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元宇宙”平台上,科技与艺术能描绘出怎样的未来?

“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在这一虚拟平台上,科技、艺术能描绘出怎样的未来?12月26日,“2022青春向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在线上开幕。

“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在这一虚拟平台上,科技、艺术能描绘出怎样的未来?12月26日,“2022青春向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在线上开幕。

学术节活动以“青春向未来”为主题,由“银河百科全书”“非角色游戏:元时代的青年艺术家观察”“镜中我:虚拟形象的多样性生态展望”和“智慧民生:未来设计与美好生活”四个青年主题论坛组成,汇聚国内外新媒体艺术、人工智能、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筑梦前行的青年才俊,聚焦元宇宙时代背景之下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形态和新风格,探索科技、艺术、人文、设计的融合发展如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如何以数字媒介、人工智能、区块链、Web3.0等迭代技术构建数智美好生活和创意未来,打造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力的数字共生都市。

学术节旨在搭建元宇宙研究领域共创共享的交流平台,让青年人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体现当代青年创意人才的精神担当,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的“青春动能”。

为了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优先战略选择,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正成为上海建设“设计之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

主办方认为,数字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作为人民城市未来的主人与建设者,在“元宇宙”的未来场景创想之下正在以多维的艺术视角和多元的技术媒介探索着未来艺术与城市的进化方向,必将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新人类”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在学术节开幕致辞中表示,“青春向未来”是年轻学者们观察社会、创想未来,追溯时代变革的学术活动,他们以多元与开阔的视野勇敢地穿梭在人文学科的分野之中,尝试以跨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道,探索社会创新的着力点,来发掘我们未知的世界。

在12月26日举行的“银河百科全书”主题论坛上,TEA新媒体社区、光点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主策展人苏郁晴分享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打造光点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他们打造了沉浸式的元宇宙舞台,表现“AI美杜莎”这样一个角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在舞台和虚拟偶像的打造过程中,他们将科技与艺术跨界孵化,“通过与各方不断地合作,我们也在拓展自己的边界。”在舞台呈现之外,他们也成立了新媒体社区,提供大量免费课程及线下付费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交互艺术的创作之中。

在艺术创作中,个人是否能获得稳定的情感联系?艺术创作者如何理解他人?上海美术学院教师蒋涵萱给出了自己的方法:通过与身边亲密朋友的对话,从女性视角寻找自我。影像、诗歌,都是她记录自我,寻找自我的方式。蒋涵萱分享了一部她在牛津留学期间拍摄的影片《灯塔》,在这部影片中,她记录了大量与3位女性好友之间的私密谈话。“女性之间的对话往往集中在情感分享和自我揭露上。”她希望知道,这样的私人谈话是否也会引起他人的共鸣。

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越来越趋近于真实的“人类智慧”。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ECS学院人工智能专业青年学者王西来分享了“AI如何推开艺术之门”。王西来介绍了目前几种主流的AI绘画技术的原理。与许多人工智能一样,AI绘画也是通过大量图片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之后的输出。由此,王西来认为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艺术,当人工智能绘画拥有了全感知绘画和想象力绘画能力之后,它也不会取代艺术家的地位,而是会成为艺术家的一位“创作伙伴”,为艺术家插上更大的想象力的翅膀,感受这个世界更广阔的一面。

“2022青春向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由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民进宝山区委主办,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承办。

热门文章排行