市场和观众对特型演员的宽容度越来越大,但不能作为创作者放弃严肃创作的理由。”

石川认为,如今用年轻偶像演员来“还原”历史人物,但个个都比历史人物更帅,这就像是PS过的历史。除了人物造型有PS的痕迹,台词也有PS的痕迹。比如刘烨的毛泽东一出场,就像是一个先知人物,他知道陈独秀、张国焘都是错的,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台词几乎句句饱含真理,显然润色过度。在历史上,毛泽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是逐步总结出来的,直到遵义会议时才受到广泛信服。在电影里采用先入为主的创作手法,仿佛历史结局已经设定好了,剧情只是用于证实它的正确性。在南昌起义前,周恩来、贺龙等人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但在当时,他们哪里知道未来会怎样?“用结果来倒退过程,这是以前拍主旋律电影的套路。这次中影的宣传点是‘趁年轻干大事’,但年轻人在敢打敢闯的同时,对未来也茫然无知,如果在电影里能表现出人物对未来的迷茫状态,是凭着青春的勇气误打误撞会更好。”石川说。

了解历史还是要回到教科书

看完《建军大业》,观众普遍反映“好燃”。石川提醒,这是导演手段产生的观影效果。“片子的音乐从头到尾一直高昂的,就是怕观众情绪低下去。因为剧情单薄,才在音效上加强烘托,煽情有点过度了。”

不过,这部电影仍然有不少值得称赞的地方,尤其是在视觉效果上面有所突破。在三河坝战役中,镜头中出现了新奇的“手榴弹视角”,壮观震撼的航拍爆炸场面也是过去少见的。从电影中大量表现战争血腥、残酷的电影语言中也可以看到军事片的演变。石川提出,上世纪50年代有条不成文的禁忌,不能把战争拍得太残酷。这种禁忌在上世纪50年代反而催生了含蓄的电影语言,比如在汤晓丹执导的《渡江侦察记》里,因为不敢正面表现我军战士中弹倒地的场面,就拍他的酒壶里面一滴残酒滴下,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诗意效果。最早突破这一禁忌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血战台儿庄》,在技术上实质性突破则要到冯小刚的《集结号》,它让战场效果真正从戏剧走向写实。石川指出,《建军大业》总体视觉效果还是沿着《集结号》的路数而偶有创新,比如战场色调黑乎乎,军人面目“脏兮兮”,甚至年轻偶像演员们也都“灰头土脸”,但这样才还原了战场的真实氛围。

《建军大业》相比过去传统的历史片,在历史宽容度上也有很大进步。不仅表现党内矛盾,也有对国民党正面力量的表现,比如周一围饰演的陈峰、杨祐宁饰演的钱大钧等,对国民党军官的形象塑造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建军大业》依然是剧情片的拍法,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历史剧。比如蒋介石和宋美龄一边结婚一边讨论党政军务,这是不可能的,有很明显的违和感。”石川提醒年轻观众,切莫抱着学历史的态度走进影院。电影是大众娱乐,历史是严格的科学,看电影学历史,就像看好莱坞大片学英语一样南辕北辙。

石川说:“很多人提出,大量使用年轻偶像演先烈是把历史当成消费品,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反过来讲,用年轻偶像来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先烈也是说得通的。”(文/钟菡)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